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新疆认识了张涛大厨,他的工作履历里,有许多给国家领导人服务的经历。
初尝张涛的手艺是在喀什,在当地一派粗犷不羁的风格中,张涛粗细相接、充分把疆内食材和内地技法结合的一桌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那一次我喀什之行的点睛之笔。
当时就想好了,今后的食味之旅喀什行程,张涛,是我必须要请到的大咖。今年9月这次食味喀什之旅,我把张涛和他的团队从乌鲁木齐硬“薅”到喀什,为食味同学定制了一桌国宴级别的餐。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单程超过1500公里,特别感谢张涛张大厨,为了食味之旅活动不辞辛劳来回奔波3000公里。
-西域压锅羊肉-
这是当天最惊艳的菜。
高压锅蒸羊肉,初听没啥稀奇,可人家导热的媒介用的不是水,而是油。
锅底下放满羊的肥膘,以蔬菜隔开,羊肉再铺于其上,整个蒸制过程羊肉不接触一滴水,羊油在高温的作用下析出,可以更快的升温和保温,油分子在锅子里蒸腾,甚至形成一种微炸的效果。
这样蒸出的羊肉极其鲜嫩,纵然在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吃过各种类型的蒸羊肉、蒸羊羔、手把羊……这道油蒸羊肉的口感也出乎了意料。轻轻一嚼肉就脱骨了,肉质虽嫩,却还保留一丝纤维感,并且依然多汁。
从新疆回来快一个月了,仍在回味。
-菜胆巴楚菇-
都以为新疆干燥,长不出喜阴喜湿的蘑菇,可巴楚菇,就是长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
巴楚菇长在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巴楚县的天然胡杨林区,每年产量十分有限,但又因为他非常鲜美,有强烈的菌菇香气,所以供不应求,价格也很高。
当地人喜好以巴楚菇炖肉、炖鱼,不过用偏广式做法的清炒,才是最适宜头次品尝巴楚菇的人,因为这种做法最大限度的保留菌菇原味。
如果每年赶热门去云南吃过野生菌,就会知道野菌那种很让人上头、又很难用言语形的鲜味,是很让人着迷的。将巴楚菇用青菜炒,刚好是青草香配菌菇香。
对了,再提一嘴,南方的“青菜”概念,对西北很多地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为水灵灵嫩生生的绿叶菜在干燥的西北不好生长,如果跟一个小饭馆老板去提“炒青菜”,他保不准给你端上一盘炒青椒。
-烤包子-
普通烤包子,包子里裹羊肉碎,这个烤包子,里面是整块的羊排。
这道菜,是张大厨团队中的面点师傅制作的,把整块的带骨法式羊排加进烤包子里,是格外大胆的创意;对比传统烤包子,更无疑是精致的进阶版,用料、技法都上一个台阶。
面皮烤的焦香微黄,形成一张硬硬的壳,把羊肉的肉汁都锁在面壳里面,趁热咬一口,肉香面香裹着热气,夹着西域复杂香料的调味,一起蒸腾出来,让人忍不住大声叫好。
-薄皮南瓜包子-
这道菜本身不在今年的菜单中,但因为我此前吃过并且念念不忘,张涛大师特地加上的。
南瓜包子在全疆都有,也不乏见于小摊小店之中 ,薄皮+羊肉南瓜馅儿,看起来寻常,不过越简单的食物,越见功力。
南瓜包子的形状似东北的大饺子,收口是辫子样的褶,皮子薄而筋道,南瓜+羊腿嫩肉的馅儿咸、甜、鲜交织,汁水丰盈,一口咬下就止不住的往外滴。除了用料好以外,馅料的配比、咸甜的调配、蒸制的时间等都是一分一毫的细节。
-恰玛古牛排-
“恰玛古”是维吾尔语的音译,这种植物起源于中东一带,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大头菜”,它和白萝卜是近亲,当地人认为它可药食两用,有润肺解毒、明目、通便利尿的作用。
