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之冬,暖阳与海风交织,教研之情正浓。在小初衔接的探索之路上,英语教学的韵律无穷。为助力学生小升初平稳过渡,12月11日上午,我校与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携手,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引,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初小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外研社(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 M7U1 Pandas love bamboo,由杨千瑾与林婧两位老师带来精彩的同课异构展示。活动现场,我校陈燕华校长及双十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陈叶叶亲临指导,为教研活动增添专业亮色与有力支持。
杨林异构展风采
小初英语育英才
第一节课由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千瑾老师授课。课堂以“Fantastic animals”为主题展开。学习理解环节中,杨老师针对文中提及熊猫每日进食长达 12 小时以及蛇会随音乐舞动的特殊习性,巧妙追问,并且在播放相关视频前,充分给予学生思考与推测的空间。应用实践环节,杨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并补充视频资料,助力学生进一步挖掘熊猫与蛇的奇妙之处。迁移创新阶段,教师提供大量神奇动物素材,学生据此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并撰写书面报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第二节课由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林婧老师执教。林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准确运用,因此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操练得非常扎实到位。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听力活动,理解听力内容,掌握听力技巧。并通过不同的操练形式巩固目标语言的使用和内化,为后面输出搭建扎实的脚手架。学生在最后的输出环节,都能使用本课的目标语言询问和回答动物的生活习性,并根据所编写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效果良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群师研讨寻佳径
小初英语筑通途
观课活动结束之后,在场的英语教师们旋即围绕着在新课标背景之下,如何开展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极为热烈且深入的研讨交流活动。
研讨交流
罗小菊老师:小学阶段教师更注重整体感知和对文本进行意义探究,初中教师侧重语言训练。小学更侧重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而初中更关注语言知识的准确运用。
会展南小学老师:小学老师注重设置丰富语境,而中学老师更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小学没有过多强调语法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陈叶叶老师:除了主题意义探究之外,小学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基础的语言知识精准表达。初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压缩课堂上句子操练的时间,多进行一些主题意义的探究。
周杰慧老师:我觉得中小衔接可以围绕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或策略进行思考和优化。
陈燕华校长:中小衔接最核心的是教学理念,是学生观。我们要研究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要研究每节课的教学起点,要启发学生成长,要实践开放式的课堂,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层次水平得到最好的发展!
最后,林婷婷老师作简要总结。她指出,今日的活动只是初小衔接探索之旅的一个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同行,不断探索。
此次教研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中渐近尾声。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深刻的思考,即将重新踏上各自的教学征程。小初英语有效衔接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每一次的研讨都是点亮前行方向的明灯。相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全体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定能编织出一条更为顺畅、高效的初小英语教学衔接纽带,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无缝过渡,为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之旅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开启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与无限可能的成长空间。
— END—
撰稿:吕萍
摄影:姜越
编辑:黄舒梅
初审初校:叶万东、林婷婷、周杰慧
复审复校:李丽丽
终审终校:校长室
以上转载自: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