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茶油榨取季节的来临,道县各处的榨油作坊纷纷开始忙碌起来。在道县祥霖铺镇的八家村,古老的木榨茶油工艺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并且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实现了对传统古法榨油工艺的革新与提升。这样的结合不仅打造了独特的“八家村山茶油”品牌,更为古老的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踏入八家村众旺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耳边传来粉碎机的轰鸣,眼前则是蒸粉灶台的炊烟袅袅。随着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出油孔中缓缓流出色泽鲜亮的茶籽油,油香四溢,弥漫整个油坊。合作社负责人朱小转介绍道:“我们选用的是老树小籽茶籽,经过霜降后的统一采摘和晾晒,再经过2-3天的烘烤,最后用古法木榨技术进行榨取。这样的油品,香气更加浓郁,保存时间也更为长久。”
传统古法榨油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它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工艺流程中,首先精心挑选出优质的油料作物,经过晾晒、去壳、研磨等工序后,再通过蒸炒使油料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最后,利用木质榨油机进行物理压榨,将油脂缓缓挤出。这种工艺榨取的油,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同时保留了油料的天然营养成分,让人回味无穷。
为了更好地传承古法榨油工艺,并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八家村勇于创新,引入了现代化的碾粉机等设备,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这一改进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提升了茶油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保留了古法榨油的独特醇香。
道县众旺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朱小转介绍说:“今年我们迎来了丰收年,每天能榨出大约200-300斤茶油,这样的产量能持续两个月,预计总产量将达到2万斤左右,产值也将超过200万元。”
近年来,八家村紧抓市场发展脉搏,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推动农户投身于油茶种植事业。在保留古法茶油传统品质的基础上,他们创新采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八家村山茶油”品牌,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小规模、零散销售状况,实现了产销的有效对接,推动了山茶油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道县众旺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小转介绍道:“今年我们注册了‘八家村山茶油’商标,并设计了全新的包装,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我们还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各地,销量异常火爆。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销售市场,更有助于古法木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据悉,古法榨茶油技艺在道县境内22个乡镇均有流传,其中祥霖铺镇和审章塘瑶族乡等油茶采种区是技艺的集中地。今年,道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51万亩,茶油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万8千吨,年总产值更是超过22亿元,成绩斐然。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油茶人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未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文章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