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如果你也想向宏桑老师提问,
可以添加文末小助理微信来提交情况和问题,
宏桑老师本人会从中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并发布。
我们会在发布文章时马赛克个人信息,保护好您的隐私。介意的小伙伴,可以选择私密性更好的一对一咨询。感谢支持~
最近王慧玲的言论非常出圈,这种“出圈”很特别,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两级化:
认同她的人把她的言论奉为圭臬,视她为拯救自己于水火的人生导师,对其不吝溢美之词,认为她是底层女性觉醒的先驱者,支持者对她的崇拜仿佛拜神;
反对她的人认为她是另一个杨笠,是刻意挑动两性的恶魔,发表了很多诸如“一女三吃”“女人不要结婚生育”等偏激言论,认为她对男性抱有天然的恶意,反对者对她的抵触仿佛猎巫。
在这个男女对立的舆论修罗场,无论是造神还是猎巫,恐怕都并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立场和情绪的一种自我表达。
没有足够时间去逐一翻看王慧玲的短视频和直播回放,接下来的解析和评论都只是基于《基层女性》这本代表作,不排除在创作完这本书后,在自媒体时代表露了一些偏激的观点和情绪,这或许是她遭受批判的原因之一。
但仅就这本书而言,我个人认为称得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文中的观点温和且犀利,给出的很多建议也不是很多专家学者的高谈阔论,而是真诚且有温度的,基于个人经历共情的人生选择建议,这些建议能切实的帮助到一些基层女性。
在书中我并没有看到她反婚反育,最多是劝导女性对婚姻要谨慎,原文是这么写的:
不要在精神贫困的状态下,试图通过婚姻改善物质生活。
结合书中的其他论述,她在书中的核心观点并不是劝女人不要结婚,而是认为不能把人生价值的期待投射到单一的婚姻维度,个体的价值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如果你也读过这本书,会发现作者在这块的落笔非常之多:
比如“贫穷不是命运的终点,懒惰和放弃努力才是”,
比如“如果你向往爱情,最好的途径就是先去爱自己,构建自己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并愿意把精神世界的盈余奉献给他人。”,
比如“每个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的人生打地基,努力奋斗,放弃通过婚姻来改善或者逃离无望生活的想法,要去开拓人生疆土,提高对抗生活风险的能力。”
以上这些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还是善意的,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个人并没有感觉到作者释放了恨意,反而是有一种感激过去的自己,庆幸现在生活的坦然和自洽。
小声哔哔一句,反而是前几年一本女性主义代表作《始于极限》让我看的时候很不舒服,这本书是由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合写,上野千鹤子的观点还比较温和,而铃木凉美的文字让我有一种极强的拉扯感,仿佛我应该为自己身为男性有原始的性冲动而切腹谢罪一般。
回到王慧玲,她在书中的一章回答具体案例时这么说:
人才是最重要的,择偶的时候多看看这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否真诚善良、勤奋稳重,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肯吃苦、能上进。虽然他的一亩三分地还没有种出粮食,但肯踏踏实实地除草、翻土,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踏实、快乐、被尊重。
这样的男孩子虽然现在穷一点,但你是可以跟他一起创造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现成的白马王子?!25岁的女孩子,月薪3500元,却要求同龄男性月薪万元,这是不合理的。逼男方去压榨父母,是不道德的,而且不是男方自己创造的价值,也没有意义,只能说你嫁了一个无能无耻的啃老族。生活还是要靠两个人去创造。
这本书的内容和网络上对她的批判谴责可以说是云泥之别,不仅不是仇男和反婚反育,反而是批判了一些择偶观过高的女性,对男性是有利的。
这种巨大差别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书和短视频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写书的时候还未成名,加上编辑部的审核,所以笔触温和善良,做短视频的时候考虑流量诉求,所以措辞偏激;
第二中可能是大部分人被断章取义的视频诱导,从而形成了一种信息茧房,比较在她的直播回放当中截出一两句“女人不要结婚”的观点并非难事。
