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中年叙怀

文摘   财经   2023-01-30 21:18   陕西  
一晃35年,按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似乎已经快走到旅途的中点。“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转眼到了35岁这个该注册网约车司机的年龄。
人活着不是解决一个一个问题,总要有点大致方向。在旅途一半,回头总结分享一些自以为是的经验和朋友们交流,也勉励自己不要随波逐流。
我的上半场还算丰富,35年前在小城市西宁出生,在成都读书,在部队做排长,守过山区县城看守所,带过兵。在北京读书工作干PE,跑全国各地做项目。现在在西安做科创孵化,以及做奶爸带俩娃。
1、35岁,不再追求所谓“见世面”。
“人的眼睛是监狱,目光所及是围墙”。所谓见世面,不是要见多少,而是要见不同。村头愚人赶再多集,想象力的尽头也只能是“皇帝可以天天吃肉饼”。有“势”才会有“能”,见过罪犯和可怜穷人们的生活,见过富有金主的生活,也见过富人变穷或失去自由,或30岁财富自由的退休生活。每个人各有剧本和际遇,“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人人生而不平等,死而平等,出生是相对的不平等,死亡是绝对的平等。因此人生意义只需要自定义,无需复制,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轻信跨越阶层。
2、35岁,不想再炫耀什么。
人只能炫耀自己智商的上限,所以在你眼里有的人的炫耀其实那么的好笑,杀马特和开某个牌子的车本身没什么不同。遇到人炫耀家中得意事,朝中交贵人,默默的微笑看着他夸夸其谈的样子,其实挺有趣。玩儿愚蠢的游戏只能获得愚蠢的奖品,比如求认同求夸赞。山珍海味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3、35岁,还要继续奋斗,但不能继续挣扎。
奋斗和挣扎有什么区别?同样每周工作80小时,在富士康叫挣扎,在黑石叫奋斗。区别在于是否有积累,无论是财富积累还是知识积累。靠出卖时间是不可能致富的。“勤能补拙”“勤劳致富”不是指勤奋的搬砖织布,而是勤奋的思考。
4、35岁,警惕已经定型的审美。
审美虽然是一瞬间的判断,但却是过去所有经验知识的精华总结。35岁之后很难再有新创造力,直觉判断也容易受过去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孙正义和诺依曼聊了28分钟投了Wework44亿美元,想重复雅虎和阿里巴巴的辉煌,结果亏到晚节不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5、35岁,对新东西迟钝是好事。
不用讨好和试图理解年轻人的世界里你不理解的事,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关注一直在变的东西。有些人一直追求变化的新东西,这类人终身都伴随中年危机。越古老的问题其实是对人越重要的问题,比如教育孩子、锻炼身体、幸福快乐。而这些问题不同文明早就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大家却视而不见,去追求最新的育儿理念,徒增焦虑。关于育儿,诸葛亮和洛克菲勒的观点差不了太多。
6、35岁,不喜欢和人争论攀比。
因为即便争赢了也无济于事,比如外卖小哥和保安小哥,本来应该是相亲相爱的阶级兄弟,现实中却是针锋相对的两群人。即便彼此斗赢了对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改变。三和大神在深圳在上海都是大神,办公室虾兵蟹将的斗争在龙王眼里和看斗蛐蛐没什么区别。和身边同事攀比、争执、羡慕、嫉妒是愚蠢的行为。有可能争的面红耳赤抢到了一个头等舱座位,发现你在泰坦尼克上。
7、35岁路越走越窄,选择越来越少。
选择越来越少是好事儿。选择太多其实最后做出的是从众的决策。比如年轻的时候选择多,喜欢选择热门专业,热门城市,热门工作,热门股票,热门审美。捕鱼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找到鱼多人少的地方,而不是苦练捕鱼本领。如果35岁还有很多选择,反而是可悲的。
8、35岁,不再抓耳挠腮,上蹿下跳。
百“饼”不侵,安安静静,静能生慧。过分获取的资源也是垃圾,边际收益越来越低,50万的车和40万的车边际收益不差多少。时间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不该用时间换取更多没用的资源。“等我得到XXX我就幸福了”的想法会把人引入万劫不复。
9、35岁,珍惜身边人。
珍惜有共振和默契的团队,珍惜有相同话语体系的人,珍惜共同经历过困境挑战的人。35岁之后,和谁做,做什么,环境文化,比薪酬待遇更重要。当然前提是别给自己太大财务压力。
10、35岁,珍惜身边财。
少买点非核心地段的房子,适度负债,能租不买,买小不买大。无论从房价收入比还是房租房价比,我们的房价都是冠绝全球的。掏空6个钱包购买泡沫化的资产,50年后孩子可能继承不到任何东西。
11、别给自己的想法叠buff。
做判断前要先从外向内看,而不是从内向外看。比如判断职位,判断对象,判断项目,要先做外部调查,再和当事人聊。自己骗自己最容易,人都有敝帚自珍心理,如果先和内部人聊,形成观点后再去找外部信息,容易变成去外部找支撑论据,类比被窝里放屁,循环污染自己的想法。比如某个城市是否宜居这个问题,无论你选择是或者否,都可以找到无数个支撑依据,不要先下结论。
12、婚姻才是最重要的投资。
越到后半场,前半场最看重的学习、就业就越不重要,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婚姻才是决定后半场幸福程度的最重要变量,重要程度递增,直至临终。很多人花大量时间学习考试,熬夜加班,却在择偶上草草了事。
13、美好生活需要精神追求。
物质层面的追求当然是基础,没有谁爱喝西北风。但物质层面的圆梦之日也就是碎梦之日,比如房子车子,还清贷款,得到的那一天就是失去的那一天。充足的睡眠,友好剂量的压力,高质量的圈子,悠闲的大脑,每天都有进步也是美好生活的必备品。至少要有几件能长期产生复利的事去做,去长期创造价值而不是破坏价值,比如阅读写作,交朋友跳跳绳。想一直坚持一件事,这件事一定要非常简单,系统越复杂越脆弱。比如你不需要keep上各种课程,能健步走坚持20年就足够牛了。
14、35岁不是坎,旅途没有停下,只有亭子。
芒格99岁前几天还接受20分钟采访讨论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区块链,比特币。35岁虽然行至半程,但没有哪一站是终点,停下来只是歇脚,“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站又一站,躺是躺不平的,没人能在感觉剥夺试验里坚持48小时。
15、最后讲个笑话
中年人和中学时代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点:人人都喜欢谈论sex,但几乎没人真的有


英博织道
分享个人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