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当太监和2020年买房子的共同点:割了的肉再也涨不回来了
文摘
财经
2024-07-30 21:58
北京
最近根据李录的推荐阅读书单,看完了李光耀回忆录。两本书讲了他从1923到2020的重要回忆。李是二十世纪的传奇人物,AKA新加坡国父。人生如何传奇呢,举个例子:在同一批土地,一辈子唱了四首国歌(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还有个有趣的例子:在日占时期的新加坡,动不动就得向东京皇宫的方向鞠躬;没过多少年,就带家人去天皇家做客吃饭了;又没过多少年天皇噶了,和美英这些曾经敌国元首一起参加天皇追悼会。生活在铁血二十世纪,生涯体验真是波澜起伏。1、世事难料,哪怕是最强帝国精英在计算自己养老金时。英女王要求所有英国外派的官员养老金由英镑支付,而不是由本地新币货币。哪儿想到最后贬值厉害的是英镑。1995年英镑的币值只相当于1958年新币的1/4。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在关乎自己养老金这么关键的问题上,也犯了糊涂,惯性思维。普凉贵为联合国五常元首,当初也觉得乌克兰闪电战信手拈来。仆人眼里没有英雄,接近与了解让人对神祛魅。2、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地位比较高的人的评价。新加坡独立后,很多外国大媒体评论都说新加坡将走投无路,比如1965年泰晤士报说,“英国基地一旦关闭,新加坡的经济将会垮掉”。让我想起高盛一个分析师说苹果不行了,段永平回应高盛这位分析师“可能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人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和判断,哪怕是来自高盛或者泰晤士报。李为什么要推动“居者有其屋”计划,原因之一是要让每一个为国服役的家庭觉得新加坡有他的份儿,值得自己去捍卫。否则早晚他们会得出结论:他们捍卫的是有钱人的财产。做投资也8年了,看了这么多企业,有股权激励的企业相比于没有的,总是更有闯劲。没有所有权激励,就类似第三帝国末期挂在青年团胸口不断贬值的铁十字勋章。“开支少,储蓄多,福利少,投资多”。让支出不超过收入,是新加坡政府得以良性循环的基本政策。1967年,新马货币是等值的,到1997年,1林吉特只值不到0.5新元。现在只剩0.3了。简单的道理,放在个人和家庭更加成立,达利欧也反复说过,要让收入大于支出。但就像赤字政府可以拉到更多选票一样,常识因为有其他诱惑而被普通人忽视。负债家庭看似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其实暗藏杀机。不信你问2020年买房的人。因为李光耀看到日治时代即便人们都吃不饱饭,但还是夜不闭户,没有盗窃案发生。因为日本人变态的刑罚严厉至极。实用脑和教条脑的区别。日本侵略者也有好政策,好政策就留下来用呗。惩罚足够严厉,也可以帮人建立规则。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做政治正确的事。李光耀规定本地报纸的最大股东不能超过3%,并由四大银行持有管理股。因为银行出于商业利益,更容易保持中立。不吃西方言论自由那一套,并限制西方媒体的发行量。根本没有新闻自由这回事,新加坡在1988年就限制亚洲华尔街日报的销售量。一个新组建的组织,对纪律的建设需求远比民主更迫切。斯里兰卡曾经是英联邦的模范国,现在也被玩儿废了,前阵子美元加息都闹出饥荒了。60年代的印度德里还是一个宽敞的大城市,90年代的德里臭气熏天贫民窟比比皆是。越南打了十几年仗都是白打,落后东盟一代人。战略错误对个体而言也很可怕,1910年当太监和2020年买房子的共同点是:割了的肉恐怕再也涨不回来了。当面沟通中,句子中间的犹豫、停顿这些小痕迹,其实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脑子里真正装的是什么。苏世民也提过同样的观点。疫情的时候出不了差,发现互联网只适合上下级甲乙方开会,但凡涉及到势均力敌的双方需要谈判的,还必须得是当面完成。AI也不能完全替代语言,没有翻译的交流更能构建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李光耀总结自己几次成功经验,都是因为不需要翻译。某个外教场合某个领导骂另一国领导是“王八蛋”,翻译只能翻译成“Son of B**”,味道一下就不对了。9、巨人崩溃的前兆容易被忽视,因为大家相信他还是巨人。1990年,苏联找新加坡借5000万买消费品。其实当时苏联已经借了很多外债无力偿还了。堂堂列强问蕞尔小国借钱,李光耀当然是没同意的,理由是:堂堂苏联找新加坡借钱?大概是气数已尽吧。现实中,却总还是听到大富豪因经营不善,找朋友借钱周转然后跑路的故事。我想到自己一个出手阔绰的同学,突然有一天问我借钱,说做生意周转,我说抱歉我被霸天虎绑架了不在地球,然后他就把我拉黑了,我还挺开心的。后来另一个朋友果然被他骗了钱。李光耀评价卡特用到了壳牌公司的评估方法,直升机素质:既能全方位看问题,又能抓住关键细节。“直升机素质”后来成了新加坡选拔官员的标准,主要包括分析力、想象力、务实感。李光耀观察,接受华族教育的学生遵纪守礼,而接受英文教育的学生自由散漫。他自己也认为,相比西方教育,中国传统教育更有帮助,因此他自己没有让3个孩子放弃接受传统教育。儒家文化圈应该是成功率最高的地域之一。即便在印尼马来这类华人作为少数民族的国家,亦是最成功的民族。鉴于这两本书是404读物,想说的还很多,却不能说了。总之,李光耀作为一介贫民,一步一步走上政坛,接手了一个被马来西亚赶出来的烂摊子,一个民族矛盾引发暴乱,连淡水都不能自足的国家。经过一番努力,带领福建失去土地的文盲农民的华人后代,以及穆斯林、印度少数族裔一起,把新加坡建设成了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用多种语言游走在大国之间,在各国政要中好评如潮。而且三个孩子都培养的很出色,两个剑桥一个医生。李不仅是爽文男主,他实用主义的人生方法论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