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续集来了!这个没啥存在感的情绪,藏着孩子内驱力的秘密…

教育   2024-07-20 20:56   北京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看点    近日,备受期待的电影《头脑特工队2》在荧幕上呈现了青春期孩子的各种emo。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越来越喜欢表现出“一身反骨”,尤其是各种无聊的行为。其实,这并非因为他们无事可做,而是因他们的无聊情绪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实际上,在电影中没啥存在感的“无聊”还有唤起孩子行动力的另一面……

本文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文丨可观    编丨袁梓曦


看完《头脑特工队2》从影厅出来,我五岁的小孩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个拿着手机瘫沙发上的蓝灰色情绪小人叫什么?”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不关注点“大反派”焦虑,反而关注没什么存在感的Ennui

 


“你没发现吗?莱莉和新朋友聊天,谈到喜欢的乐队时,焦焦和尬尬他们差点就控制不住场面,这时候是Ennui突然出现,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话痨期小孩忙跟我解释。


这话说得没错,在电影里,主角莱利已经13 岁,步入青春期,她原有的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突然被焦虑、尴尬、嫉妒和无聊取代——而焦虑成了最大的反派,他风风火火地囚禁了原来的五种情绪,试图以一己之力帮莱莉塑造全新的人生。

 


而不起眼的Ennui,在电影里名叫丧丧,意思是无聊、厌倦。他一直“潜伏”在沙发里,对各种闹剧只回应最低限度的叹息、打哈欠、翻白眼。


简直精准复刻了青春期孩子们的无聊时刻:


玩能玩到“疯”,但一到学习就开始“我不要”“好无聊”;

常常无所事事时就抱上个手机,一看就忘了时间;

又或是对以前的爱好都提不起劲;

还有的看着安安静静,实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作天作地作出个满当;

父母在他们眼里也是“无聊的大人”……


不少鸡飞狗跳都由此而来。


然而,Ennui却是电影中关键时刻的救场王——莱利担心别人的眼光,Ennui就回以讽刺;焦虑和尴尬压力过大,Ennui就控制情绪强度来缓和……可以说,在其他五种原始情感受困时,真正能够保护莱莉的就是Ennui。

 


和莱莉一样,孩子们那些看上去“一身反骨”的无聊行为,让家长感到气血上头是不假,但一味压制,除了增加正面冲突并不能解决问题。


电影里,Ennui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也完整了莱莉的成长,而我们的孩子面对的真正困境,可能是困在“无聊”的泥潭里,想出来却不知道怎么使劲。他们的无所事事,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孩子的无聊并非因为无事可做,

而是在苦恼“如何做”

 

不同于《头脑特工队2》里的剧情设定,无聊实际从童年时期就存在。

 

“我太无聊了!”——这种孩子央求着让父母陪玩解闷的场景,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当作孩子的问题,但事实上,无聊并非因为无事可做。

 

感到无聊的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们也想做些什么来满足自己。但让他们苦恼的是不知道“如何做”。


先锋心理学家詹姆斯·科特和约翰·D·伊斯特伍德的《我们为何无聊?》中,谈到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三、四年级儿童的无聊体验,并将其与他们的数学和阅读能力联系起来。


研究发现,无聊与阅读能力尤其相关:


阅读能力强的儿童呈现较低的无聊水平。这主要因为,阅读需要想象力,需要把文字转化为图像,把场景转化为大脑中的动态影像。因而,好的阅读技能,可能反映了更高水平的想象力,而更高水平的想象力,反过来又加强与阅读文本联结的能力。这种良性循环会让孩子更好地抵抗无聊。

 

所以,那些因无聊而起的哭闹、发脾气,可能正是孩子给家长的求助信号。特别是对青春期孩子来说,“无聊”真的是一道坎。《头脑特工队2》把莱莉设定成十几岁的青少年,特别有道理。

 


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仅情绪强度和复杂性在增加,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提升。

 

但是,他们的情绪和认知的发展速度并不相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罗纳德·达尔认为,青春期类似于“由一个不熟练的司机来启动引擎”。


