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月后资金面并未大幅宽松反而偏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11月末资金面整体宽松,央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跨月,导致月初有接近1.5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央行惯例收回流动性;二是12月2日-12月6日置换债依旧在大量发行,政府债净缴款超过8000亿元,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三是近期随着抢配行情开启,债市表现较好,广义基金融资需求增加,但12月4日开始,银行净融出出现下降,以货币基金净融出为主,或带动广义基金小幅降杠杆。具体来看,DR001从1.32%上行至1.49%,R001从1.46%上行至1.65%;DR007从1.63%震荡上行至1.66%,R007从1.79%震荡上行至1.84%,R007与DR007利差走阔至18bp,流动性分层现象更为明显。
政府债方面,12月9日-12月13日2万亿元置换债待发行3834亿元,发行进度将达到98%;特殊再融资债待发行121亿元,发行进度将达到85%,年内政府债供给压力基本在12月9日-12月13日结束,从目前银行的承接情况来看,总体较好,且12月MLF在年内政府债大幅供给结束后一周到期,预计年内大幅降准概率下降。若在12月剩余时间落地,25bp概率较大,考虑在后续逢15日、25日左右落地。若年内不降准,预计2025年年初也会降准,一方面可以支持春节流动性,另一方面体现支持性货币政策。目前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更为丰富,对流动性的把控更为精准,在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基调下后续资金面会过度紧张的概率大幅下降,此外,由于较多流动性工具在月末操作,月初资金面明显宽松、月末资金面明显紧张的惯例可能会被打破,或呈现月度资金面更为均衡的状态。12月9日-12月13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依旧不小,但央行逆回购到期量大幅小于12月2日-12月6日且财政资金或逐步释放,资金面整体较12月2日-12月6日易松难紧,存单利率预计在1.7%-1.75%间震荡。12月9日-12月13日需要关注的影响资金面因素如下:(2)政府债:国债净缴款1260.0亿元,地方债净缴款5736.1亿元,合计净缴款6996.1亿元。(3)同业存单到期3569亿元,到期量略高于12月2日-12月6日,到期续发压力有所加大。
风险提示:政府债供给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表现超预期。
跨月后资金面并未大幅宽松反而偏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11月末资金面整体宽松,央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跨月,导致月初有接近1.5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央行惯例收回流动性;二是12月2日-12月6日置换债依旧在大量发行,政府债净缴款超过8000亿元,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三是近期随着抢配行情开启,债市表现较好,广义基金融资需求增加,但12月4日开始,银行净融出出现下降,以货币基金净融出为主,或带动广义基金小幅降杠杆。具体来看,DR001从1.32%上行至1.49%,R001从1.46%上行至1.65%;DR007从1.63%震荡上行至1.66%,R007从1.79%震荡上行至1.84%,R007与DR007利差走阔至18bp,流动性分层现象更为明显。 政府债方面,12月9日-12月13日2万亿元置换债待发行3834亿元,发行进度将达到98%;特殊再融资债待发行121亿元,发行进度将达到85%,年内政府债供给压力基本在12月9日-12月13日结束,从目前银行的承接情况来看,总体较好,且12月MLF在年内政府债大幅供给结束后一周到期,预计年内大幅降准概率下降。若在12月剩余时间落地,25bp概率较大,考虑在后续逢15日、25日左右落地。若年内不降准,预计2025年年初也会降准,一方面可以支持春节流动性,另一方面体现支持性货币政策。目前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更为丰富,对流动性的把控更为精准,在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基调下后续资金面会过度紧张的概率大幅下降,此外,由于较多流动性工具在月末操作,月初资金面明显宽松、月末资金面明显紧张的惯例可能会被打破,或呈现月度资金面更为均衡的状态。12月9日-12月13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依旧不小,但央行逆回购到期量大幅小于12月2日-12月6日且财政资金或逐步释放,资金面整体较12月2日-12月6日易松难紧,存单利率预计在1.7%-1.75%间震荡。
![]()
![]()
![]()
![]()
![]()
12月9日-12月13日需要关注的影响资金面因素如下:(2)政府债:国债净缴款1260.0亿元,地方债净缴款5736.1亿元,合计净缴款6996.1亿元。 (3)同业存单到期3569亿元,到期量略高于12月2日-12月6日,到期续发压力有所加大。![]()
跨月后资金面并未大幅宽松反而偏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11月末资金面整体宽松,央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跨月,导致月初有接近1.5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央行惯例收回流动性;二是12月2日-12月6日置换债依旧在大量发行,政府债净缴款超过8000亿元,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三是近期随着抢配行情开启,债市表现较好,广义基金规模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加大,而银行融出有所下降。具体来看,DR001从1.32%上行至1.49%,R001从1.46%上行至1.65%;DR007从1.63%震荡上行至1.66%,R007从1.79%震荡上行至1.84%,R007与DR007利差走阔至18bp,流动性分层现象更为明显。12月2日-12月6日票据利率有较大幅度下降,3M国股贴现利率从11月29日的0.35%下行至12月6日的0.17%,半年国股转贴利率从11月29日的0.77%下行至12月6日的0.71%,说明信贷依然偏弱。![]()
在货币政策稳健状态下,存单利率平均高于R007(1M)的水平在37bp左右,除了资金水平因为季节性因素收紧的时间外,存单利率大多数时间会高于R007(1M),两者利差的10%分位点在6bp左右,90%分位点在69bp左右。 使用政策状态为“稳健”的时期测算历史稳健时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R007(1M)利差的40%、60%分位点,并依此分位点根据目前的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反推出目前合理的R007水平,12月6日1Y国有行存单利率为1.73%,内含的合意R007均值区间在1.32%-1.42%之间,而当前R007为1.84%,说明投资者对资金宽松依旧较为乐观。![]()
