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新造林关键技术措施

企业   2025-01-31 17:19   河北  






油茶造林栽培技术措施





一、把握油茶造林时间节点


严格整地标准、按量施足底肥、使用良种壮苗、把握造林时间节点是油茶新造林的重中之重。苗木健壮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苗芽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根据往年惯例和我区的气候特点,我区油茶造林尽可能在农历年前进行栽植,年前造林优于年后,且成活率、生长势有明显优势。




二、掌握油茶造林注意事项


1.油茶造林必须使用证照齐全、合法育苗单位的良种苗木。供苗单位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检疫证及产品标签,标签必须注明苗木名称、苗龄、品种及相对应数据。


2.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侧根少,阴雨天气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晴天,苗木随起随栽成活率更高。


3.使用2年生苗造林,掌握好造林季节,起苗后加强根系保护,造林时严格掌握根肥分离原则,造林成活率能超过80%。通过截根、打枝、根部粘泥桨后造林成活率超过90%。



4.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等综合确定栽植密度,最多不超过 74 株/亩。平原、岗地与低丘缓坡地栽植密度宜 55 株/亩左右,株行距宜 3.0m×4.0m;高丘、低山种植密度宜 63~ 74 株/亩,条带水平间距(行距)宜 3.0m,株距 3.0~3.5m;荒 地、旱地和“四旁”栽植应选择 3 个以上推荐品种相间栽植,株间距不小于 3.0m。


普通油茶以收果产油为目的。油茶造林株行距具体要求:根据油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科学合理、长远谋划。所以油茶基地建设要长远规划,不得因光靠前期短期密植丰产的观点,防止过度密植,否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①. 缓陂地:陂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或平坦坡,坡度平缓且土壤肥力充足的地块,株行距建议采用3*3.5米或3*4米,每亩种植55-64株。
②. 坡地:株行距建议采用 3*3米或3*3.5米,每亩种植63-74株。

③. 品种:根据油茶品种冠幅大小合理规划株行距。比如长林系列中的长林53号、长林18号等品种树冠相对紧凑,冠幅相对偏小。油茶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原则上丰产林应以该树种成林后的冠幅为间距。


总之,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因经营目的制宜确定合理株行距。油茶栽植的密度要求:缓陂稀、陡陂密,肥地稀、瘦地密;栽植油茶苗覆土必须埋掉嫁接口以上一寸左右。


实施油茶新造林按照“先建后补、质量优先”的原则进行管理。新造油茶符合《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指南》3.1条款新造要求的,每亩补助1000元,分2次补助到位(造林当年补助700元,第三年补助300元)。对不符合《指南》3.1 新造要求,但在《指南》出台前已造且符合往年项目建设要求的,按往年项目补助标准办理。对已列入其他项目补助或属往年任务尾欠的不再享受本项目资金补助。




三、注重油茶造林品种搭配


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同株异花授粉座果率极低,为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品种配比:应选用花期、成熟期吻合的5个以上品种。油茶开花结实习性:晴天成果率比雨天高4倍左右,早花型高于晚花型4倍以上。避免单一树种大面积绝对连片种植,避免不按要求,不管土壤、坡度、坡向等条件,特别是全垦情况下几百亩,甚至几千亩连片。


品种配置三要素:花期相遇、 高座果率 、较好的种实质量。



四、推广使用容器大苗


推广轻基质控根容器壮苗。推荐三年生以上轻基质容器大苗造林,以缩短达产期。三年生轻基质容器苗苗高需≥60cm,地径需≥0.8cm,分枝合理。基质要求配方科学,容器口径应不小于18cm,所育苗木要求根团完整,侧根须根发达并与基质紧密结合,生长健壮,无检疫对象。