这里面还有两个个不易察觉的认知差:
第一是《基层女性》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正如书名所言,基层女性指原生家庭在农村,文化程度有限 ,早早出来打工的女性,她们的确更容易成为婚姻的牺牲者,成为父权体制的附庸,她们在生活各方面所遇到的困境,很大程度来自于基层男性,基层家庭的PUA。
所以如果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不能共情,那其实是值得恭喜的,说明你生活在一个比较幸福的环境中,并不需要用激烈的方式摆脱这种现状。
而那些把王慧玲的话奉为圭臬的人,大多数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过大量的伤害,且这种伤害被冠以“爱”之名去敲骨吸髓。
第二是她的部分言论被一些“性别牟利”者所利用,导致大家恨屋及乌。
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如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往往默不作声,而那些搬弄是非的作恶者,总是在伤害他人后以“抑郁症”作为挡箭牌。
很多基层女性是正在遭受“一女三吃”的,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中成长,嫁人后成为丈夫的附庸主要从事家务和育儿工作且得不到尊重,生育后围着孩子赚但孩子依然学习父亲打压母亲,因为人都崇拜强者。
但这些基层女性往往是失声的,反而是一些父母待其不薄只是经济能力有限的孩子,最喜欢动辄提原生家庭,一些丈夫踏实到有点窝囊的妻子,经常谈女人的牺牲,一些不婚不育的人喜欢说女性生育的成本,她们并不是为了女性发生,而是贩卖赎罪券,认为我过得不好都是你们害得,所以你们应该对我如何如何,应该给我什么什么。
所以王慧玲和她的《基层女性》就成了一场场罗生门,爱的人很爱,恨的人很恨。
我个人的建议是,评价王慧玲可以先读完她的代表作,保持独立客观的判断,不要被轻易带节奏。
下面来分享一些书中的重点段落,大家可以一起来评析下,这究竟是个体觉醒还是毒鸡汤。
首先是前言部分《一个基层女性的翻身参考》,在这部分王慧玲主要陈述了个人经历,
我出身安徽农村,中专毕业,16岁就离家去安徽省会合肥读中专,读完中专时19岁,19岁时,我带了240元钱去上海打工。19岁到29岁这10年间,我赚的钱基本都给了家里,帮助两个弟弟读书,再后来把他们都接到上海安顿下来。我从来没有后悔做这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父母确实很辛苦,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帮他们分担。只是在我的个人意识逐渐觉醒后,我发现,不管我做得再多,父母永远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从不感谢我。而且,他们从来没有平等地对待我和两个弟弟,只对我有经济上的索取,对我弟弟却不。他们给我弟弟几十万元付首付买房子,眼睛都不眨一下;我和Peter创业初期十分艰难,他们却只给了我2万元,最后还要回去了。类似这样不公平的对待,对我的伤害非常大。我母亲曾亲口跟我说:“吃的喝的你跟弟弟都一样,但是如果有10元钱,我只会给你两个弟弟一人5元钱。”其实我根本不在乎那“10元钱”,只是觉得他们不像重视弟弟一样重视我,不像爱弟弟那样爱我。他们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对我弟弟却是无条件的,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我是个生在农村的女儿。
我在上海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上街推销袜子。每天领头的人给我们发一包袜子,我还记得牌子是“梦娜”。我们去居民楼、办公楼、商场等地方推销,一双15元,卖一双赚3元。这份工作虽然只做了3个多月,但对我之后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一天中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拒绝你,有时还会被嘲笑或被保安驱赶。从一开始的害怕,没有勇气上前打招呼,觉得特别难堪,到后来看到目标就冲上去侃侃而谈,被拒绝后也面带微笑地快速收拾好说再见,只想着这个人不行就不要浪费时间,赶紧再去找下一个目标……这段经历让我的内心变得异常强大,现在创业能够坚持下来,是与之分不开的。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面子、自尊毫无意义,活下去、挣到钱才是最重要的。这里“钱”是价值的体现,当你面对挫败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那么钱就是价值水到渠成的附属品。所以,要不停地尝试、争取,挑战自己,并且习惯被拒绝,这一点对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尤其重要。从踏上社会的那一刻开始,人生的号角就吹响了,你必须要为之不屈不挠地战斗,发掘自我价值,争取想要的生活。
