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12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剪纸活动在玉门市博物馆精彩上演。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沉浸式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童年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剪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一把剪刀、一张纸为载体,用简洁而富有创造力的线条,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等诸多情感与愿望,生动地呈现在薄薄的纸张之上。从古老的农耕社会到现代的多元文明时代,剪纸艺术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始终,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悠久历史,从古老的纸张发明,到剪纸艺术如何在民间生根发芽,再到其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还讲述了剪纸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春节时张贴的喜庆窗花,还是婚礼上寓意美好的喜字,剪纸在民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用的基础技巧,如折叠、裁剪、镂空等。孩子们整齐而坐,他们专注聆听,已经被带入了剪纸艺术的奇妙世界。
剪
纸
啦
讲解结束后,激动人心的创作环节正式开始。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和彩纸,开启了属于他们的艺术之旅。起初,不少孩子显得有些紧张,小手微微颤抖,动作稍显笨拙,彩纸在剪刀下似乎也不太听话,不是剪歪了线条,就是难以剪出理想的形状。但随着逐渐上手,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剪刀在他们手中开始灵活舞动,他们认真地沿着画好的轮廓裁剪,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童趣、创意十足的剪纸作品便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作品中有“春”“福”等字,有“喜上眉梢”“白菜”“羊”“牛”等图案,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孩子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无限的想象力,这些作品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真与活力。
喜迎蛇年
喜迎蛇年
这次剪纸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