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师,耕种自己的生活丨动静自在读书会·第十二季

健康   2024-10-25 12:03   广东  

2020年3月,动静自在发起了第一季读书会。从第一季到第十一季,我们和书友共同走过了4年多的时光。
我们一起读了12本书、听了48场讲座。书友们在「书友圈」留下20000余条打卡,记录着我们的阅读思考、听讲座的启发、日常实践所得、对家乡的回忆......
四年半来,我们创造了许多美好瞬间:

“原本想到运动就觉得累的我,坚持了3周,喜欢上了运动”;

“在阳光下做了八段锦,提升了全身的阳气,感到不自觉的开心”;

“看到还挂着水珠的铃兰,心里顿时安静了”;

“赤脚踩在草地上,想起小时候的喜悦和自在”;

“开始认真吃饭,简单的凉拌苦瓜变得有滋有味”;

“把手放在肚脐上,很温暖,还有咕嘟咕嘟的气泡声”......

在这种共创氛围下,动静自在读书会渐渐生长出了自己的气质:
在这里,我们允许自己慢下来:读书慢一点,说话慢一点,行动慢一点。从忙碌的琐事中暂时抽身,走进这片书友们共同搭建的绿洲,探索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坐标,也见证着彼此的点滴成长。
透过书本、讲座、书友手记,借由他人的视角和故事,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人和故事带给我们隽永的滋养,带着这些力量,我们各自在生活里,扎实地前进着。

点击标题可查看 ——

书友手记丨从春天到夏天,平常且珍贵

书友手记| “我对山野的感情,犹如孩子对母亲的感情”




秋风起,动静自在读书会·第十二季如约而至。

这一季,我们想和书友们一起探索
农耕、土地、生活
如今,大多数人已经远离自然与乡土,囿于高楼大厦和几点一线的生活,距离土地越来越远。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往往来自餐厅和超市,那么再之前呢?他们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学中医,更是与农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与中医,都与人的健康、人与自然的连接息息相关。当我们在阅读一位农夫的耕种日常、了解一株作物的良好生长,实质上也是在思考「一个生命的自在成长」。这是我们在这所线上中医学堂里共同关切的主题。
在读书会的过往历程中,我们常常提到「扎根」、「深耕」这样的字眼,它们都来自于具体的农业场景。
本季读书会,我们希望带领更多人回到真实的土地上,感受土壤、雨水、阳光,连接本真的生命能量;回望故土,忆起儿时爬树摘下的那颗梨子的滋味;也偶尔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观察一棵树的叶子变黄、凋落、又发芽的过程。
读书会第十二季,我们想邀请各位朋友们和动静自在一起:
“以自然为师,耕种自己的生活”

从十一月到明年二月,四个月间,我们将在读书会一起做这几件事:
 通过共读书目认识一位「什么都不做」的倔强农夫,如何花了三十几年,用不耕地、不施肥、不打药的自然农法,种出了口感和产量均超过工业农场的稻米;
 聆听多位「耕种者」的故事,认识一群跳出常规,跟随心之所向长期深耕,在自己的道路上行深致远的实践者;
 借由共读共写运动计划中医调养走进自然书友圆桌等实践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分享各自的道路,彼此同见、同行,互相启迪、连接。

《一根稻草的革命》

福冈正信/日本
“为何小鸟能在空中自由飞翔,而人类却要每日为衣食奔波?”
25岁那年,福冈正信因身心疲劳郁积,晕倒在研究室,又染上了急性肺炎,被送进医院进行气胸治疗。住在医院顶楼单人病房的经历,让他陷入无尽的孤独和恐慌。
出院后,福冈正信徘徊在海港、山上,漫无目的地行走,当他伫立在天地辽阔的荒野间,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人类是否也可以顺应自然之势、悠然地栖居在大地上?
心有所动后,他舍弃了安稳体面的研究员工作,在土地上亲自实践、验证那个“人什么都不用干”的想法。
一九三八年,福冈正信回到家乡,从一片柑橘林开始实践自己的假设。他致力于让柑橘树自然生长,不修剪树枝,不打农药,也不施肥。结果是枝条乱长,病虫害横行,七十公亩的柑橘树被糟蹋了。
福冈正信和他的稻田
这让他意识到,「放任」和「自然」完全是两回事。自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让植物尽量回到自然的状态和场域生长。他观察附近的野生环境,试图找到更接近自然生长的种植方式。
三十年过去,福冈正信终于实现了「无为而作」的水稻和小麦种植,种出了比工业农法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粮食。
“一根稻草自有其份量,土壤本身就具备丰沃的条件,自然自会安排好一切”,“把最小世界里的事情做得彻底,最大的世界会向你敞开”,福冈正信这样说。
借由这本书,我们希望和书友们一起思考:
当一个人回归自然本真、抛弃外界干预,他可以选择怎样的生活?

