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丨李辛:《<伤寒论>研习课》第一期

健康   教育   2024-10-21 12:18   浙江  

《<伤寒论>研习课》,是动静自在·线上中医学堂首次推出的三年级课程。

2019年末,动静自在成立。我们决定和老师们一起,构建一种系统深入的中医学习环境,引领和陪伴同学们通过中医,认识自己、发展自我,面对和探索每个人自己具体的生活。

2019到2024,过去五年间,我们基本完成了第一轮的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一年级《中医临证课》共开设九期;二年级《经典本草研习》共开设四期,《传统针灸与外治法研习》开设两期;即将于12月18日开课的《<伤寒论>研习课》一期,是第一轮系统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又一块进阶拼图。

过去五年,一批又一批同学走进这所线上中医学堂,将中医临证思维融入自己的生活、工作、专业,跟随老师和课程持续深入,在这条中医学习的道路上,度过了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时间,体会深入研习一门学科的精微乐趣,和持续的学习训练,给自我身心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力量。

这些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扎实投入,这些变化的发生和积淀,也给了我们开设更高阶课程-三年级《<伤寒论>研习课》的信心和底气。


如果我们只是把《伤寒论》当做一部古老的方书来学习,以我们从现代课本上学过的中药、方剂功效来理解,按照症状的提示来使用伤寒方,也许我们严重窄化了《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的传变,并非人人都有机会走一遍。仲景先生的目的,也并非给与一本方证对应的药物使用手册。仲景先生所列出的症状,只是示人以线索的示例与标记,指示我们当下阳气衰减到哪一层、邪正斗争的走向和基于现有邪正关系的几个可能的反应点和出口。
我们需要把方和药放在《伤寒论》的整体思路中去理解,条文揭示的是人体正气盛衰的走向,和邪正斗争的反应度,其间的核心是“阳气”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能从《伤寒论》学习到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示意邪正之进退,在于人体本来阳气之虚实。
三阴三阳之别,正是一切疾病辨识之总纲:阳证者,人体阳气尚未虚衰,能起而抗争,其势为开,是为顺证,多活证。阴证,人体阳气虚衰,退而内阖,无力抗争,故邪气乘虚而入,是多逆证,危证。

● 我们将讲述《伤寒论》关键条文,提纲挈领,领会仲景先生的临证理路;

● 学习体会在邪正斗争中,正气之进退开阖,所产生的病机之顺逆出入,由此体会张仲景先生《伤寒论》中关于疾病演化的势与机,以及遣方用药的方向和法度;

● 学习“望闻问切”的直观把握,把症状纳入气机开阖的整体运动中来考量,学习当下把握体质、神质与气机格局大方向;

● 学习更细致的遣方用药,调配剂量、药势与个体的体质、神质、病机如何相应;

● 品尝40多个常用经方,体会药势、启动层次和布散范围;

● 继续安排案例讨论。

点击查看大图


 授课老师 
李 辛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回到本源》(2022,中文版;2013,瑞士,英文版;2020,法国,法文版)。

杨亦龙
中医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擅长针药并用;后跟随李辛老师学习,期间曾担任《中医临证课》《经典本草研习》等课程的助教老师。

胡琳娜
主治中医师,中医学硕士,传统杨式太极拳第八代传承人,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跟随李辛老师学习中医,

跟随康巴师父学习武术击技,

跟随尼泊尔禅修老师学习禅修冥想。

临床运用针药结合饮食、运动等自我调整方式从形、气、神三个维度帮助身心恢复平常。

曾担任动静自在《中医临证课》《经典本草研习》等课程的助教老师。


丨招生对象丨

《<伤寒论>研习课》一期为三年级课程首次开课,需要参与课程的同学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保证学习体验与课程质量,首期课程报名限额600人;

《<伤寒论>研习课》为二年级《经典本草研习》的进阶课程,仅对完整学完《经典本草研习》课程的同学开放报名;

学习贯穿4个多月,除了16次线上课,还包含身心训练、品尝方剂、案例预习等大量需要独立思考、完成的内容,需要踏踏实实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丨报名事宜丨

01. 课程学费:

学费:5600元

本草课同学报名:5000元

温馨提醒:

① 本草课学员报名优惠券(600元)已发送至同学们的卡包,点击下方【立即购买】即可使用报名课程;优惠价将于11月15日23:59截止;

② 预习期预计将于11月18日左右开启,为避免错过预习内容,请尽量于11月中旬前安排报名;

若报名人数提前满额,课程报名将提前关闭。

02. 报名缴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03. 课程咨询: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伤寒论>研习课》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静自在
迈向一所线上中医学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