恰玛古虽与白萝卜是近亲,但味道还是有差异,更有个额外好处:不苦不涩。张大厨用上好的牛排去炖,恰玛古吸收牛肉的肉香,软烂入味,无筋无渣,在当天一桌的豪华大餐里,味道清香不腻的恰玛古,倒是比牛肉更受欢迎了。
有机会去新疆的话,一定要试试“恰玛古”,不要因为它长得像萝卜就看不上。
-羊肉手抓饭-
手抓饭是新疆必尝美食,也是最常见的,就像内地的红烧肉,虽然每家的做法都差不多,成品样子也类似,可味道却是各有特色。
原料当然是区分手抓饭的第一要素。面前这碗手抓饭,用了上好的羊肉、果脯和胡萝卜等等,每一粒米饭都被羊油恰到好处地包裹,油润却不腻,刚好煮到入口软烂又有颗粒感的程度。
果脯则为羊肉和米饭增加鲜甜感,毫不客气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手抓饭里最好的。
-莎车烤乳鸽-
烤乳鸽,可不是广东专属,到了喀什地区才知道,“没有一只鸽子能活着飞出喀什”。鸽子汤、烤鸽子、鸽子面……听说喀什人,尤其喀什男人们,觉得鸽子大补,所以变着法子的吃。
这乳鸽的做法是喀什地区下属的县级市——莎车市的特色,也是张涛团队里专门负责烧烤的厨师现场烤制的。席间,来自广东的大哥半信半疑地夹起一块,心里已经做好了与广东烤乳鸽一教高下的准备,尝过以后,默然点头称是。
烤乳鸽,无非是要皮脆、肉嫩、多汁。这几点,喀什烤乳鸽都做到了,还多做到的一点是,因为西北地区对香料的使用更加复杂,喀什乳鸽里多了一丝夹着药香的香料味,调味不轻不重融合得当,是为刚刚好。
-包尔萨克-
这是哈萨克族的待客菜,在张大厨手里当然也是改良了。哈萨克人家制的包尔萨克皮子要厚一些,而且形状也有许多种,有的像大拇指般是个几乎实心的面坨坨,有的卷成一个小圈圈,不过以四边形中空的最为常见。
吃包尔萨克通常很难赶上热乎的,哈萨克人家里常备,有客人了就立马端出来,配着奶茶,这是待客之礼。这类加了糖油炸面制品,无论如何味道都不会太差,只是如若放凉了再吃,有时候遇到手艺马虎的主妇,那油大的会让人有些不忍下口。
张涛亲自给我们炸的包尔萨克,面皮更薄、更有空气感,油份也更加克制,边上配着小腌菜和小炒菜。单吃包尔萨克有甜甜的奶香,夹上小炒菜就更解腻。
-大漠风沙福海鱼-
福海鱼,是对新疆狗鱼的别称,因其在福海县产的最为正宗。狗鱼是水中最凶猛的鱼类之一,因为像某些生性凶狠的犬类一样食肉、粗暴而得名。虽然脾气暴躁,可狗鱼的肉质却是细嫩香弹,可以说是新疆一宝。
2年前也尝过张大厨的红烧狗鱼,这回换成了类似避风塘做法。狗鱼肉质细嫩,火候掌握很关键,多一分就偏老,少一分则太嫩。
在福海县,有很多厨师做的是烤狗鱼,比起红烧、避风塘,多些草莽之气。
-酱驼掌-
驼掌与熊掌燕窝猴头齐名,是古代宫廷里的“八珍”之一,现在能做这道菜的店已经不多,能做好的,更是寥寥。
骆驼掌有肥厚的胶原蛋白和脂肪层,经过长时间的卤制,卤料味道已经全沁入驼掌中,口感韧、滑、香。
驼掌最传统的做法是扒,那是一道很能镇住场面的大菜;而卤成凉菜上桌,则成了轻盈尝鲜的小菜,顿时没有了负担;能吃到骆驼掌的机会不多,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道菜的原料怕是最难猜的。
面积广博、日照充足、气候地貌多样、多民族融合的新疆自治区,其实出产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和地方美食,在张涛的妙手之下,当地做法和粤、川、淮扬式的精细碰撞,让新疆的大好食材有了最得其所的归处。
“文明永远在交流碰撞中进步”,谁说美食不是呢?
本文部分照片来自食味同学ting、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