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
春节将至,红灯高挂,在浓浓的年味里,甘肃简牍博物馆为观众们举办的一场节日大礼:“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于2025年1月22日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层2号展厅开展,邀您共赏千年风华,新年迎接新感受,让我们陪您在博物馆里品味简牍深意、探寻长城古道。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要不断通过考古发掘,为国家历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证材料。甘肃是名副其实的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修筑时间主要集中在战国(秦)和汉、明三个时期,分布于11个市州、38个县区。长城遗迹总长度达到3654千米,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
(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局 审图号甘S(2018)020号)
上:敦煌市玉门关遗址
中左:瓜州县南沙窝4号烽火台
中右:玉门市北石河1号烽火台
下:瓜州县南沙窝长城4段
(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局)
嘉峪关关城(图片来自甘州区博物馆 吴玮)
甘肃简牍博物馆发挥汉简馆藏优势,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通过展示简牍及与长城相关的其他文物,全面而生动地展现汉简里的长城文明与中华智慧。以简牍探寻中华文明,以长城建筑华夏精神。
此次展览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指导,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酒泉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临洮县博物馆共同主办。
展览分“开拓”“戍防”“融通”“赓续”四个单元,利用甘肃出土的简牍及相关文物展示汉代河西地区长城的修筑、开拓与经营、多民族融合等场景,生动展现汉简里的长城印记以及蕴含的长城精神与中华智慧。
展览共展出河西出土简牍及相关文物219件(组),其中一级51件(组),二级75件(组),三级文物73件(组)。除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的简牍文物外,还展出有酒泉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临洮县博物馆馆藏长城工牌、砖瓦、木牛、木马等文物。
《建致中公夫人书》 汉代 一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建致中公夫人书》是一位名叫建的官吏写给中公及其夫人的私人书信,现存6行。信中建感谢中公恩德,因与中公一家许久不通音讯,后多方打听才了解到中公的近况,信中殷勤问候中公及其家人,并希望对方注意保重身体,多来信。
《万致子恩书》 汉代 一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万致子恩书》是万写给子恩的一封书信,帛书两面书写。致信人名为“万”,收信人是“子恩”。信中表达了“万”对子恩处境的担忧,提到因反复言及之事未能及时办理,而使子恩与敬君“怒”,希望他们能平息怒气。又提到子恩“家室不调”,以及缺钱,自己意欲协调予以帮助。
敦煌悬泉置汉毡鞋 汉代 一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左)
敦煌悬泉置汉皮鞋 汉代 一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右)
汉代戍卒的服饰大致有袍、裘、履、布、胯等,原料主要有丝绸、麻布等,服装来源主要有官府供给和自备两种,官府一般配给戍卒四件衣物,主要包括长衣、长裤、短衣、单裤等,具体配给情形不一。
这些汉鞋文物今日静静躺在展柜中,但千年前它们曾被戍卒们真正穿在脚下日夜奔波。
《失亡传信册》 汉代 一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失亡传信册》由11枚简组成,前5枚为一册,讲述了中央为追查丢失的传信文书而向全国发出的一封通告,后六枚属于敦煌太守府下发关于使者巡县的公文书。
转射 汉代 三级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转射是戍所坞堠之上专为发射箭矢、监视敌情而设的守御辅助器具。其为木制的框架,外形似“工”字形,中间有可以左右转动的圆轴,圆轴中间有孔。其特点是承受弩长臂转动发射,故称转射。
彩绘木马 汉代 武威市博物馆藏
脊兽 明代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
汉铜箭和箭镞 汉代 临洮县博物馆藏
除众多精品文物之外,此次展览还设置了多处多媒体互动体验区,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丰富、厚重的文化,体会新的历史时期长城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
展览展出正值新春佳节之际,甘肃简牍博物馆还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新春系列活动和多样化的社教活动,欢迎大家前来参与。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