福冈正信独自在自己的小屋生活


多位「耕种者」的故事
本季读书会,我们特别设计了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将会为大家带来多场嘉宾访谈,分享多位带着「一根稻草」般生命力的故事:
他们中有仍在践行「自然农法」的水稻农夫、也有新型共识社区的创建者、还有创新教育的先行者......
他们不是名人大师,也没有社会主流意义上的光鲜头衔。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当做一场平凡而壮阔的实践,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把生活搭建成自己心里的模样。
这一季读书会,我们想邀请你一起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

嘉宾:老姜

2010年,38岁的老姜在癌症手术后,云游至云南,借了一块地,开始做农场。
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福冈正信的《一根稻草的革命》,了解到自然农法,产生了极大兴趣,想搞清楚「自然农法」到底行不行。于是,老姜花了2年的时间,选择荞麦作为主要种植品种,反复练习自然农法流派的各种农耕方法。
2012年,老姜在回归主业之余,开始专攻水稻的自然农法种植,不用任何形式的肥料和农药、除草剂。至今,老姜仍旧在自然农法的路上探索,他自称是自然农法激进派。

老姜在荞麦田里劳作

老姜在用除草机械除草

嘉宾:崔崔
2015年以前,崔崔生活在城市里,从事室内装修行业,主流而传统的生存模式,让她一直找不到归属感。在她心中,总有一片土地在呼唤她。她不断地寻找心中的这片土地,终于在苏北沿海平原的一片荒野里,建造起了一间小农场。

10年里,崔崔从种下第一棵树苗、盖第一间房子开始,创建原宿自然农场,原宿从一片荒芜到现在的草木繁盛。如今,这块土地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家园」和「精神庇护所」,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来此读书、种地、盖房子,实践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崔崔在建造双螺旋顶户外厨房中

原宿的朴门永续实践活动

嘉宾:唐冠华
2010年,21岁的唐冠华带着他的睡袋躲进了青岛的崂山,开始了一场自给自足的「生存实验」。在这里,他亲力亲为盖房子、挑水、种菜、做自行车发电机......尝试自我创造一切生活必需品。
“我决定尝试一种尽可能少依赖金钱,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必需品的生活实验,并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吸引更多人一起组成一个「共识社区」,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家园计划」。”
然而现实残酷,在实验的第15个年头,「家园计划」无家可归,崂山的地被收回。去年3月,唐冠华辗转多地,找到了昆明的大墨雨村。在这里,他期盼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继续践行「家园计划」。他说:“这是一个持续的工作,没有止境。”


唐冠华等人建造的房子

分享者:伟伟
2012年,伟伟开始在北京创业。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到云南大理苍山洱海边的一家新教育社区做探访。回北京以后,他心里有了些不一样的火苗。
接着,伟伟带着家人一同定居大理。此后的7年,伟伟在此躬耕于教育,从老师到成为青少年学习社区(野区)的创始人之一。伟伟说,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回到自己本身的过程,用自己真实的人格,和孩子共同去经历探险旅程。

野区课程小组


苍山山野的户外课程
本季系列播客节目,我们会以每两周一期的节奏更新,呈现多个与「耕种生活」有关的生命故事。节目上线时,我们将第一时间在群内与加入读书会的书友分享,敬请关注。
如果你有好奇或关注已久的人,他们的故事也契合本季读书会的主题,也邀请你在文章底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也许你也会在某一期节目中听到他们的故事。

「耕种」自己的生活

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土地。
这片土地,就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从十一月到明年二月,这四个月间,读书会邀请你一起,通过共读共写、走进自然、身心训练、中医调养、故乡风土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然后将它扎实地种植于每一天的日常,用长期主义的农夫精神,耕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HaoPan昊子

跟随「心有所动」的一刻
书写,一直是动静自在读书会的一大主题。从第1季到第11季,书友们在「书友圈」共同写就了两万余条纪录,用真诚、深入、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本季读书会,我们将继续延续书写的习惯。书写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有许多转瞬即逝的「心有所动」,值得被记录下来。把这些片段相连,就可以勾勒出内心那个本真的自己。

@可画
身体的强健,可以带来精神的自由,带领我们去到想去的地方
李辛老师说:当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能量在大面积地、有秩序地流动。不光是肉体在清理,所有的部分都在清理。在这个天地万物贮存能量的季节,我们将一起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运动习惯,让自己的身心保持适度的流通和清洁。

秋冬,是敛藏、阖收的季节。有人会问,秋冬适合运动吗?答案是,没有不适合运动的季节,只有不适合你的运动方式。本季,我们设置了许多适合秋冬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场景,让你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轻松活动起来。

@沐灵(乐多多)
在收藏的季节,用爱和温暖滋养生命,积攒前行生发的力量
从深秋、到隆冬、再到初春,本季读书会将跨越整个阖收、封藏、新生的自然阶段。

季节更替、气温骤降、亲友团聚、抽芽新生……在这个特别的季节,我们将和书友们一起,从简单、具体的小事做起,重新关注身体感受,好好积蓄能量,也在珍贵的团聚时光,给家人带去一份温暖。然后,带着期盼迈向新年。

@隐白

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触摸,才是与自然真实的连接
这个秋冬,读书会将和书友们一起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拥抱自然。
从近处到远处,从家门口到公园,再到山川湖海,不带预设地,让自己成为自然万物中的一员,在行走和感受中获得滋养和启发。

@青山

彼此见证和启发,汲取持续前行的力量,走向各自选择的路
在第十二季读书会开启前,我们和很多位书友聊了聊。很多书友希望读书会能有一个互相交流、深入探讨的场域。本季读书会,我们将邀请书友们带着各自的阅读体会、实践经验,进行一场圆桌交流。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倾听,被理解,被铭记。在这里,我们期待与更多书友创造连接,认识每一个昵称背后那位具体的人。
同行者的故事往往最能带给人力量。在书友们的互相启发、支持、滋养中,我们将继续扎实前行,耕种自己的生活。

@小满 

🌳🌳
以上便是第十二季读书会的内容。
读书会将于11月4日(周一)正式启程,期待你的加入,和我们一起读书、听分享、做实践、书写自己的故事,共创第十二季读书会。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

回复“读书会”即可加入


了解更多动静读书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静自在
迈向一所线上中医学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