用容器苗造林在栽植时,操作要细致,苗木要直立,位于坑中央。回填土要从容器周边向容器方向四周横向压实,使土壤与容器紧密结合,切不可向下挤压容器。



容器苗栽植千万注意:培土先从四周向中间培土横向用力挤紧,切忌一边用手提苗,一边用脚重踩。



苗木推荐规格及良种介绍



造林苗木一定要根系发达、长势旺盛、苗茎粗壮。


推广轻基质控根容器壮苗。推荐三年生以上轻基质容器大苗造林,以缩短达产期。三年生轻基质容器苗苗高需≥60cm,地径需≥0.8cm,分枝合理。基质要求配方科学,容器口径应不小于18cm,所育苗木要求根团完整,侧根须根发达并与基质紧密结合,生长健壮,无检疫对象。




油茶造林

良种壮苗是关键的关键




长林53号

     

品种长势:长势偏弱,但粗枝大叶,枝条硬,而叶子浓密。坐果率高,果大籽大。在推广试验中,6年生的植株单株可采茶桃4~5千克,亩产油量可以超过25千克。它的主要缺点是长势不旺,结实大小年变化比较明显,过度结实时种实质量下降并伴有大量落果。
果实特点:果实梨形,色泽黄带红,干出籽率27.0%,出仁率59.2%,仁含油率45.0%。
生长特点:叶厚,宽卵形,枝条粗壮,发芽迟,叶面积指数3~4。

开花特点:始花期11月初,花期长20天。

主要鉴定特征:矮壮,粗枝大叶。

长林53号(审定编号:国S-SC-CO-012-2008)



长林4号


品种长势:长势较旺,枝叶茂密,果大籽大,产量高而稳,只是皮稍厚。在推广试验中,以高产、稳产而受到欢迎。据实际采收,6年生时,单株采茶桃5~6千克,栽植第六年可以达到的亩产油量超过35千克。它的主要缺点是有少许炭疽病为害。
果实特点:果实桃形,色泽青带红。干出籽率26.9%,出仁率54.0%,仁含油率46.0%。
生长特点:叶宽卵形,枝条较粗,发芽较晚,叶面积指数5。
开花特点:始花期11月初,花期长20天。

主要鉴定特征:叶脉白色隆起。

长林4号(审定编号:国S-SC-CO-006-2008)



长林40号


品种长势:主要表现为长势旺、抗性强,从浙江到江西的各个试点上,都表现出了高产,稳产的特点,且极少染病。用1年生苗造林,6年生时,单株产茶桃超过8千克,株产油量可达到或超过0.5千克,按照2米*3米的株行距栽培,栽植第六年亩产量就能超过50千克。它的主要缺点是果实大小变化大,果皮偏厚。
果实特点:果实近梨形,色泽青带红,果实中偏小,干出籽率25.2%,出仁率63.1%,仁含油率50.3%。
生长特点:叶形矩卵形,枝条长,发芽期一般,叶面积指数大于5。
开花特点:始花期10月下旬期,花期长30天。
主要鉴定特征:果有条纹,树形直立。

长林40号(审定编号:国S-SC-CO-011-2008)



长林18号


种实特点:果色鲜红,俗称大红袍,球形至橘形,果实中偏大,6年生植株亩产油超过20公斤。
生长特点:高产稳产,较能适应贫瘠土壤的优良品种,叶短矩卵形,枝条中等,发芽早。
开花特点:始花期10月上旬,花期长25天。
鉴定特征:叶片平,花见红斑,花期早,成熟早。

长林18号(审定编号:国S-SC-CO-007-2008)



长林3号


品种长势:长势中等偏强,枝叶稍开张。
果实特征:果实中等偏小,色泽偏黄,桃形或近橄榄形,有尖头。干出籽率为24.0%,出仁率为56.8%,种仁含油率为46.8%,产量较稳定,能基本保持连年结实,试验林盛果期亩产油能达到54.6㎏。
长林3号(审定编号:国S-SC-CO-005-2008)



温馨提示


1.造林准备工作要充分,选好良种壮苗,建议提前与育苗户签订好购苗合同。


2.栽植油茶密度要求:缓陂稀、陡陂密,肥地稀、瘦地密;栽植油茶苗覆土必须覆盖嫁接口。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油茶人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未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文章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油茶人
致力于传播中国油茶相关知识和资讯,宣传健康农特产品,对接各种资源,为农民和企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