刚到上海的头几年,我太穷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在茶坊做服务员的时候,我发现做吧台的服务员能多赚几百元,我就花几天时间把吧台的饮料名字全部抄下来背会,主动上夜班,在吧台帮忙,不到一星期我就学会了吧台的全部工作。后来我去一个台湾人开的女子美容中心做吧台服务员,发现隔壁部门做足底按摩的姑娘一个月能赚3 000多元,有时还能拿到小费,我就求她教我按摩手艺,回去拿朋友的脚练手,由此学会了足底按摩。但我最后没做这个,因为我发现隔壁的日本料理店招聘服务员,工资也有3 000元,还包吃包住,于是我就去了那里。后来,我想再多一些工作机会,再多赚一点钱,就又学会了日语,月收入多了好几百元。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像条蚯蚓,在黑暗里一节一节地向前拱、往前爬,不停地寻找光亮,寻找更好的机会,哪怕只是好一点点。我从来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很少为未来担忧,只想着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如何在下个月多赚几百元。很多人整天焦虑未来,但却没有意识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今天、无数个当下组成的,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认真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未来就会在当下解决的一个个问题中延展出去,水到渠成。年轻人越早放弃一夜暴富和走捷径的想法,越早认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付出、积累,才能换取未来,缓解生活的困顿,从泥坑里爬出来的路程就越短。懒惰让人想走捷径,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只会扰乱你的判断,让你掉进一个又一个诱惑的深坑,付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即使身处低谷与黑暗,你的内心依然要保持清明,踏踏实实地劳动,解决眼前的问题,不停地升级、优化自己,哪怕每次只进步一点点。
看完之后挺感慨的,其实代入到她的人生,大多数人未必有韧性和勇气去突破这层屏障,
以及经历了这种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和始终索取的父母,她是很难通过温和的沟通去挣脱的,留给她的路只有决绝和偏激,这种“自私”本质上是一种自爱。
然后是第一章的第2节,关于个体和家庭边界的论述。
孩子成年后,你做父母的任务已经完成,孩子渐渐不需要你了。你要做的,就是渐渐退出孩子的生活,与他像朋友一样相处,遵守朋友之间的界限。
在我们身边,为下一代买车买房带孙子,为子女奉献了一辈子的父母有很多,尤其是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批父母,觉得只要儿子一天没有成家,只要他们还能劳动,就有义务为儿子赚钱。有些父母会说,自己一辈子为子女付出,从来没有索取过。
但是,大家想一想,他们真的没有索取吗?他们所有的付出,真的不需要回报吗?
他们是索取的,只不过他们需要的回报不是金钱而已。
他们要的是你听话,学业、事业有成;要的是在填报志愿、择业择偶时听他们的安排;要的是你早日成家,这辈子必须结婚生子;要的是让他们有面子,在外面有谈资;要的是你的陪伴,不远走远嫁,就近读书、工作;要的是你在跟前对他们的孝顺、照顾;要的是你接受他们在你的生活中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要的是你发自内心地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你,都是为你好。
看似伟大的父母,其实大部分终生都没有为自己活过,孩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切。如果有一天让他们停止为孩子奉献,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去生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很多父母的夫妻关系很失败,就把所有的精神寄托都转嫁到亲子关系上,养育孩子时,不愿放手,也不知道如何放手。当有一天,父母意识到需要放手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被培养成根本没有能力离开的“巨婴”,甚至有些孩子会成为只知道索取的“白眼狼”。生活中自食恶果的父母还少吗?
