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翻倍的私募基金,被“双重盘剥”后,可能还不如理财
文摘
财经
2024-10-17 19:20
北京
假设你准备拿出1亿参与高风险投资,最后在新葡京和大A之间选择了私募。那我帮你算算账:1、基金4年投资期,每年投出四分之一;3年退出期,每年收回三分之一。2、第7年全部退出,项目层面实现回报翻倍,即7年1变2。3、基金可投率80%,即实缴里有20%是预留管理费、各种基金费用。管理费可以类比贷款的“砍头息”,就是你借了1万块钱,但借款人只给你放款9000,其中1000利息人家已经收走了。4、管理费率:投资期按实缴2%,退出期已投未退1.5%,业绩报酬按20%,无门槛。就是你委托别人管钱,肯定要给别人好处费。如果赚钱了,20%收益要分给管理人。如果赔钱了,管理费也一分不少。
是不是觉得项目层面7年1变2还可以。但经过管理人“2%+20%”和税“6.78%+20%”的“双层盘剥”后,实际回到LP手上的钱,只有1.4倍,和项目层面回报比,大概打了7折。7年1.4倍回报,只相当于单利5.7%。考虑到私募产品的风险,这个收益率就耍流氓了,还不如买A股高股息的股票,还不用被“双重盘剥”。实际情况中,7年翻倍并且完全退出的基金凤毛麟角,有人说基金类似红酒,要看年份,我觉得更多是看命。我分几种情况,分别展示了不同项目回报倍数下,LP被“双层盘剥”后,对应的单利:![]()
例如,看似项目层面翻了3倍,但落到LP头上,就只剩2倍多了。因此,私募作为高风险、重收费的产品,“含赌量”高,投资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比如投入重资产、低增长的企业、投二级定增,帮你短线炒股票等等,这类都不值得参与。个人觉得“小团队+细行业+小规模”基金是最值得参与的。2、管理人需要比你更有资源、更有眼光,但肯定不是比你更敢赌规模太大的基金赌的概率比较高,因为着急投出去,“好不容易募来的钱,还给你可惜了,还是花掉吧”,退出期管理费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以及看赛道撒胡椒面策略的基金搞黄的概率也比较大。大多数基金收益能到3倍,是因为押中了个别10倍的好资产,搭配上很多烂资产;而不是每个项目都3倍。市场上好资产本来就是稀缺的,所以既然是赌,赌专项的赢面更大。大综合基金里面项目良莠不齐,保不齐有一些管理人和朋友的交换投资,项目质量很难一一保证。4、要抱着去新葡京买筹码一样的心态投资私募产品。做好自己的预期管理,没人能预测7年以后的事,尤其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所以千万不要上杠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