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策略分析框架(四):优中选优的银行转债择券策略

文摘   财经   2025-01-22 15:57   上海  





// 核心结论 //



投资要点


银行转债投资的重要分析维度是对转债对应正股的基本面分析,正文我们通过横向比较各存续转债银行的基本面和资产负债结构,得出各银行正股的基本面特征,进而总结归纳后市银行转债的投资观点。


25年银行行业基本面的展望及转债投资思路:资产端方面我们认为25年随着经济复苏,银行的资产规模预计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其中B端的信贷需求将率先修复。“化债”的推进将显著改善基建类贷款的信用资质,地产市场回暖将缓释相关领域的贷款风险。随着利率传导的逐步优化,银行负债端成本与政策利率的相关性预计有所增强,部分银行的存款成本预计有所降低。从逻辑来看,我们关注平衡/债性银行转债建议关注浦发转债(资产质量改善预期)、重银转债(负债成本改善预期)等标的。


下文ETF/主动型基金/北向资金/险资对银行股持仓,观察分析银行股资金面的边际变动情况,并整理统计三类资金中各银行股的仓位,以判断若该类资金产生边际变动,会对银行股造成何种影响。我们统计了ETF/主动型基金(除ETF口径)/北向资金对各银行股的持仓市值及占流通股比,从中“窥视”各类资金所持银行股的特征,而对于披露相对不充分的险资,我们根据其重仓流通股,重新梳理其偏好银行股的逻辑。除此,本文整理统计前三类资金中最新银行股所占仓位,以帮助投资者判断特定资金规模有所变动时,可能对相应银行股资金面造成的影响。


2019年年初至今,ETF/基金/北向三类资金整体扩张,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仍为ETF资金。2019至25年1月13日,我们统计了ETF(持有银行股规模较大的12只指数(挂钩ETF口径))/基金(基金市场总规模)/北向(累计净买入)三口径的数据,长期来看三者规模均呈扩张,短期上基金与北向资金有所承压,规模迈入平台期,ETF为主要的边际资金贡献源,亦预期中短期内将维持这一格局。


中国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低利率环境、老龄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预计寿险收入将持续上升,而“资产荒”下险资资产端压力上升,公司有更强动力布局高股息权益资产以平衡报表压力。


从个券投资的角度,我们认为从资金面更利好大规模的股份行和城商行,一方面受到ETF的增量利好,另一方面险资或偏好高股息的银行,因此从资金面的角度,债性/平衡银行转债中,推荐投资者关注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标的。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统计误差风险。



// 报告正文 //


1 银行基本面及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银行转债投资的重要分析维度是对转债对应正股的基本面分析,下文我们通过横向比较各存续转债银行的基本面和资产负债结构,得出各银行正股的基本面特征,进而总结归纳后市银行转债的投资观点:


从业绩增长的角度,浦发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高,达到了25.9%,但营收增速是负值,营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却有显著增长。杭州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为18.6%,常熟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为18.2%,齐鲁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为17.2%。这些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15%,表现较为突出。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在10%左右,表现中规中矩。青农商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各转债银行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普遍高于营收增速,显示出银行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图为各个银行主要收入成本项的拆分,分子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信用减值损失的规模,分母为资产总规模,常熟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占比较高,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大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较高。青农商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占比较高,从总的ROE数据来看,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ROE较高,经营效益在转债主体银行中相对较好。



从净息差的角度,常熟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净息差较高,常熟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较高,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净息差有较大提升空间,主要因其生息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重庆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较高,或具有一定优化空间。常熟银行、南京银行、青农商行存贷利差较高。



从各转债银行正股的不良率和关注率的角度,青农商行相关数据较高;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均较低,信用资产或较为优质。从动态的视角,大部分银行过去几年不良率维持下降趋势,资产质量有所转好。



从银行贷款结构的维度,常熟银行、中信银行等主题零售贷款占比较高,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紫金银行、南京银行等主体对公贷款占比较高。