截至12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余额74841亿元,具体来看,质押式逆回购余额3541亿元,略低于过去四年均值4562.5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余额13000亿元;MLF余额62390亿元。12月2日-12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1321亿元,全部为质押式逆回购净回笼。
12月2日至12月8日,国债发行1010.00亿元,净融资810.00亿元;地方债发行5486.72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111.78亿元,包括一般债券0.78亿元,专项债券111.00亿元;再融资地方债5374.94亿元,包括一般债券265.39亿元,专项债券5109.55亿元;净融资5391.88亿元。
12月9日至12月15日,国债发行2400.00亿元,净融资1650.00亿元;地方债发行4586.99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66.79亿元,包括一般债券58.65亿元,专项债券8.14亿元;再融资地方债4520.20亿元,包括一般债券56.00亿元,专项债券4464.20亿元;净融资4548.12亿元。![]()
![]()
![]()
4.2 政府债缴款
12月2日-12月6日政府债净缴款8025.8亿元,其中国债净缴款250.0亿元,地方债净缴款7775.8亿元。预计12月9日-12月13日政府债净缴款6996.1亿元,其中国债净缴款1260.0亿元,地方债净缴款5736.1亿元。
12月2日-12月6日同业存单发行6051亿元,环比减少69亿元;净融资3532亿元,环比增加1625亿元;12月9日-12月13日同业存单到期规模为3569亿元,到期量略高于12月2日-12月6日,到期续发压力有所加大。分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发行规模最高,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发行1064亿元、1936亿元、2502亿元、422亿元;分期限类型来看,12月2日-12月6日1Y发行规模最高,1M、3M、6M、9M、1Y分别发行324亿元、790亿元、1424亿元、366亿元、3147亿元。发行成功率方面,整体发行成功率为92%,略有下降。国有行的发行成功率最高,为100%;1Y的发行成功率最高,为93%。 发行利率方面,各类型银行的发行利率均大幅下降,具体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Y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为1.71%、1.73%、1.83%、1.87%;分期限类型来看,各期限发行利率均大幅下滑,其中3M和1Y下滑幅度最大为14bp,具体来看:1M、3M、6M、9M、1Y发行利率分别为1.67%、1.77%、1.79%、1.80%、1.77%。随着进入12月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开始落地,12月2日存单利率出现大幅下行,1Y存单利率下行至接近1.7%的水平。由于目前银行负债端压力依然不小叠加月初资金面偏紧,存单利率震荡上行,截至12月6日,1M在1.71%,3M及以上在1.75%。此外,一级发行利率在12月2日-12月6日大幅下行,调整幅度与这两周存单二级下行幅度接近。![]()
![]()
从定义来看超储率=(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加权平均法定准备金率)/缴存基数,根据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数据估计得2024年10月末超储率为1.12%。从影响超储率的因素来看,12月2日-12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1321亿元,政府债净缴款8025.8亿元,合计减少超储规模19346.8亿元。![]()
![]()
07
政府债供给超预期。市场出现超预期政府债供给,易对流动性造成干扰,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
货币政策超预期。市场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经济表现超预期。经济表现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后续资金面怎么看?》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2月9日
证券分析师:徐亮
资格编号:S0210524040003
邮箱:xl30484@hfzq.com.cn
研究助理:黄紫仪
邮箱:hzy30614@hfzq.com.cn
徐亮:华福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著有《国债期货投资策略与实务》一书。研究风格偏投资实务和债券策略,在利率债、信用债、转债、国债期货等的交易和配置上有精细化的研究框架和思路。擅长从资产性价比、交易行为、市场隐含信息、量化分析等角度挖掘投资机会。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福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福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华福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本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华福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华福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华福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华福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华福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华福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公众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福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福证券所有。未经华福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相关内容,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