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丨翻译系成功举办“AI时代翻译教学与研究何为”圆桌会议暨外文学院翻译系20周年志庆

文摘   2024-11-26 18:45   上海  


11月16日,翻译系成功举办“AI时代翻译教学与研究何为”圆桌会议暨外文学院翻译系20周年志庆,会议在外文楼204会议室召开,由外文学院院长、教授高永伟主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先梦涵,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文国,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主编、全国翻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助理李会钦,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翻译系创始系主任何刚强等嘉宾受邀参加会议并致辞。


先梦涵在致辞中代表研究生院祝贺圆桌会议暨翻译系20周年庆的召开。翻译系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全国第一批招收全日制翻译硕士的院校之一,20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此次翻译系借系庆的机会邀请到众多专家展望未来,并研讨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翻译应何去何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黄友义在线上致辞中指出,复旦翻译系的20年见证了我们国家翻译研究、翻译教育和翻译产业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此次会议不仅是对翻译系20年辉煌成就的回顾和纪念,更是对 AI 时代翻译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探讨。复旦向来培养的是全国翻译领域的尖端人才,而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当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还是长期开展的文明交流互鉴,都离不开扎实的外语水平和高质量的翻译;而讲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读懂中国,助力中国经济国际化,也离不开高端翻译。针对AI带来的挑战,黄友义指出,以 ChatGPT 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帮助译者摆脱低端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精力从事挑战性更强的翻译任务,应该正确使用 AI语言工具,加快开发中译外 AI工具,以实现人机互动,互相促进。


许钧在发言中指出,复旦翻译系具有非常深厚的传统和辉煌的过去,回顾过去,更要考虑未来发展。现在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一个是科技发展对翻译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问题,另一个是社会对翻译认知的偏差。面对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通过专业建设推动学科发展;其次要处理好顺应社会变化和引领发展的关系,大学教育要引领并改变社会对翻译的认知。当下,AI技术让翻译活动更为广泛,让各种语言间的翻译成为可能,让译者摆脱繁重的工作,人机合作成为一种必然,复旦翻译系要肩负翻译认知引领、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


潘文国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复旦校友受邀出席本次活动,感到非常高兴。他认为此次会议主题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四个“新”:新时代、新文科、新AI、新国际视野。党的十八大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而新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转变,以及从外译中到中译外的转变;新文科建设则涉及各个学科的交叉,尤其是文理交叉,这要求文科学者要多懂一点理科和工科的知识,多参与技术开发工作;AI技术虽给翻译带来冲击,但AI离不开高质量的翻译数据的输入,而高质量的翻译离不开人工译者的创造力,因此,机器开发、提供高质量翻译数据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新国际视野指的是平视世界的态度,以前我们总对外国文化和理论采取仰视的态度,现在到了平视的时代,需要平视的理论,尤其是翻译理论。


杨平代表《中国翻译》编辑部祝贺复旦翻译系建系20周年,并回忆了1997年《中国翻译》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暑期翻译讲习班的往事,讲习班得到了陆谷孙先生和何刚强教授鼎力支持,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和校长谢希德都亲自出席开幕式,令她记忆犹新。她表示,复旦大学人文底蕴深厚,重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2+X”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值得借鉴,也期盼复旦翻译系继承传统,融合创新,通过翻译学科的发展带动整个外语学科的发展。


孙玉在致辞中谈到了AI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本质区别:AI输入的是数据,而人工译者“输入”的是社会经历、生活场景、感情和感受,其结果必然不同;翻译家代表的是翻译领域最高的高度,没有翻译家,AI翻译技术水平无法提高;他强调在科技为王的时代,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大学应坚持立德树人,要坚守语言学的人文性。


李会钦回顾了外研社和复旦翻译系过去20年间的密切合作,在教材出版、学术著作出版、师资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外研社在“翻译中国”、培养实战人才、数字融合、服务师生等方面的新探索。


何刚强作为翻译系创始系主任,在最后致辞时,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复旦翻译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出版等方面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同时,他还特别表达了对已故陆谷孙先生的敬意,感谢他为翻译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午的主旨发言由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教授陶友兰主持。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继辉“高新技术背景下的翻译教育”为题,谈及面临着空前的AI带来的问题,翻译职业受到挑战,翻译教育要做调整,但是教育界人士要有定力,要记住自己的使命。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庆华在以“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教学与研究探析”为题的发言中,以《红楼梦》翻译为例,介绍了ChatGPT如何辅助文学翻译,指出如今的人工智能迅速发展,AI在文学翻译上已全面超过机器翻译;今后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为大势,翻译专业人士在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之外,亟需掌握数字技术,AI不会取代教师,但会取代不会AI的教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忠廉“AI 时代复旦之译如何高开高走?”为题,对复旦外文学院和翻译系过去的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对复旦未来的发展,包括人才培养(尤其是尖端人才和文学翻译人才)、译学研究、译学平台搭建、利用海派文化资源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复旦翻译系系友朱湘军“让外语专业回归本位:AI 时代下的学科反思”为题,探讨了AI时代外语专业面临的危机和困惑,指出外语专业应紧抓基本功,回归人才培养的本位,因为外语专业基本功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兼具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全球视野的培养。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陶庆的题目是“未来的翻译谁来做?”,他指出,将来更多领域需要用到翻译,而且老百姓对于翻译的要求是速度要快,此外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上述三个方面AI均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高端翻译仍需要由人工译者担任,但是译者的能力结构要拓展,除了语言和文化之外,还要掌握新技术;他认为,AI会成为人工译者的优秀助手,让人工译者翻译得更快更好,因此无需一味排斥AI。