一方面,由于荷尔蒙的激增,情绪相关的大脑网络迅速在变化;

另一方面,与认知和推理相关的脑区,需要到青春期以后十年里才会发展到完全成熟的状态。


这时的青少年像走进一个复杂迷宫。他们会有强烈的动力,想要表达自己和探索世界,但又不能理性地收敛和控制自己强烈的情绪,会不断地与成年人已经定好的规则和限制起正面冲突。


青少年必须要按时上课,他们的课外活动、与朋友玩耍的时间和上网娱乐的时间大部分由父母来定。这些限制与青少年心中强烈的独立和自我决定的愿望相抵。
 

能感觉自己能力在提升,又得不到充分发挥,无聊就会滋生。
呼唤行动的无聊,
怎么成了孩子沉沦的深渊?
 
心理学家詹姆斯·丹科特曾灵巧地解释“无聊”:

一只漂浮在海上、被潮水推来推去的软木塞并不是施动者。逆流划船、想要靠岸的渔人才是施动者。无聊来临时,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已变成了一只软木塞。无聊是对行动的召唤。

 
无聊其实是个信号:要行动起来了。
 

18世纪早期,有一位门阀操作员——可怜的老汉弗莱·波特——就展示了什么叫“无聊到极致的创造”:


他的工作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反复开关阀门,操作纽科门蒸汽机。单调乏味都不足以概括这份工作,而是无聊至极。


但汉弗莱注意到,只有当机器运转到特定位置时,阀门才会被打开。灵光闪现之后,他成功发明了一种绳索装置,能够一劳永逸地代替他开关阀!无聊的工作终于结束,汉弗莱现在可以让机关代替自己工作,自己则能陪孩子玩耍。


他把这个装置命名为“溜索”,“溜”这个词甚至变成了18世纪“旷工”的代名词。



你看,无聊其实是一种创造的动力。

可具体到现实里,却有不少孩子陷入无聊漩涡。
 
青少年感到无聊的原因很复杂,可能与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有可能与活动的性质,或是环境因素有关。



从生理上看,有一种观点认为,容易感到无聊的青少年可能与多巴胺水平偏低有关,而多巴胺分泌不足容易使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难以产生兴奋和刺激的感觉。

有研究者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控制力弱,也容易导致无聊。

还有研究发现,容易感到无聊的人,大脑前额的神经反射更慢也更不显著。

总之,生理上的内因多种多样,但对当下的孩子来说,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外因——无处不在的网络和数字媒体。

人越是感到无聊,就越会选择那些快速简单的奖赏,来摆脱无聊。比如,逃避、刺激、物质体验,甚至是破坏规则。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公司在努力巩固“感到无聊”和使用数字设备之间的关系,以消除无聊,享受闲暇为目的。可实际上,越多使用智能手机来分散注意力,却越有可能变得无聊。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简·腾格(Jean Twenge)表示,与前几代人相比,今天的青少年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更少,用手机的时间更多。可是,与那些愿意多与朋友相处和运动的青少年相比,那些花更多时间上网、玩游戏或深度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他们的幸福感也较低。这些孩子虽然在线,却与社会脱节。

就像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说的,新异刺激几乎全方位占领了青少年的感官,使他们失去了应对重复、平淡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对低水平刺激的容忍度日益降低。也无怪乎感到无聊在孩子们身上变得越来越频繁。


又或者,是任务太过简单,孩子无法体会到自我决定和创造价值。

比如,“记住数字3”这个任务简单到几乎不用占用任何资源,就算完成了十个这样的任务,也很难说会有什么成就感,倒是很容易神游天外。

不过,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先驱雨果·芒斯特伯格却记录过一位奇人——

他每天以正确的速度和角度,将铁条推入自动运转的钻机,让它精确地打出一排小孔,十四年,每天重复三万四千次,他不仅不无聊,反而兴趣盎然。


据他自己所说,他能坚持下来,不仅是为了多赚钱(按件计算报酬),也是因为这项工作本身让他感到满足。


可见,行动目的和价值感,是避免无聊的利器,缺少它们,也是无聊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肯大学的理查德·巴格迪尔在采访中发现,在重要的人生计划上做出妥协是造成长期无聊的关键原因。

