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玉门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以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1月19 日至21日,应玉门市文旅局、玉门市博物馆邀请,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一行3人,开展了为期3天的玉门“铁人”王进喜连环画创作考察与研讨座谈活动。
铁人纪念馆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鲁迅艺术学院,是“新中国美术的摇篮”,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和校训。是东北地区唯-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作品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出版十几部学术著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表连环画作品,已有连环画作品成为经典名作。自2003年为《人物》杂志创作插图以来,在插图创作领域与多家出版社、杂志社合作,2006-2008年曾为长江文艺出版社《世界名著典藏系列》创作插图140多幅。为《读者》 《人民文学》 《民族文学》等主流刊物创作插图至今。连续数年入选《读者》最受欢迎的插图画家。2010年创作第一套邮票图稿《中医药堂》,从此在邮票设计领域精品频出,到2019年,十年间设计并手绘的邮票已发行9套,同时设计并手绘与邮票同时发行的系列邮品多种。2014-2018年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绘制七-九年级《语文》教科书插图128幅。
铁人纪念馆
老君庙
老一井
1月 19日,李晨教授一行3人和玉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踏上了探寻铁人王进喜奋斗足迹的旅程。先后考察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老一井、老君庙、王进喜虎口拔牙井、603岗位、钻机整体搬家、白杨河大战、铁人村、王进喜故居等处,收获颇丰。
铁人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王进喜波澜壮阔的一生,仿佛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一井和老君庙见证了玉门石油工业的起步与辉煌,承载着无数石油先辈的奋斗与梦想。“王进喜虎口拔牙”319井,李晨教授体会到王进喜带领 1205 钻井队在极其艰难危险的情况下,成功钻探新 319 井的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勇气与决心。
603岗位
白杨河大战井
白杨河大战井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诉说着当年石油工人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让考察成员们进一步领略到王进喜带领大家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王进喜故居
玉门红色博物馆
1月20 日,李晨教授参观了玉门红色文化博物馆。馆内收藏着铁人王进喜事迹的各类书籍,也有一张张荣誉证书静静陈列,见证着他为石油事业立下的赫赫功勋;一幅幅画像,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王进喜坚毅的面容与无畏的神情。
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李晨教授打开了通往铁人内心世界的大门,使他对如何通过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更生动、更精准地展现铁人王进喜的光辉形象与崇高精神,有了更为清晰且深刻的感悟,并且将为接下来的连环画创作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成为塑造经典作品的坚实基石。
玉门油田展览馆
1月21日上午,李晨教授来到玉门油田展览馆。展览馆以丰富的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玉门油田的发展历程以及王进喜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玉门“铁人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每到一处,李晨教授皆全身心投入考察。面对承载历史记忆的展品资料和铁人故居,他神情专注,从不同角度,精心选取画面,要把这些场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连环画中,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铁人成长的环境。并力求捕捉每一个能展现铁人精神的细节,将一些重要信息和石油文化相关的元素一一记录下来,他深知这些点滴都将成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
此次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活动,为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玉门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入实地,考察团成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王进喜的伟大精神,为后续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期待着以连环画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玉门,让 “铁人精神” 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