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泛舟丨欧洲思想中的学识与文化之分——Patrick Dandrey法语讲座回顾

文摘   2024-11-29 19:01   上海  


在18世纪的欧洲,学识(Savoir)与文化(Culture)开始逐渐分离,从知识的积累到文化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转型。11月21日下午,索邦大学荣休教授Patrick Dandrey为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从学识与文化分离的历史背景,到“有文化者”概念的形成,再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危机,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优雅的语言向听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思想画卷。



1

学识与文化的历史分离


Patrick Dandrey指出,学识与文化并非一直独立分离。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伴随着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逐渐发展,学识与文化间的联系逐渐被削弱。这一过程从体系统一到去系统化,从渗透到专精,逐步形成了当代人熟悉的“科学”与文化两大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的积累更多是综合性的,文化被视为广泛吸收人类智慧的表现。例如,文艺复兴标志性人物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以其对时代所有知识的掌握闻名于世。然而,随着17世纪科学革命的到来,科学开始强调进步和精确性,而文化则逐渐转向涵盖多样性、关联性的领域。


2

文化的内涵:何为“有文化者”

(homme/femme cultivé/e)?


Patrick Dandrey探讨了“有文化者”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他强调:


“有文化者”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对各个领域都有基本了解的状态。一个有文化的人,可能并不精通每个领域,但他能够在多个学科上拥有“浅尝辄止”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参与深刻且优雅的讨论。


这种文化并非指单纯的博学,而是能够从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中,挑选出当代的、历史的、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整合这些知识。其精髓是:不以博学为目的,而以优雅为手段


这种定义来源于法国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在法国,“有文化”的含义超越了表面上的知识积累,它更多地是一种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反映了一种对知识的选择性吸收与再创作。


他提到了法国著名文人蒙田(Montaigne)关于“有文化”的定义,他在《随笔集》中描绘的“混合之人”(un homme mêlé),即多方面文化的融合,正是“有文化”的理想体现。



3

文化与翻译的复杂性:

语言与文明的交错


Patrick Dandrey进一步探讨了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举了一个例子:“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sation)这两个法语单词进入德语后,意义发生了交换。德语的“kultur”对应法语的“文明”,而“zivilisation”则更接近法语中“文化”的概念。这种跨语言的意义变化表明,即使词汇表面相似,翻译的挑战依然存在,尤其当我们试图理解与表达某一文明的核心价值时,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对文化背景、历史情境的深刻理解。


4

“有文化”的具体表现:

选择性文化与理想的交流


Patrick Dandrey接着讨论了17世纪法国文学中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对“有文化”这一文化现象的具体描绘。通过对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与莫里哀(Molière)作品的分析,他指出:17世纪的文化在不断分化与精细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被视为“耕耘自我”的过程,代表着对知识的最大化吸收,文人们力求成为“全才”——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然而,这种“全才”的理想逐渐被“有文化”的理想所取代,后者强调的是对于知识的选择性吸收与优雅的整合


文化的分享与交流是17世纪文学的关键特征。通过文学沙龙、宫廷活动等形式,17世纪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一种高雅的知识对话,这种对话不仅局限于学术讨论,还包括生活中的艺术欣赏、幽默感的分享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理解。


5

文化与学识的分野: 

历史演变


Patrick Dandrey指出,学识与文化的分离始于17世纪科学革命。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科学开始追求精确和进步,逐渐脱离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关联性。他以哥白尼和伽利略为例,阐述了从“兼容并蓄”的知识观到“破除谬误”的科学观的转变。


伽利略的科学思维强调真理与错误的二元对立,而早期的文化传统则更倾向于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与科学对立的领域,转向了一种关注美学、记忆和多样性的形式。



6

文学与科学的交汇


Patrick Dandrey讨论了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在现代性进程中的“科学化”趋势。他指出,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学与文化的传统形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与科学的关系:过去,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如达芬奇、佩罗等,这种跨界融合的文化理想在现代逐渐消失。如今,科学日益专门化,艺术与文学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文化开始向专业领域细分,文学逐渐成为少数人的学问。同时,科学的逻辑强调进步与更新,这种观念也逐渐渗透到文学与艺术之中。这使得部分作家深受科学的效率与进步理念吸引,从而追求一种“科学化”的文学形式。


这种由科学主导的“进步崇拜”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规范,要求艺术家和作家必须不断突破与革新,而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这种思维方式将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推向了紧张的对立,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他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对文化研究的挑战。他指出,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存储和检索知识,但它无法替代人类在情感、创造力和文化深度方面的能力。人工智能仅能提供表面上的数据与信息,而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与人文价值。



7

文化的价值与文化对话


讲座还强调了“文化对话”的重要性:文化不仅是知识的共享,更是一种情感的联系。比如有人学习法语,是为体验巴尔扎克或福楼拜的文学之美,这种目标超越了语言的实用性。


17世纪的法国贵族文化通过沙龙和宫廷聚会等形式,推动了知识、艺术、情感等多层次的交流。文化不仅是精英阶层的知识工具,也逐渐成为跨阶层沟通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有文化的对话”成为了一种文化理想,它不仅仅是学术性的知识交换,更是个人内心修养、品位和审美的体现。


这场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对话。Patrick Dandrey通过17世纪的历史透视,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文化与学识关系的新窗口。他的观点不仅对文学研究者具有启发意义,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自身文化修养的契机。


现代社会的信息过载使得文化变得碎片化,知识的积累越来越被碎片化的娱乐内容所替代。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这些知识的审美化、创造性整合。尽管技术和科学的进步给文化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有文化”的理想——即选择性吸收、审美化的知识积累——将永远是人类精神的核心。


供稿丨肖彤

编辑丨陈良波、贾怡锐

审核丨陈杰


FDU外院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Fudan Universit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