【经方医案】顽固口黏口苦,并非从火论治

文摘   健康   2024-07-05 11:34   北京  
本文分享的这例医案,首诊用了不少时间看诊思考,尽管“口苦”症很常见,但很多同行也都讲,治“口苦”非独柴胡剂。以往医案中也有类似的以下两例。
1.温胆汤治疗口臭案
2.半夏泻心汤还能这么用,你注意过吗?
本案患者来诊时主诉是最近1年多总是舌头齿痕很重,舌苔也厚,并且一直嘴里发苦发黏,还爱出汗。曾检查时发现血压高,但没明显症状,间断吃过硝苯地平,看不高就停药了。主要想解决舌苔重和口苦的问题。
遇到“口苦”是可以先按小柴胡汤证的常规证来诊断性问诊,但问下来并没有,脉也不支持,通常便不是该证病机。
下面看下具体情况。

医案记录





初诊23.08.16
主诉:易汗出伴口苦口黏1年余。
病史2年前曾血压,最高收缩压150mmHg,无明显不适,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已停服,现血压正常,约130/80mmHg;每年3月易过敏而眼红痒。

刻诊:晨起口苦口黏,畏热、易汗出,盗汗,无恶风寒,无头晕胸闷气短,眠可;饮水可,无口干渴,上午饮水偏多且小便少,下午饮水少,食纳佳,下午欲饮食凉,无腹胀不适,白天小便少,夜间起夜3次左右,小便量多,小便黄,大便成形,1-2次/日,时视物模糊。

舌象:舌淡白,齿痕重,中有裂纹,苔白粟偏干,根厚微黄

脉象:沉散而滑,寸沉弱。

体态:体格中矮,身形偏胖。

病机分析


此案单从症状来说,可分析出的病机有限。

“怕热、易汗出、盗汗、口苦、下午喜欢饮食凉、小便黄”+“舌根苔微黄厚”等,仅能说明有些轻度的阳明里热及外证。“口粘、夜间小便多、起夜”或与痰湿水饮有关,“舌淡白、齿痕重、苔白”也说明有太阴水饮。

但这并不足以拟定处方,重点要看舌脉。

脉沉散而滑,沉主病在里;散是脉管宽而松散不聚集,指略按下脉管便呈摊开状,不像弦脉用力触按也中地呈线条样。其脉势不弱,关尺部沉取有力而滑利,这是水盛血虚,导致脉管腔膜紧张度减弱,《脉经》称“散者,气实血虚”。

两寸沉弱,关尺沉滑,是上虚而下实、表虚而里实。实是水饮盛,那么虚是虚在哪呢?

我们再看,患者没有“头晕胸闷气短”的“喘呕眩悸”,没有虚弱乏力,食欲也不错,说明神气及上焦心肺脾胃都不虚。但舌苔偏干啊,口苦、视物模糊,这是上焦津液亏虚,缺润养

因此,从“津液输布”和病理产物的角度,是水盛不化津液而上焦津亏。故可总结如下。

六纲: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病
五证:阴痞证(寒偏多,热偏少)

四本:水饮为主

三势:病势偏缓(水盛),体势微虚(津亏),药势集中而稍缓。

如此,应该从对治寒热错杂的阳旦类方中选合适的方子,要去水饮、调津液输布,还要清阳明热、温太阴寒。但看诊时没想到特别合适的,就考虑需要合方了。

我们的“方证相应”,和多数人所谓的“方证对应”是两回事。“方证对应”实在“套方”,用症状群去跟方剂的主治证候去对比套用。而我们的“方证相应”背后是“病机相符”和“药症相对”,核心是抓病机,就算是“药症”也要看药对治之病机,“病机所对,主治所及”。而分析病机,肯定不能单用症状分析,舌脉、神色、病因、时机都可能揭示病机。正如本案的舌脉是重点。

方药分析


主方:针对该证主要病机,我选五苓散主方之一,改为汤剂,既能利水清热、又能温化太阴,其中白术、桂枝一同化水饮为津液,并布散津液使之温升入上焦,而不是单纯的补津液。

因还有阳明里热所致的外证,故选白虎汤主方之二,其中知母药症的“肢体浮肿,下水”,也可针对舌质齿痕的“浮肿凹陷”。

加减:患者为水盛所致津液输布失衡的津亏,并非单纯津液不足,故减去白虎汤之甘草、粳米,避免助水饮、碍药力。又加百合,辅助“利大小便、除浮肿”,而常言百合能“养阴润燥”,也是通过调整津液输布达到的,同时也含有百合知母汤之意,解决里热。

处方
桂枝15g 白术15g 猪苓15g 茯苓皮20g
泽泻35g 百合20g 知母20g 石膏30g
7剂,每日1剂,日3服。

复诊反馈


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是纸上谈兵,最后还要看疗效。

接下来几周,患者都没来复诊,我多少有点灰心,以为看诊考虑半天,结果没效。等过了一个多月,患者来了,说是出门旅游了,才回来。喝药的时候就见效了,最近几天又有点反复,就才来复诊。

复诊:23.09.11

刻诊:服药期间口苦口黏等改善,后因外出旅游断药,近日症状反复,口苦口涩,起夜改善,最多2次,无盗汗,仍易汗出,白天小便少。

舌象:舌淡白,齿痕显,中裂纹,苔白粟偏干,已不厚。

脉象:沉散而滑,寸沉弱。

处方:前方去石膏,加牡蛎30g。

后续


再后来,患者就没来复诊了,直到今年6月初,患者又来了,问了以前的问题,回复后来没再口苦也没别的明显不舒服,就不想喝药了,近几个月时不时血压有点高,就又来找我复诊了。

真是都见好就收啊。

复诊:24.06.05

刻诊:血压高时150/90mmHg,现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服药后血压正常,血压高时仅轻微头不适,无头晕,仍口黏,无口苦,起夜2次,无盗汗,仍畏热、易汗出,身觉潮湿,无恶风寒,上午饮水多,白天小便少,大便调,视物模糊,眼睛易过敏。
舌象:舌淡白,齿痕显,中裂纹,苔白粟,根略厚。

脉象:沉散而滑,左脉散中见细。

处方:前方基础上加量,去百合,加天冬、野菊花。

桂枝20g 白术25g 猪苓15g 茯苓皮30g

泽泻50g 牡蛎30g 天冬30g 野菊花20g

3×7/7

加量是为增加主要功效整体力量,加天冬是考虑舌有裂纹,加野菊花是为清热祛风扩脉。

复诊:24.06.11

刻诊:今日未服降压药,刻下测血压117/82mmHg,已无口黏,起夜减少,睡眠改善,易汗出减轻仍视物模糊,大便调。

舌象舌苔微厚,较前变薄。

脉象:沉散而滑,两寸沉细。

处方:效不更方,前方续服。


复诊:24.06.19
刻诊:昨夜因睡眠不佳,今晨血压升高,自测150/90+mmHg,刻下测血压129/90mmHg,整体睡眠可,无口黏,易汗出持续减轻,视物模糊改善大便调

舌象:较前齿痕减轻,苔白不厚。

脉象:沉散而滑,两寸沉细。

处方:前方泽泻加至60g,去野菊花,加防己20g,黄芪20g,增强温化水饮作用。

之后患者又未再来复诊。

点击进入小程序查询相关方剂内容。

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所列处方仅供学习交

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咨询│交流

 扫码添加好友

 │求医唯诚│

 │诊病惟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自研中医好物

杨总叨叨叨
有病看病,没病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