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牛汝极,甘肃天水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丝路语言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叙利亚文回鹘文所记东方教会在高昌回鹘地区的传播”(23VJXG055)
【摘要】大量考古材料显示,回鹘人西迁后,除了继续信仰摩尼教外,从公元10 世纪开始,深受吐鲁番本土汉人儒释道文化的影响,积极且广泛研习中华文化,同时也受美索不达米亚东方教会影响传播基督教文化。文章从回鹘人的“儒释道耶”信仰四个方面梳理分析了丝绸之路上的回鹘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回鹘文化体现了浓厚的中华情结。可以尝试用“东融西鉴”来概括回鹘文化,即向东融会贯通,向西交流互鉴,由此促成回鹘文化的中华文化属性和标识。
【关键词】中华文化;回鹘;儒学;道教;佛教;耶稣
一、回鹘人的儒学传统
二、回鹘人的佛教朝圣
题记十一 回鹘佛教徒还朝圣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它位于丰州古城遗址,被称为“万部华严经塔”,这座七层高的宝塔建于公元983年至1031年之间,用作存放佛经。根据最近出版的回鹘文材料,有来自哈密、托克逊或恰巴勒克的朝圣者访问了该地。题记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目标,如“向这个神圣的佛塔朝拜”(bu ïduk stupta yüküngäli kälip),“因此功德成佛”(bu buyan küčintä burhan bolalïm),“可能[……]以后再见”(kenki körgülük bolz·un),“向高贵的文殊菩萨朝拜”(ary-a mančuširika yükünürmän)。这些愿望和目标与以前出版的回鹘佛教朝圣者题记中已知的愿望和目标一致。白塔内一则回鹘文题记转写和翻译如下:taqïγu yïl törtünč aynïngbeš yangï-qa tonga ars[la]n ša,“鸡年四月初五,统佳·阿尔斯兰·设戏笔写此”。汉字“戏笔”“写着玩”可能对应回鹘语erikip bitidim(我无聊中涂鸦)。
三、回鹘人的道教传习
四、回鹘人的耶稣信仰
五、结语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