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成功举办“文学与物”前沿研究论坛。本次论坛首先由外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咏滟致欢迎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Sandro Jung对核心议题做简要介绍。论坛设4场主旨发言,邀请了八位知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五十余位师生学者参与研讨。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张琼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唐伟胜在“我们为什么需要物”的发言中,从叙事与体验两个维度解答了这一问题,并进一步倡导对物的本体书写开展深入研究。在叙事层面,物在模仿、结构与主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体验层面,物承载了工具、游戏、审美和纪念等功能,因此无论是在文本还是实践层面,我们都离不开物。
Sandro Jung的发言“多模态与物质版本中劳伦斯·斯特恩笔下可怜的玛丽亚:感伤人物形象的再媒介化”考察了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杰莉卡·考夫曼绘制的玛利亚形象在印刷品、刺绣等多种物质文本中的演变,深入探讨了其在情感意义与象征意义上的多重阐释。通过剖析玛丽亚在多种媒介中图像细节的变化,Sandro Jung强调,正是物件的用途和功能赋予了叙事新的意义,构成了斯特恩作品接受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Sandro Jung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后亮在题为“‘男人有口袋,因为女人是口袋’:狄更斯《董贝父子》中的时尚奇观、性别表演与口袋的主体行动者”的发言中,将口袋置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别政治与阶级结构语境下,指出女性服饰上口袋的设计缺陷来源于将女性身体视作可规训客体的性别政治观念,这种设计缺陷限制了女性像男性那样借助口袋的“经济学”来构建主体行动者身份的能力。
同济大学教授康燕彬的发言“梭罗的东方化自然、陶轮与道家诗学”聚焦梭罗笔下“轮”的意象,将其置于超验主义与道家诗学的交汇点上,强调东方文化对梭罗创作的影响。康燕彬指出,正是东方物品在十九世纪美国的流通,激发了梭罗在其作品中融入和构建东方文化元素的灵感。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陈琦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在题为“洛可可艺术与十八世纪欧洲小说中的物”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洛可可艺术兴起时的商品、阶级与艺术语境及其在小说中的表征。金雯指出,洛可可艺术受到了东方商品化艺术的影响,展现了中产阶级的审美特质和风格,这种审美倾向进一步体现在十八世纪小说中物的激增等叙事特征上。
郑州大学教授高晓玲在题为“恋物:狄更斯小说中的物叙事”的发言中,从象征意义及社会属性等层面对狄更斯多部作品中的物件进行前景化分析,认为物不仅是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的关键因素,还在人物间的权力关系中起到操控作用。高晓玲强调,狄更斯小说中的物是洞察英国维多利亚这一变革期的经济关系、社会流动性与社会矛盾的窗口。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俊松主持。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Russell Palmer在题为“‘家庭情感的拥趸’:约翰·贝尔的大理石雕塑与明顿厂伯利安瓷像对《林中宝贝》的跨媒介叙事”的发言中,聚焦于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展出的两件雕像对维多利亚时期流行儿童故事《林中宝贝》的跨媒介呈现。Russell Palmer指出,儿童的悲剧性死亡是一个既能引发同情,又能激发对家庭与道德加以反思的主题,雕塑对这一道德主题的视觉呈现与该主题作为流行的社会观念在相互映照中构成了互为强化的元素,从而拓展了叙事的空间、主题和体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齐平的发言“谭恩美《奇异山谷》中‘气物’的画诗叙事”结合谭恩美成长中的双重文化背景,提出“气物”的概念,将其视为人类与非人类事物的总称,并从绘画诗学的视角将小说中的画作视为气物,强调画作在人物的语言及视觉表征中展现出主动的生命力,因而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死物。
最后,Sandro Jung做会议总结,对精彩的主旨发言和深入的探讨表示诚挚感谢与高度评价,并对文学与物的理论建构和深入研究表达了热切期待。本次论坛聚焦物与文学研究的前沿批评及文本和文化阐释,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展现了“物”这一主题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活力与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阐释空间。
供稿丨郝祥建
摄影丨金小盟
编辑丨陈良波、贾怡锐
审核丨Sandro Jung、郑咏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