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内江市中医医院”关注我们
“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
化疗
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
主要手段之一
因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常常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
这些化疗不良反应该如何应对?
化疗不良反应明显,
能否减少化疗次数?
本期推送,我们聊一聊关于正确应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技巧。
一
什么是化疗
化学治疗,又称抗癌药物治疗或化疗,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化疗药物,又称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到最后杀灭肿瘤细胞。它可以通过口服、注射、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给药,同时常常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和放疗等。
二
化疗为什么产生副作用
由于化疗药物主要是对增殖较快的细胞发挥作用,特别是增殖较快的肿瘤细胞,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因此,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增殖比较活跃的细胞,例如,生发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系前体细胞等,因而患者会表现出脱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所以说,化疗又像一把“双刃剑”,利弊皆有。但是,由于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增殖更快,所以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更敏感,更容易被化疗药物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延缓肿瘤增长。
由此可见,化疗这把“双刃剑”利大于弊。
三
化疗副作用有哪些?
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脱发,疲乏无力、疼痛等。
四
这样应对,让副作用不可怕
01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引起住院时间的延长、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延迟,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脓毒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应对措施:
化疗后预防性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或者在出现中性粒细胞降低后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是目前临床中应对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用方法。也可以联合口服中成药地榆升白片等辅助治疗。辨证施治,可予以患者口服中药黄芪、当归、女贞子、枸杞子、丹参等补益肝肾。化疗后需要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常规,以及时发现是否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在必要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02
血小板减少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会增加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等,也可导致化疗剂量强度降低、时间推迟,甚至治疗终止。
应对措施:
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第一要务是定期做好血常规监测,及时发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措施包括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加快血小板计数的恢复。也可联合口服利可君、咖啡酸片等促进血小板再生。中药可以予以患者白术、当归、鸡血藤、大枣等养血生血。当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时可直接输注血小板,能够有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风险。
03
贫血
化疗药物可通过阻断红系前体细胞的合成直接影响骨髓造血。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效应可能会在重复治疗周期的过程中蓄积,导致贫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增多而增高和加重。
应对措施:
化疗后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时发现是否有贫血发生,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治疗。中医认为化疗后贫血主要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同时由于化疗后食纳差,气血生化乏源导致血虚,可以服用黄芪、当归、熟地、白芍、阿姣、枸杞、女贞子、川芎、鸡血藤等药物滋补肝肾、补养气血。患者亦可适当多食用一点瘦肉也有助于贫血的恢复。贫血严重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04
恶心、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化疗所致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为急性和迟发性两种。恶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呕吐反应是由血清素、P物质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释放引起,分别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部分受体。
(1)急性呕吐(化疗开始24h以内)主要由胃肠道中的肠色素细胞释放血清素引发,其次是肠道中5-羟色胺-3(5-HT3)受体的激活;
(2)延迟性呕吐(化疗开始24h之后)主要是通过脑内P物质释放激活神经激肽-1(NK-1)受体引发。
应对措施:
为预防或治疗恶心呕吐,医生会根据化疗方案给予患者联用或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预防性使用止吐药,可以避免大多数恶心、呕吐的发生。中医内服可予以患者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中医外治可予以患者针刺脾经、胃经为主的特定穴位,比如公孙、太白、内关、足三里等,也可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这些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同时,患者行抗肿瘤化疗期间,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
①分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大量食物;
②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和油炸食物;
③放松心情,避免心理紧张,减少情绪影响;
④适量合理的活动,保障胃肠功能;
⑤出现症状时,告知医生,根据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及时应用抗恶心呕吐的对症药物。
05
腹泻
是部分化疗药的毒副反应,不建议提前用抑制肠蠕动等止泻药预防腹泻的发生。化疗后出现轻度腹痛或者无痛性腹泻,一天数次或者数十次,持续5~7天,排除饮食因素及感染性因素后,需要考虑为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化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加速肠蠕动的食物或者饮料,如辛辣食物、乳制品、果汁等。不建议在腹泻出现前应用山莨菪碱等肠蠕动抑制剂来防止化疗后腹泻的出现。化疗后腹泻不严重时,可以进行饮食调节观察变化,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若腹泻次数较多,可以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注意补充液体,可冲服口服补液盐等,以免出现脱水。中药治疗常选用甘草泻心汤加减补养脾胃、利水止泻,中医外治可给予艾灸神阙温补阳气、加强止泻,五倍子粉外敷肚脐也可减轻化疗引起的腹泻。
06
脱发
少部分化疗药会导致脱发,化疗导致的脱发,在化疗停止后,头发会再生。正常头皮约有10万根头发,其中只有10%~15%的生发细胞处于静止期,其他的大部分生发细胞处于活跃生长阶段,化疗药物对增殖活跃的细胞杀伤作用强大,因此生发细胞很容易受到一些肿瘤化疗药物攻击,导致不同程度的脱发
应对措施:
目前虽然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防止一些化疗药物所致的脱发,但是脱发仅仅在化疗中存在。化疗停止后,生发细胞不再继续受到肿瘤化疗药物的抑制,头发会再生。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化疗后脱发的根本原因是气血受损、肝血不足,可口服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女贞、黄芪)等药物滋阴补肾、养发生发。同时,在化疗期间,患者应注意头发护理,包括使用温和的洗发水,使用宽齿、软梳梳头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佩戴帽子、假发来增强自信心。
07
疲乏无力
化疗出现疲乏无力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80%。多是由于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饮食情况差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较严重的骨髓抑制,则乏力的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个别患者在化疗的整个疗程中都会持续地存在乏力。
应对措施:
在关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注意事项的同时,还要注意肝肾功能,建议每次化疗周期复查1次肝肾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当全面评估肝功能,并予以保肝药物治疗。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在化疗时应给足量的水化,保证一定的尿量。中医认为化疗后疲乏是由于患者气血两虚、脾肾不足引起,宜采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方药进行调理,多使用黄芪、人参、当归、白术、茯苓、薏苡仁、炙甘草等药物治疗。中医外治可予以患者穴位贴敷、艾灸神阙、督灸等益气扶正缓解疲乏。
同时,患者需调整心态,采用节约体能法和分散注意力法来干预癌症相关性疲乏,也要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及充足的睡眠。如果疲乏症状持续加重,同时伴有血细胞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方面的检查异常等,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科室介绍
科室以治疗肿瘤性疾病为主,现有医护人员共20人,高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4人。科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强调中医诊疗特色,对肿瘤的治疗采取“攻补三结合”方法,攻补指扶正固本,攻补兼施,对于早期以邪胜正不虚者,强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辅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等扶正治疗,使驱邪不伤正,对于中晚期正虚邪胜的者,强调扶正为主,做到扶正不助邪,三结合指的是“中西医治疗相结合”,“药疗与食疗相结合”。“健身(指身体与心理两方面保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科室地址:医院东区内科大楼(仲景楼)11F
联系电话:0832-2101169
供稿\肿瘤科 黄卿 编辑\陈鹏 审稿\罗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