我们根据各银行24年中报进一步拆分其对公贷款结构:(贷款占比数据为对应种类的贷款规模/对公和零售贷款的总规模,房地产业贷款和建筑业贷款属于房地产行业贷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属于基建类贷款;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采矿业等非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及基建类企业贷款属于批发及零售行业贷款)杭州银行和重庆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苏州银行和常熟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较高,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批发及零售行业贷款占比较高,兴业银行和青农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较高。



25年银行行业基本面的展望及转债投资思路:资产端方面我们认为25年随着经济复苏,银行的资产规模预计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其中B端的信贷需求将率先修复。“化债”的推进将显著改善基建类贷款的信用资质,地产市场回暖将缓释相关领域的贷款风险。随着利率传导的逐步优化,银行负债端成本与政策利率的相关性预计有所增强,部分银行的存款成本预计有所降低。从逻辑来看,我们关注平衡/债性银行转债建议关注浦发转债(资产质量改善预期)、重银转债(负债成本改善预期)等标的。


2 银行股资金面如何观察? 


下文围绕银行股资金面中ETF/主动型基金/北向资金/险资对银行股持仓,观察分析银行股资金面的边际变动情况,并整理统计前三类资金中各银行股的仓位,以判断若该类资金产生边际变动,会对银行股造成何种影响。 我们统计了ETF/主动型基金(除ETF口径)/北向资金对各银行股的持仓市值及占流通股比,从中“窥视”各类资金所持银行股的特征,而对于披露相对不充分的险资,我们根据其重仓流通股,重新梳理其偏好银行股的逻辑。除此,本文整理统计前三类资金中最新银行股所占仓位,以帮助投资者判断特定资金规模有所变动时,可能对相应银行股资金面造成的影响。


2.1 ETF:利好大市值国有/股份/城商行


ETF持有银行股约占流通股1.89%,且上升到19年来的峰值。根据基金(半)年报口径数据,ETF持有银行股市值于2023年末快速上升,至2024年半年度已达1483.22亿元,环比上升81.07%,同比上升144.72%,ETF持有银行股约占银行股流通股市值1.89%,环比上升0.64pct。



ETF的资金流向上主要利好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部分城商行。ETF虽为被动管理型,但银行股能否“上榜”指数,对其接收到ETF资金增量大小有显著影响,其中大市值的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更容易根据总市值排名时排名靠前,被纳入指数当期成分股,进而增益ETF对其持股比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持有银行股市值最大的沪深300(图16)为例,其成分股权重计算基于中证指数计算的加权股本,加权股本可理解为经过分级靠档计算后的自由流通量(中证指数对自由流通量定义见图14),因此把ETF持股比例分母更换为自由流通股市值时,更体现其持有的银行股特征。



ETF2024H1环比增持银行股市值664亿元,远超同期增幅,ETF扩容可观对银行股形成有力资金支撑。2024H1,招商、交通、兴业、工商与农业获得ETF资金净流入较多,约占所有银行股净流入资金的56.57%,除郑州银行上半年资金流出外,其余银行均为ETF资金流入,24H1ETF扩容可观,对银行股支撑力度较强。



2.2主动型基金:利好优质地区城农商行


主动型基金持有银行股约占流通股1.33%,扭转自2021年以来的下降态势。我们统计了基金(半)年报中主动型基金对银行股的持有情况,主动型基金以总基金减去ETF为口径计算,持有银行股市值与持有市值占流通股比均有回升,持有市值环比上升28.07%至1049.28亿元,持有市值占流通股比环比上升0.09pct至1.33%。



2024H1,招商、工商、杭银、兴业以及北京银行获得主动型基金净流入量较大。招商、工商、杭银、兴业以及北京银行24H1分别获得主动型基金资金净流入42.57/27.72/21.58/17.70/16.30亿元,分别占当期主动型基金19%/12%/9%/8%/7%,合计占当期主动型基金净增持银行股资金的55%,头部效应显著。江苏、宁波、邮政、平安以及民生24H1主动型基金资金净流出较大。



2024H1主动型基金对优质区域城农商行银行股参与度较高。2024H1末,常银、成银、建设、苏农、苏银、渝农、杭银、宁银等银行主动型基金持有其股本占流通股比较高,可见主动型基金相对偏好优质区域城农商行。国债收益率持续下探下,基金对高股息、优质区域银行股的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2.3 北向资金:偏好高净息差基本面优银行


