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所谓脏活是一些人需要做一些被“好人”视为道德败坏且永远不会想要亲自动手的事情。具体来说就是指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将某些不道德的行为交由代理人实施,再顺势对此矢口否认。从事脏活工作的人,因此会遭受工作所带来的道德伤害。脏活不成比例的落在了选择和机会比较少的人身上
在书中,作者强调这些“脏活”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人从事这些工作,整个社会就无法运转,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社会中许多人选择对视而不见,不仅对脏活视而不见,而且无视迫于生计委身其中的人,且喜欢对这类人群评头论足。
那么今天我们跳出行业本身,再回过头来,客观理性的看待这个行业。问自己一个问题,催收行业算脏活吗?毕竟狼叔从入行那一刻开始,所接受的行业教育就是催收是属于资产卫士。首先如这本书的作者观点一样,脏活是必要的,如果脱离了脏活,这个社会无法运转。如果褪去行业的“包装”和“洗礼”,狼叔认为催收行业目前还算在脏活范畴内。
银行和金融机构委托催收去向贷款逾期的债务人讨债,并根据催收回来的结果进行返佣。银行和金融机构不仅免于干脏活,还能从催收公司从事的脏活中谋利。至于催收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者因为违规、暴力催收出现的任何问题,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都可以把责任推给催收公司。因为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一方面给催收公司设置非常严苛的规则,一方面又要求极高的指标,但是给催收公司结算却是按照回收结算佣金。这种规则的设定,就注定要催收公司干脏活。所以在整个金融贷后体系中,催收这份工作属于最底层。
当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放出去根本不可能被偿还的贷款时,或者当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下达一个根本无法达成的指标时,催收则被要求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催收作为乙方公司在面对银行或者金融的无理要求,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筹码,因为对于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你不能完成,自然有催收公司能完成。所以催收只能硬着头皮的触碰合规的红线,这使得催收公司不得不过度的把压力给到负债人,比如爆通讯录、拨打工作打扰,滋扰第三方。这些行为又使得催收和债务人之间关系极度紧张。
其实狼叔的评论区有些人的留言是比较中立和客观的,从事催收工作的人和负债人一样,大多是无权无势的人。他们与债务人之间并无矛盾,但是迫于生计压力,他们不得不把压力给到债务人,这也是债务人眼里看到催收的“恶”。在和一些催收同行的交流过程中,他们有时候对于公司的一些手法同样会感到迷茫,正如前段时间的一些公司的爆料,均是由该公司的作业人员爆出来的。脏活带给催收员的精神伤害,也可能间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隐蔽的道德伤害,并不被社会所看见,社会依然对催收行业充满歧视和敌意。
在书中,作者总结到:经济不平等反映并强化了道德不平等。富人和穷人居住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那些从事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陷入道德困境的人群,跟免于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群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就像银行高层和金融机构的股东可能根本无法现象当下债务人有多艰难。社会分工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生活的想象力。
最后,在金融机构、催收、债务人、甚至是反催收组成的债务链条上,各方都要面对问题和利益冲突。如何探寻一套可持续、可平衡、可共赢的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