下午的主旨发言环节由何刚强和翻译系副系主任王炎强主持,专家学者们继续围绕着AI赋能的翻译教学与研究展开讨论。


台湾知名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克武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反思了AI对文科写作教学的冲击。他指出,虽然AI可以辅助教学并提升写作效率,但仍需引导学生在使用AI时加入个人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能力。他特别提醒道,AI的信息来源和准确性仍存在局限,这要求师生保持多语言、多视角的探索态度。翻译系前系主任、教授汪洪章,翻译系前副主任、教授王建开,共同回忆起翻译系20年来在教育革新上的不懈努力。汪洪章谈到他在课程优化和基础语言训练上的努力,强调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平衡技术与语言功底的培养。在未来,翻译系更需继续深化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系系友王军平和同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陈琳都认为,拥抱AI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陈琳进一步提出,人机协同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AI时代翻译教学的核心。她建议,翻译教学应贯穿AI技术的全流程应用,从文本分析到译后编辑,同时注重翻译伦理和数据隐私保护。香港中文大学教师、翻译系系友李俐认为,AI辅助翻译已成为学生作业中的普遍现象,给评估学生能力带来挑战。她还指出,在实际翻译工作中,AI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人工的批判性判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翻译系系友谭晓丽提出,目前AI还远未到替代人工翻译的境界。翻译系学生依旧保有相当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继续保持这种竞争力,也是翻译系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翻译实践中,AI正重塑翻译者的角色。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朱绩崧博士与翻译系系友、自由职业译者曹小川分享了翻译工作者从内容生产者向评判者和修订者转型的经历。他们强调,AI生成内容需要人工校对和质量把控,而这往往需要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理解力。复旦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唐敏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深编辑都帮森指出,AI的出现使翻译不再只有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这为翻译工作带来了灵活性,但也对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翻译教学需要关注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翻译系系友潘玲玲更是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讨论AI赋能翻译、进而赋能外语教育产业发展的生动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外语学院院长张春柏呼吁,提升教师在翻译判断和文化适应性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他建议,翻译系应加强教师培训,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主旨发言结束后,翻译系副教授管玉华主持“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的行业导师讲座,讲座由杨平主讲。 杨平指出,国际传播需要遵循“三贴性”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以及贴近国际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在这一基础之上,杨平着重强调译前编辑的重要性。她认为,当前在机器翻译和大语言模型发展的背景下,译前编辑不仅涉及文本内容的优化,还需要全面考虑国际传播的专业规律,以提高翻译的质量与准确性。她批评过度强调译后编辑的倾向,认为这可能削弱翻译工作者的自信和创造力。


在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中,杨平提出要实现忠实表达与灵活转化的统一。她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想的融通。在忠实原文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译文需要根据国外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适当调整。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术语,应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拼音翻译,而是通过解释性翻译帮助国际受众理解。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战斗愈加激烈的今天,国际传播也需要确保重大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她例举了一系列中国特色核心概念的翻译实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翻译标准化、统一化的重大意义。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杨平进一步回应了如何平衡文化差异与翻译表达的问题。她认为,语言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而翻译工作者需要在准确性和灵活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此次演讲,杨平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从策略到技术,她全方位展示了AI时代的意识形态角力场上,人类译员角色在赢得国际受众的理解与共鸣方面,依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小组讨论由复旦大学翻译系副教授何妍主持,主题为《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参与者包括“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及相关专家校友。外文学院多语种中心副教授廖静从阿拉伯语翻译与文化传播角度回顾了《共产党宣言》在阿拉伯世界的翻译历程,强调阿拉伯世界翻译传统的深厚历史背景。她分享了团队对11个阿拉伯语版本的研究,揭示了这些版本的多重语言源头及其对阿拉伯社会思想的影响,并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转化,更是一场政治博弈。


翻译系博士生周正阳分析了《共产党宣言》在英美的传播,并将其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别强调1888年恩格斯校定的译本在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译本简化了语言并本土化,以适应现代读者需求。翻译系博士生叶子倩通过文本分析,探讨了不同时期译本的语言特征及其社会背景的影响。她展示了译者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读者调整表达方式。


讨论引发了在场专家的广泛兴趣,朱绩崧提出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模式与中国早期传播的对比,廖静回应了宗教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冲突的问题。讨论还延伸至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领域,专家呼吁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培养复合型思想者。


外文学院党委书记薛海霞在总结中感谢各方对翻译系的支持。外文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角,外文教育始终应以人为本,复旦将继续探索并支持每位师生的发展路径。


至此,“AI时代翻译教学与研究何为”圆桌会议暨翻译系20周年庆典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汇聚翻译界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AI技术对翻译教育和研究的影响,展望翻译行业的未来发展。会议内容丰富、观点多元,为翻译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彰显了复旦翻译系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卓越贡献。未来,翻译系将继续传承与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翻译人才。


供稿丨姜倩、门泊舟

摄影丨陈紫安、谢以诚

编辑丨陈良波、贾怡锐

审核丨陶友兰、王炎强



FDU外院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Fudan Universit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