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个人简介:
谭新艳,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全国优秀家庭教育宣讲员、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第九届会员、厦门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厦门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厦门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教育部一师一课部级优课、厦门市家庭教育精品课一等奖。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家有智慧,教有方法
“家教有方”系列课程
又和您见面了
本期主题是
亲子冲突后,如何修复关系
“哎呀,昨儿又没控制住,被我家那小东西气晕了……”这样的亲子冲突场景大家都很熟悉。亲子冲突,就是当父母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又缺乏有效沟通时,可能产生的争吵、打骂、冷战等对抗行为,会破坏亲子关系。因此,亲子冲突后如何处理就显得非常关键。
但,生活中亲子冲突后,有的家长选择置之不理,时间长了积怨日深,甚至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的家长选择表面“妥协退让”,实际上没有解决深层矛盾,孩子就可能将这种不健康的冲突模式复制到社会关系中,引发更广泛的人际冲突,以上这些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亲子关系,所以,亲子冲突后的积极修复是很值得探讨,如果处理得好,还可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今天
给大家分享一个
亲子冲突积极修复的334方案
第一个3,指要明确3个修复目标:
伤害了什么就要修复什么。冲突中父母会口不择言,孩子会大受伤害,爱被重创,必须率先修复,所以首先就是要修复爱;
其次,冲突中,大家纠结于谁对谁错,执着于向外指责,认知分歧很大,冲突后,也需要在修复关系中一起探讨矛盾激发点,修正认知。
最后是修通解决方案,冲突恰恰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变危为机,把冲突化解转变为借机培育孩子错误中学习的一个资源。
第二个3,指要避开3个修复误区:
一是要避开“修复就是低头”的想法。亲子之间不应赌气纠结谁低头的问题,父母应率先关注关系重建,当然,如果还没准备好,要说:“我们能约个时间,等我们都感觉好的时候一起谈谈好吗?”
二是要避开“修复就是道歉”的做法。一次冲突后的修复不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就可以翻篇的,而是复盘、负责,修复受伤的部分,重新发展出爱和支持的力量。
三是要避开“修复就是讲道理”的做法,因为缺乏情感连接的直接讲道理很难被孩子接受,会排斥、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关系裂痕。
最后一个4,指四步修复阶梯:
第一步:承认。承认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比如:“妈妈夺过你的手机摔坏它,还大声咒骂你,这是一个错误。我发现我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帮助到你,而只是发泄了情绪,而我的本意是想帮助你。”(要点是避免内疚,应专注于表达从犯的错误中反思到什么)。
第二步:责任。父母要示范承担责任,比如:“作为妈妈,我朝你大吼大叫引发争吵,而不是坦诚告诉你我的感受,这是我的责任。”(要点是收回向外的指责,承担自己的责任)。
第三步:道歉。比如:“我向你说让你滚的那些难听的话,伤害了你,我很难过,对不起,妈妈一直都是很爱你的,从未改变”。(要点是修补被打破的爱、安全感、尊重,可以用上牵手、拥抱等肢体语言。)
第四步:解决。让孩子参与进来一起复盘,明确冲突中发生了什么,尊重孩子也要告诉他,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学会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约定好下次若出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才是更好的方案。(要点是对气氛的掌控,以及讨论的方向的把控,而不是家长把自己的意见强行灌输给孩子。)完成这四步,我们的爱与支持就可以在亲子关系中又重新流淌起来啦。
希望我们都能灵活应用“334修复方案”,建立一个更和谐、更有支持力量的家庭环境。
供稿: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
编辑:厦门市教育局宣传教育处
转载来源“厦门市教育局(ID:xmedu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