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离岗十六年,国企返岗通告何以引发舆论讨伐?

时事   社会   2024-10-29 16:28   中国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日前,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的一则《关于要求任某志等四名同志限期返回公司上班的通告》引发热议,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榜单。通告称,4名员工擅自长期离岗。其中,一名员工的离岗时间竟长达16年。

《吉林日报》发布的通告

后续媒体报道显示,10月21日,吉林森工集团下属公司擅自离岗16年的员工张某某已返回公司。其丈夫表示,森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已在处置此事。吉林省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调查中。


距返岗通告发布已近2周时间,但舆论场关于此话题的关注仍在反复,涉企讨论有上升至“作风病”批评的趋势,或加剧涉事主体的处置难度。

话题热度趋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企业回应频繁踩中舆论雷区
“双赢”说辞潜藏危害


返岗通告中,“未经公司批准擅自离岗,至今一直未到公司上班”“公司不断以各种方式与上述同志联系未果”的相关表述触动舆论敏感神经。同时,其所述内容的真实性也遭到舆论质疑。


10月17日,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通告中的四名人员均为普通生产工人,“当时他们有人不想干了,有人不愿意干了,就突然‘失踪’找不见人,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这四名人员始终联系不上,所以才发布通告。相关回应并未平息舆论。


随着事件发酵,对长期不上班、缺勤旷工员工的处理方式成为了舆论抨击的重点。如《南方都市报》对于张某某离岗16年后返回公司上班的行为评论称,“说走就走,说来就来。这样的公司治理,如何能令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其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这种超优渥待遇,真的只需要当事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获得?无论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层面,还是推动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层面,恐怕都交代不过去”。部分网民讽刺称,“国企单位就是好,普通职员请三天假都提心吊胆”。


此外,泉阳泉饮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表态,“只要上述员工回来,通过公司培训后还可以上岗工作,企业可以既往不咎,我们是国有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该企业工作人员强调,“员工有知情权,企业方可以根据员工违规行为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但公司还是希望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一句轻描淡写的“既往不咎”,于企业而言,或许维持了“负责任”形象,于个人而言,可能保住了“饭碗”。但貌似“双赢”的说辞却再次遭到了舆论驳斥。《南方周末》评论指出,“若是如此,擅自离岗的成本也太低了。擅自离岗已经严重违反了公司规定,理应被辞退。他们离岗期间的社保缴费记录,应该被清除。还有,放任职工长期离岗的责任人员,比如公司的HR、领导层,都应该受到处分。否则,恐怕不仅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会鼓励更多人离岗”。


同时,《齐鲁晚报》评论直接指出看似企业与员工“双赢”处置方式背后的潜在危害:一方面,它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员工长期离岗,企业不仅可能承担不必要的人力成本,还可能因岗位空缺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另一方面,对于其他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他们勤勉工作,却看到有人擅自离岗多年而不受惩处,无疑会削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捂盖子”“吃空饷”放大舆论想象
“高级吃法”遭舆论批驳


这则看似“温情”的返岗通告以及当事国企“既往不咎”的态度之所以持续受到舆论争议,无疑与“擅自离岗16年,归来仍是铁饭碗”引发的“吃空饷”质疑密切相关。针对舆论普遍产生的“吃空饷”质疑,泉阳泉饮品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称,“此次通告目的在于清理长期不在岗人员,这些员工不存在‘吃空饷’情况”“在长期未到岗情况下,他们是没有薪酬、没有工资的”。另据报道,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称,“除通告中4人外,另有12人擅自离岗,公司筛查出这16人‘参保但没上班’”。


相关回应无疑进一步放大了舆论想象空间,同时,舆论也就该企业纵容“长期旷工”的行为是否等同于“吃空饷”的问题展开分析。如《齐鲁晚报》评论认为,“将‘零工资’(没发工资报酬)等同于没有‘吃空饷’的说法,值得商榷。按照‘吃空饷’的界定,‘饷’并不仅限于工资,还包括诸如保险等相关待遇。虽然这4名擅自离岗员工为零工资状态,但企业依然为其缴纳了社保。从这个角度来看,认定他们存在‘吃空饷’行为,并非毫无依据”。


此外,《南方都市报》评论关联吉林省国资委《关于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被作为此次国企处理长期离岗人员依据之一,展开了进一步批评:“如果一直以来都是‘没发工资就不算吃空饷’,那么现在为何要按‘吃空饷’的通知来整治呢?”红星新闻也发文称,人不在岗,但工资奖金分文不少,是“吃空饷”行为,质疑此举更是属于关系户的“高级”吃法。


有观点直言,貌似“温情”的返岗通告实际彰显了“另一种特权”。极目新闻评论称,“国企员工擅自离岗16年并且失联,显然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及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违反。更可见,整顿国企用人乱象、深化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类案频发背后显示“国企特权”“作风病”问题



梳理发现,该事件并非个例。此前“黑龙江佳木斯教师请病假25年未返岗”话题阅读量超5.1亿。多数网民斥责该教师长期离线、占编不谋事、在编不在岗是“吃空饷”行为,不仅违背教育本质,还对学生、对这个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破坏公平正义。而“山西男职工3年不上班工资3千涨到7千”一事同样引发不小争议,舆论重点关注涉事职工被迫“吃空饷”背后可能涉及的利益输送、钱权交易等问题。有观点就此指出,“要切实发挥纪检监察作用,依托派驻纪检组、教育主管部门延伸监督探头和触角,加强对校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


随着多起类似事件叠加,贬损“国企特权”“体制内作风病”的声音不断发酵,舆论不断抨击此类事件背后暴露出的社会公平、特权问题,认为相关案例折射出“国企及体制内人员自觉优于普通人”的错误心态,是“作风病”作祟。值得关注的是,有声音就此关联“铁三代”等话题,批评当前“国企员工价值观扭曲”,或加剧体制外民众失衡心理,滋生对公职人员、央国企员工的对立情绪。建议有关方面“以案促改”、对症下药,而对于企业经营存在的一些高风险问题,也要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作出必要应对。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郭婧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较早、产业链完整、业务齐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