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带一路”如火如荼地进行到第十年,乌兹别克总统当年5月刚出访过中国,本国领导人正在筹备出访乌兹……
总之一切都给出一种“我们非常有国际影响力,并且与乌国是好朋友”的感觉——直到,飞机一落地准备货币兑换的那一刻。
拿着人民币根本就无钱可兑。
黄牛和兑换柜台见了都是连连摆手,柜台上可以换美元、欧元、日元、韩元、哈萨克坚戈,但人民币这个选项,索性就不显示。
之前那种“我大唐荣光”的错觉,顿时稀碎。
-同在亚洲,但我们并不了解彼此-
不用说人家不了解我们,其实我们更不了解人家。首先很多人对中亚有几个斯坦国就搞不清楚,即使知道也说不全名字。
朋友听说我去乌兹别克斯坦,很多会惊呼一声:去那么远!
也有人感到害怕,他们会问:乌兹别克斯坦安全吗?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
但其实,乌兹别克斯坦距离中国很近。从帕米尔高原往西,隔着一个吉尔吉斯斯坦,就到乌兹别克斯坦了。
乌兹别克的首都塔什干,距离中国南疆城市喀什不过800公里。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正在喀什城区下午两点的艳阳里,高德地图显示,如果立刻驾车出发,在没有高速的情况下,凌晨一点就可以到达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也非常安全,尤其作为游客去的都是大城市和景区,是可以深夜上街晃悠的那种安全。
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了,以至于在我们眼里周边许多邻居都是蕞尔小国,尤其像乌兹别克这种经济体量不大、政治影响力不强、宗教文化与我们迥然不同、八年前还处在封闭专制状态的国家,就更没有存在感。
不过了解都是相互的,据我观察,乌兹别克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也不关心,也没有关心和了解的欲望。
-大部分老百姓对中国的印象:没有印象-
虽然同在亚洲,我们还和乌兹别克住“隔壁的隔壁”,但相对日本韩国,乌兹别克人对中国的印象要淡的多。
在布哈拉古城里闲逛,有许多热情的人来打招呼,看到东亚脸,首先问“Korea?”、然后问“Japan?”,当我回复是“China”以后,他们都会点点头作恍然大悟状的“哦~”一声,回应也各种各样;
有的问北京or上海?
有的说we r friend!
也有人突然冒出一句:very big!
总体来说,当地普通百姓对中国的印象比较空泛,基本停留在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以及有很大的国土面积这两个点上。
而他们对东亚其他国家譬如日韩,了解就深刻的多。譬如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这些强势的文化输出塑造了他们对“东亚”的整体印象。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有趣的小事。曾经遇到一个小伙子说他很喜欢中国,我很开心地过去同他聊天,结果他下一句就问:你们中国人的食物是寿司吧?……猝不及防,我的笑容尬在了脸上。
这还是乌兹别克知名旅游城市、核心景区的年轻居民,能想象生活在乌兹别克非核心城市的、中年以上的人群对中国是什么认识。不,准确地说,还谈不上“认识”,压根就是毫无印象。
-韩国电视剧里的中国是反派-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之后,与韩国的关系特别好,甚至有一任总统是首尔的“荣誉市民”,首都塔什干现在还有条街叫“首尔街”;韩国品牌的汽车满街跑,人们也爱看韩国电视剧。
朋友跟我说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一部在乌兹别克很受欢迎的韩国古装剧,听描述可能是类似我国“还珠格格”那种现象级的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公元7世纪隋唐和高句丽的战争;由于在电视剧里隋唐是侵略者的形象,所以乌兹别克人共情了主角高句丽,一度对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也非常不咋地。
……只能说,文化输出真的很重要吧。
-中文,曾经的混文凭专业,现在分数水涨船高-
出于好奇,问过乌兹别克大学生选择学中文的原因。朋友说,因为当年的中文专业是分数最低的,最容易考。
确实,我问过好几位乌兹别克的中文专业毕业生,除了一位说是因为自己有兴趣和天赋以外,其他都无一例外是为了“混文凭”。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2019年乌兹别克改革开放之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多,也包括中国。
开放就能带来交流和财富,多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就仿佛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能够赚到更多钱。
随着与中国交流增多,中文人才成了“香饽饽”,一个高水平的中文翻译,日工资甚至可以达到300-500美元/天,而这已经是一个普通乌兹别克人整个月的收入。
相应的,中文专业的分数也越来越高,一改以前没人待见的冷门惨状。
这种现实的扭转,或许是对中国实力提升的最好证明,也是乌兹别克在渐渐开放的证明。
-到中国工作?不去-
话都说到这儿了,我又接着问朋友,那你们会考虑去中国生活工作吗?
"不去。"
没想到我话音还没落定,朋友就毫不客气的一口回绝:“因为中国没工作给我们做。”
我一想也是,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是一个缺劳动力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移民友好国家,更何况这两年来中国自己的应届生都找不到工作,更别说给外国人工作机会了。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另一个乌兹别克的朋友。她倒是婉转些:我喜欢我自己的国家,哪里都不想去,也包括中国。
因为经济较差,乌兹别克人出国的思路“不是开阔眼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主要还是两个字“搞钱”。
他们“搞钱”的首选国家是美国。我们每行程中邀请的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导师,虽然自己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老师,还是流露出对“去美国开卡车的亲戚”的羡慕,因为“人家每个月可以赚一万多美金”。
其次是韩国,不仅因为韩国人均收入高,还因为韩国与乌兹别克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关系,韩国企业也大量落地乌兹别克,人们对韩国的了解程度很高。
再次,是日本。同样还是因为收入高。不过朋友补充:这两年我朋友都从日本离开去了韩国,或者想办法去了美国。因为现在日元汇率低,收入不如以前了。
乌兹别克人作为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水平,选择去收入水平更高的发达国家工作,还是很能让人理解的。
-中国商品=低价质量差-
当朋友跟我说这一点的时候,我还挺惊讶的,因为“产业升级”都说了很多年了。尤其在消费品市场,某几个国产大品牌出海后,已经成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怎么给乌兹别克人还是留下了这个印象呢。
朋友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去修车,修车厂给三个选项:最便宜质量最差的中国零件、质量一般价格一般的韩国零件、质量高价格最贵的美国/德国零件。
我马上明白了原因。在乌兹别克首都街上跑的小鹏汽车、吉利汽车、人们手中拿的小米手机、华为手机,是中国优秀产品的代表;
然而另一面,我们确实还有庞大的制造业产能溢出,一些“价低质次”的产品,像汽车零件、生活小家电和其他小商品,就被送到乌兹别克这样的国家来了;而这部分,也是我们理想中打算慢慢升级的产能,只是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做到。
-改革开放的乌国正在变化-
乌兹别克斯坦所在的是一片历经沧桑、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
这片曾经因为商贸而无比繁华的土地、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被沙俄、苏联分别统治长达100多年,直到1991年独立,又经历长达几十年的独裁封闭统治。
2016年,新总统上任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放开外汇管制、推行自由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多外国投资开始进入乌兹别克斯坦。
2023年和2024年秋季,跟着我们的行程到乌兹别克游览的小伙伴,都有一个感受:这个国家像极了80、90年代,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遍地充满机会,一切欣欣向荣。
在今年回程的塔什干机场,一位地勤姑娘同我们团队小伙伴开玩笑:希望你们外国人经常来,把钱都花在乌兹别克斯坦!
看来,保持开放与交流,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百姓们都懂的、质朴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