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与柳湾考古发掘工作的作家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一书中写道,“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这碗面的出土,将全世界范围内面条出现时间向前推了2000年
◇“‘黄河磬王’以及‘大玉刀’等高等级、高规格文物都是带有‘王者之气’的礼制用器。”
◇借助于不同文明的智慧,世居于此的人们不仅拓展了人类在高海拔环境的生存空间,还创造了青藏高原早期文明发展兴盛之奇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白玛央措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展出的巨幅唐卡《中国 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资料照片)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供图
青海省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舞蹈纹彩陶盆。
这件20世纪90年代发掘自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的陶盆,以泥质红陶做坯,陶盆内壁以黑彩绘有两组人形舞蹈图案,一组11人,一组13人,形似连臂踏歌,人形下绘有平行弦纹,如河水流淌。
一眼千年。
5000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抑或是一个午后,黄河上游的谷地里,先民们热情地呼唤同伴,踏歌起舞。他们在欢庆丰收?还是在享受闲暇?又或者在进行一种原始祭祀活动?尚不得而知。
但凝视千年古陶,与新石器时代的“舞者”对话,可以回溯青海这片热土熠熠生辉的史前文明。
青海江河连东土,河湟山川通西陲。历史上,曾有二十多个民族在青海繁衍生息,各种文化要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6000余处灿烂珍贵的文化遗存。
1923年青海的考古工作拉开序幕。此后,一代代考古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踏遍山川河谷、茫茫雪原。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双狮日月金牌饰、喇家遗址出土的“黄河磬王”……考古工作者年复一年探寻、日复一日研究,让人们得以透过一件件青海文物,走近史前先民的生活图景和精神家园。
“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2024年11月,56件流失文物由意大利“回家”。专家介绍,这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直接物质资料。
时光回溯至5000多年前,青藏高原的先民们在这里留下文明的火种。他们依河而居,与黄土为伴,用简陋的工具在这片土地上兴起彩陶艺术浪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地处湟水中游北岸台地,是迄今为止在黄河上游考古发现的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史前公共氏族墓群。
考古学家在这里先后共发掘1730座远古墓葬,出土文物4万余件,其中彩陶占据半壁江山,跨越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四个时期,延续时间长达1000余年。
柳湾遗址的发掘令人慨叹。曾参与柳湾考古发掘工作的作家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一书中写道,“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走进柳湾彩陶博物馆,史前人类心中自然而朴素的美迎面扑来。看似千篇一律的陶罐上,绘有简单而原始的线条,有的像流动的水波,有的像撒落的种子,有的像张开的渔网,有的像游弋的鱼蛙……
“截至目前,青海省共出土2017件带有彩绘或刻画符号的彩陶文物,其中柳湾遗址出土279件。”青海省博物馆馆长、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进先,曾任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青海彩陶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柳湾遗址不同,宗日遗址除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还有一种全新风格的夹砂彩陶。它们被施以乳白色陶衣,上饰紫红彩,以多道横行连续折线纹和变形鸟纹为主,被专家定名为“宗日式陶器”。
“由此,不仅可以得知以农业为基础的马家窑文化在甘青地区的传播途径,也可窥见在遗址所处的共和盆地,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当地人群对彩陶文化的吸收与转化。”宗日遗址的考古发掘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陈洪海告诉记者,宗日遗址是青藏高原早期人群融合的重要见证地。
受访者认为,甘青地区虽尚未发现诸如良渚、石峁、陶寺和二里头等标志着中国早期文明正式形成的大型都邑,但这一地区发达繁荣的制陶艺术表明,青海的历史,绝非亘古的荒凉与沧桑。
青海省博物馆展出的彩陶(资料照片) 白玛央措摄 / 本刊
一碗面浓缩文明华彩
2002年11月的一天,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一只倒扣的蓝纹红陶碗,引起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蔡林海的注意。
喇家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综合灾难遗址。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挖掘。作为考古队成员,蔡林海先后11年参与相关工作。
“当时,我趴下身子查看,碗内的东西像卷曲的娇嫩的植物根系。再细看,却没发现毛状的细小枝系。”蔡林海回忆说。
后来,这碗被标记为“F20古代食物”的面条状结构遗物,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科学鉴定。专家最终确认,食物成分是粟(小米)。也就是说,这是古代的一碗面。
这碗面的出土,将全世界范围内面条出现时间向前推了2000年。“这碗面附近的泥土中,还发现了肉和调料成分。先民们对美味已有追求。”喇家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周海莲说。
“通过发掘,我们认为,喇家遗址是国内少见、保存较完好、文化遗留极为丰富的史前大型中心聚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明的认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倩倩说。
20世纪8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喇家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以及高等级墓葬、环壕、小广场、祭坛等重要遗迹。
喇家遗址博物馆保存着一块“会唱歌的石头”,这块长方形石板长近1米,形似石刀,色青,侧中部穿一孔,可悬挂。“这件石磬是我国考古史上器型最大的石磬,因出土地点毗邻黄河岸边,被称为‘黄河磬王’。”周海莲介绍。
在王倩倩看来,“黄河磬王”不仅见证了礼乐文明在黄河流域的传承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实物见证。
“‘黄河磬王’以及‘大玉刀’等高等级、高规格文物都是带有‘王者之气’的礼制用器。”王倩倩介绍,有学者认为,喇家遗址可能是齐家文化时期的区域权力中心之一。
再现丝绸之路青海道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唐代,青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桥梁。丝绸之路青海道——这条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古老商道,促进商贸繁荣,让青海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2019年,发现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乌兰泉沟一号墓,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墓葬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泉沟一号墓发掘领队仝涛介绍,壁画墓在汉文化区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极为罕见,尤其吐蕃统治时期并不流行这类墓葬装饰形式,这显示了该墓葬的与众不同之处。
据介绍,墓前室砖墙和后室柏木墙表面均绘壁画,但剥落较严重。前室墓门侧壁画为仪卫图,残留有执旗和牵马迎宾侍卫,其他壁面原绘有狩猎、舞乐等内容,顶部描绘各类飞禽走兽、祥龙飞鹤。后室四壁绘有进献动物、帐居宴饮、汉式建筑、山水花卉等内容。
“壁画唐风浓郁,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仝涛说。
考古队员还在椁室外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内置一个长方形木箱,箱内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鋬指金杯有四曲杯体和方形圈足,装饰富丽,技艺精湛,融合唐朝、中亚和吐蕃之风于一体。
鎏金王冠与吐蕃时期的当地王室有着何种联系?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此外,不少文物证实了丝绸之路青海道曾长距离开展贸易活动的历史。
在西宁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等地,曾出土北朝时期的波斯萨珊银币、拜占庭金币、丝绸和金银器等。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墓葬中,曾发现一件精美的青瓷莲花尊,专家推测其可能是来自长江中游的南朝时期遗物。
记者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主题展馆看到,出土于都兰热水墓群的诸多丝织物久经岁月洗礼,依然保存完整。
“带有立鸟、狮子纹锦等图案的织物,与当时中西亚文化有关联,是专家研究吐蕃时期丝绸的新资料,文化与学术价值意义非凡。”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执行院长交巴才让说。
在仝涛看来,考古勾勒出丝绸之路在青海的历史线条,可以回望青藏高原各民族在极为险恶的自然环境下,合力打通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共同参与丝绸之路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
“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青海的古老先民不仅拓展了人类在高海拔环境的生存空间,更创造出青藏高原早期文明发展兴盛的奇迹。”仝涛说。
(《瞭望》2025年第4期 )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