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南康区十八塘乡的桉树基地热闹非凡。工人在清整山地、挖穴施肥,为来年的植树造林精心准备。
该基地负责人罗时良介绍说:“这片5013亩的桉树基地,涉及860余户农户,采用集约化经营与‘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每年聘用105名工人,每年用工达10232人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农户增收双赢。”
林业产业,是林业资源焕发生机的关键动力,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南康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交通与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林业产业“三产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从传统的渐进式发展路径,转变为以“二、三产”带动“一产”的逆向发展新思路,在油茶与家具两大产业领域深度发力,绘制出一幅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业发展蓝图。
走进位于蓉江街道的南康区油茶深加工项目现场,工人们穿梭其间,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投产做最后准备。“这个项目由南康乡投集团与江西皇脂公司携手打造,总投资近千万元,不仅建设了高标准可视化生产车间,还配备了精炼、日化、研学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区。”该项目负责人黄坡满怀信心地表示,项目即将投产,日加工油茶鲜果能力超50吨。
南康区植根于20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突破传统“先种后产再销”的局限,创新提出“先销后产再种”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定种定量定销”转型为“定销定量定种”,成功激活油茶产业链。通过油茶精深加工,研发出研用、食用、美容等多元产品,提升了茶油附加值,坚定了种植户信心,推动油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据统计,2023年以来,南康区新增油茶种植面积2.3万余亩。目前,全区油茶面积有18万亩,建成6个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为打响茶油品牌,南康区全力打造“赣南茶油”名片。通过做强“乡投皇脂”与“康品农语”双品牌,构建“赣南茶油+”母子品牌体系,借助各类展会平台,将南康茶油推向全国。如今,南康茶油的销售网络已延伸至西安、深圳等重要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南康家具产业历经30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全产业链集群的典范,总产值突破2700亿元。然而,木材进口依赖度高达90%,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难题,南康区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倡导家具企业树立“用林造林并重”理念,通过场外造林破解木材供应难题。
去年,10家家具企业代表与区政府签订场外造林协议,探索“国有林+集体林”“国有林场+家庭林场”共建模式,放活林地经营权。同时,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支持,为家具企业造林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南康区还采取“政府搭台、央地合作、乡村振兴”模式,引进中铁交通投资集团等央企,计划合作建设35万亩国家家具储备林,为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原材料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林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道路上,南康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结合,实现规模效益,促进林农增收。全区已累计流转林地18.63万亩,发展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5万亩,培育多种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7个,惠及林农8700户。
南康区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全方位的政策集成、措施整合和机制创新,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家具储备林体系,努力打造成全国家具储备林建设先行区的典范,为全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油茶人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未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文章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