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内江市中医医院”关注我们
2024年10月21日
世界镇痛日
男性和女性,到底谁更怕痛?
谁又对疼痛更加敏感?
那么,疼痛真的与性别有关吗?
长久以来,我们可能认为疼痛是人类在面对各类不良伤害的一种普遍的感受,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疼痛的体验、感知和应对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继续更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疼痛在两性中的差异:
临床研究表明,女性患有长期健康问题(包括慢性疼痛)的几率更高。慢性疼痛影响着20-40%的成年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一生中通常会经历更多的疼痛。
除了女性要面对痛经、产痛这类女性独有的疼痛外,和男性相比在很多以疼痛为症状的疾病中发病率也远高于男性。
例如:腕管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外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纤维肌痛、骨质疏松症、紧张型头痛、偏头痛、慢性腰痛等;而丛集性头痛、痛风、强直性脊柱炎侧更容易发生在男性群体中。
女性相对男性对疼痛的感知更为敏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疼痛信号的传导;同时,女性的痛觉感受器可能在分布和敏感性上与男性有所不同,这使得她们在面对相同的刺激时,更容易感受到疼痛。
疼痛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上的感知,同时还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压力。社会文化往往赋予女性更多表达情感的空间,包括对疼痛的表达。
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将疼痛说出来,寻求支持和帮助。
而男性则常常受到 “坚强”“勇敢” 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有可能选择默默忍受疼痛,不愿意轻易表达和接受治疗。
尤其是慢性疼痛和中重度疼痛,因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关爱、积极、及时的治疗和心理疏导,遭受疼痛长期反复的折磨,进入生理性和社会性的恶性循环,逐步走向社会功能的“死亡”。
与男性相比,女性有生理周期,器官较小,体脂率也更高。这些体征都会在药物影响人体的过程中起作用。另外,男女在基因表达上就有本质不同,这也能导致药物代谢存在差异。有些止痛药的药效也因性别而不同。例如布洛芬在女性身上需要更高的剂量达到男性相同的止痛效果。对于阿片类药物,女性也需要更高剂量达到与男性相似的疼痛缓解效果。在止痛药的副作用上,男女也有差异。比如:女性服用阿片药物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就更高。
心理干预、放松技巧可能对女性缓解疼痛更有效,比如:瑜伽、冥想、心理咨询。
而男性可能更需要行为干预和教育来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比如: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疼痛管理教育。
镇痛效果也会因人而异。与此同时,在人的一生中,激素水平也会不断波动。疼痛并非简单的生理反应,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体验。因此,在未来的疼痛治疗领域,医生和研究人员们也许需更多考虑疼痛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性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未来通过深入了解疼痛的性别差异,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进一步提高疼痛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疼痛性别差异,为每一个疼痛患者带来更加温暖和有效的关怀。
供稿\麻醉科 阳涛 编辑\雷雪莉 审稿\罗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