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和占银行A流通股比继续上升,占2.57%,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总市值合计为2,110.26亿元,环比上升17.26%(前值47.00%);持有银行股占A流通股为2.57%,环比上升0.19pct(前值22.59%),增速均有所放缓。资金占比来看,北向资金对银行股的定价能力较强。



北向资金持仓银行股占流通A股比较为关注股息率。截至2024Q3,建设、厦门、招商、苏农北向资金持仓银行股占流通A股比较高,分别8.13/6.63/6.43/5.31/ 5.21,各银行间排行变化较小,北向资金持股格局较为稳定。北向资金在持股上对银行性质相较不敏感,而相对较为关注个股基本面情况,其中股息率为北向资金关注的重要指标,对持仓银行股占流通A股比起到比较清晰的指引作用。



2.4 险资:偏好OCI股票,银行股占据大半江山


险资维持为维持资产负债端匹配,整体持股偏保守,IFRS9后预计对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需求更强。险资为维持资产负债两端风险匹配,银行股等稳定行业的持仓较高,以2024年半年度数据,银行股占其持有股票市值的55%。而在IFRS9颁布后,原本可通过重分类稳定利润表的操作不再适用,可计入FVOCI的股票原则上不以交易为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出售时不得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当期利润,因此我们推断,1、除高股息外的权益投资较难被认定为FVOCI,2、对于能够划分为FVOCI的权益性金融工具,险资也相对愿意分类为FVOCI,如此分红计入当期损益,最终达到利润表稳定的目的。



2.5 资金面角度的银行转债投资展望


我们以ETF持有银行股规模较大的12个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证银行、红利低波、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上证180、红利低波100、中证500、180金融、中证A50、上证指数)的规模与成分股权重估算24Q3各银行股被ETF持有市值占ETF总规模比;同理以前十大重仓股口径计算 24Q3各银行股被基金持有市值占基金总规模比;并整理24Q3北向资金持有市值占北向资金持股总市值比。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帮助投资者看清当特定资金规模有所变动时,可能对相应银行股资金面的影响。



2019年年初至今,ETF/基金/北向三类资金整体扩张,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仍为ETF资金。2019至25年1月13日,我们统计了ETF(持有银行股规模较大的12只指数规模(挂钩ETF口径))/基金(基金市场总规模)/北向(累计净买入)三口径的数据,长期来看三者规模均呈扩张,短期上基金与北向资金有所承压,规模迈入平台期,ETF为主要的边际资金贡献源,亦预期中短期内将维持这一格局。


中国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低利率环境、老龄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预计寿险收入将持续上升,而“资产荒”下险资资产端压力上升,公司有更强动力布局高股息权益资产以平衡报表压力。1999年至2024年11月,中国保费收入持续上升,为资产负债平衡,险资有望继续增持银行股等高股息权益资产,且作为耐心资本,或成为承托银行股价格的稳定资金。


从个券投资的角度,我们认为从资金面更利好大规模的股份行和城商行,一方面受到ETF的增量利好,另一方面险资或偏好高股息的银行,因此从资金面的角度,债性/平衡银行转债中,推荐投资者关注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标的。



3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市场出现超预期风险事件,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


政策边际变化。市场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统计误差风险。由于数据可得性、信息公开性等原因,分析过程可能存在简化风险和统计误差。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转债策略分析框架(四):优中选优的银行转债择券策略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22日


证券分析师:徐亮

资格编号:S0210524040003

邮箱:xl30484@hfzq.com.cn


证券分析师:林浩睿

资格编号:S0210524070001

邮箱:lhr30501@hfzq.com.cn


分析师简介


徐亮:华福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著有《国债期货投资策略与实务》一书。研究风格偏投资实务和债券策略,在利率债、信用债、转债、国债期货等的交易和配置上有精细化的研究框架和思路。擅长从资产性价比、交易行为、市场隐含信息、量化分析等角度挖掘投资机会。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华福固收研究
华福固收研究团队——用心研究,欢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