因为遇到糟糕的老师,或意外、疾病,不得不停止追寻原本的梦想和目标,很多人对此都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中,因为他们没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也使得,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前景更加悲观。

对孩子们而言,比缺乏目的和价值感更甚的是,躲进社交媒体兔子洞,给了他们一种有事可做的忙碌假象,实际却永远不会满足自我决定和创造价值的深层需求。
 

困在无聊里的孩子,就像一个人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夹克,而不停地试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感觉到自己与这个世界,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徘徊在无聊的两极之间,
如何寻找意义?
 
电影里,焦焦像个卷王,为了让莱莉早日进入梦寐以求的冰球队,最好成为MVP选手,不断激发莱莉的竞争欲,让她晚上睡不稳,早上还早起加练……

而丧丧(Ennui)往往是在场面要控制不住时,出来压场子,缓和节奏的。


莱莉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很多人直呼共情。就像前面说的,想把孩子从“无聊的泥潭”中解救出来,或者说,让孩子从无聊中重新找到动力,需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世界:充分去利用认知能力,自由表达想法,掌控周围的环境,来让这个系统良性运转起来。

从外在环境入手,比如种种植物,养养宠物,多去参加不同类型的运动、活动,让孩子在不同的事情中感受到新鲜感。

从内因上着手,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有某一活动或任务由自身意志支配和决定,个体才会产生热情和动力。

之前,有一位留学生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在小时候学过许多乐器,外人看起来,像是父母让他体验了很多,但其实他心里清楚,学这些都是为了日后升学、申请大学时更有竞争力,父母并不关注他自身对乐器是否有兴趣,或者他的学习体验如何。以至于收到大学offer的那天,他忍不住跟好友欢呼:“我再也不碰乐器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就曾建议过,要减少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允许他们在不越红线的前提下,自主探索,大胆寻求,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并为之付出努力。就像电影里的莱莉,焦虑驱使下的内卷,越到后来越会感到“非自愿”部分的痛苦,打球的乐趣早已不见。


此外,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疾风骤雨”期,总在寻求刺激,却发现做什么事情都可能是三分钟热度,确实很难静下心来审视事情的深远价值和意义。因此,帮助他们提高专注力,学会享受过程,也很重要。

美国商业媒体知名专栏作家杰夫·海登就分享过,自己常常因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写作语气和处理素材的最佳方式”因此迟迟不动笔,或是因为双腿僵硬、心脏直跳、气息紊乱,后悔出门骑车……而帮他走出这些困境的不是别的,就是学会享受每一字、每次塔下踏板带来的微小成就感。

美国心理学家伦纳德·加布拉早早就在调查中发现,从出生到成年,孩子的无聊感逐步上升,成年之后,又逐步下降。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想象未来的问题,本身就处在无聊和焦虑的裹挟下。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情绪深层的含义,有助于他们拨开迷雾,找到内心真正的追寻。

这让人想起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写的,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一致追求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每个时刻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

在《头脑特工队2》的结尾,莱莉不再那么用力地去融入高年级群体,和旧友重归于好,放弃了过分焦虑和自我较劲,接纳下自我所有的情绪,学会以更成熟的方式处理友情。


当她认识到无聊和焦虑的正反面,意识到其同时作为盔甲和警示的存在,并积极行动。这些变化落在观众眼里就是:莱莉长大了。

 

我们到底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动起来,投入其中。


图源:豆瓣剧照


参考资料:

Danckert, James, and John D. Eastwood. Out of my skull: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Bench, Shane W., and Heather C. Lench. "On the function of boredom." Behavioral sciences 3.3 (2013): 459-472.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读懂情绪,理解自己

推荐阅读👇

让孩子看见未来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4《少年时》第十辑(109-120)

少年时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才成长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为原则,与国际顶尖的阅读和教育资源接轨,致力于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