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父母,像只八爪鱼一样,把孩子捆绑在身边,一厢情愿地付出,自我感动,无形中把孩子推向无法独立的道路,或者毫无节制、无孔不入地干涉孩子人生的每一项选择,期待孩子接受他认为好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因为父母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只是以爱的名义,行着自私、占有之事。其实,真正离不开孩子的是父母,是你的生活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离不开你。
希望年轻的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给他良好的教育,让他学会自立自强。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就请学会怎么去爱,学会如何放手。
这部分观点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认同,反对者认为她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对父母不报以感恩之心反而横加批驳,他们只是能力有限不是不爱你。
但具体到王慧玲的家庭,以及一些基层女性的家庭,父母的这种压榨是更加直观的,甚至包括了彩礼归娘家这种近乎“卖女儿”的行为。
抛离基层女性而言,她对父母之爱的解析也是符合国情的,大多数父母的爱虽然不需要孩子同等的物质回馈,但却需要孩子让渡自己的人生,包括事业选择婚姻选择生育选择等等,这种爱是天然带有一种侵略性的,是“我不需要你的钱但我需要你的人生符合我的预期”,爱的深切但也沉重。
这个角度是贴切的,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思考这个角度,所以乍一看起来显得凉薄。
然后是第一章第4节,公开反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传统论调。
很多父母生孩子,都抱着功利的心态,尤其是老一辈父母,都抱着投资、收割的心态。
这样的父母,每一项付出都是在增加成本。成本越高,期待就越高;期待越高,在孩子成年后就越不会放手。那些从小到大的溺爱,无微不至的照
顾,都是需要回报的。越是生活在底层的父母,对经济上得到孩子回报的渴望就越大。还有一部分父母需要的回报不是金钱,而是听话、孝顺、陪伴、养老,是择偶、择业上的顺从,是在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许可。抱持投资者心态的父母,很难做到优雅地从孩子的生活里退出。
尽管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向我们灌输很多“父母恩情大过天”之类的思想,但你要清晰地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靠的是爱。那些用外界的某种观念、思想来给你施加压力、道德绑架,让你屈服的亲情,只能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爱。对于这种没有爱流动的亲情,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坚定地说“不”。
说“不”的第一步就是去教育父母。如果他们接受教育,并且愿意和你一起成长,那就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对于油盐不进,给你造成无休止精神困扰的父母,要坚定地从生活上远离,从精神上切割。教育父母的方式跟他们小时候教育你一样——立规矩,比如哪些事父母可以过问,哪些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跟孩子一样,说一遍不听,会看脸色,会讨价还价,会试探你的底线,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亮明你的态度。
对待这样的父母,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在经济上扶持,但在生活和精神上,一定要设法隔离。这是你唯一的自救方法,因为你无法对父母的生命负责,你拯救不了他们,他们的生命也不是你的责任。你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只有这样,将来你才有可能给身边的人带去一些快乐和实际的帮助。如果放弃自救,大家都只会一起陷在泥坑里,互相侵害、互相折磨。
希望各位年轻的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生。如果抱着收割、投资的心态,那只会收获两种孩子:一是无能的“巨婴”,没有感恩之心,一辈子啃老,压榨父母的劳动力,这种人现在比比皆是;二是有能力却远走高飞,去到你用道德根本绑架不到的地方。
抱着投资的心态,不如把精力和金钱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把精神寄托在自己身上,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其实原生家庭有害论并不是王慧玲的专利,这种对于父母之爱的反思最早来自于武志红老师,他在广州日报任职时撰写心里专栏,接受读者信件时发现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其实是来自父母影响,所以才冒天下之大不韪得提出了这套原生家庭有害论。
在当年武志红也遭遇了诸多争议,那本《巨婴国》到现在还是禁书,只是后来90后00后们长大了,他们的思维更脱离传统文化叙事,原生家庭有害论也有了很多拥趸。
第二章第1节的观点,和第二章第8节的观点,着重论述了女性需要对婚姻谨慎选择。
第1节
20岁到30岁,这10年到底应该做什么?
1. 像海绵一样去学习
这个阶段,多数人会从学校步入职场。无论做什么工作,不要过分在意工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份工作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要像海绵一样大量地吸收知识,把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投到学习上。学校里学的很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用不上,所以,进入社会大学之后,更应该尽力学习、提升自己。去了解一下理想工作的招聘条件,看看自己还缺乏哪些技能和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
人最可怕的是贫穷却不自救,懒惰而急功近利,行动力差,害怕这个担心那个,好不容易开始了,又没有坚持的勇气,付出一点就想马上看到收获……这些都是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如果思想上不先“脱贫”,不反省、不突破、不自我进化,终究跳不出生活的泥坑。也许年轻时还可以啃老,觉得有父母可以依靠,盲目乐观,总有一天,生活会露出狰狞的一面,让你措手不及。
20岁到30岁这10年,迷茫、困惑是正常的,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你只有把脚踏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在哪里。
2. 不要轻率地走进婚姻
20岁到30岁这10年,可以谈恋爱,但恋爱的重要性一定要排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地基之后。多数男性都可以做到以事业、前途为重,而很多女性往往觉得自己有退路,大不了依靠男人。事实上,如果你个人生活的地基不稳,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你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会很被动,甚至陷入危险,感情也很难健康发展。
无论男女,都不要轻率地在这个阶段结婚,尤其是生孩子,更不要急着去买房子。在你需要全力积累的阶段,不要去增加额外的负重。否则,原本你可以直立行走,偶尔还能跑一下,现在背负着几座大山,只能弯腰爬了。
很多女性在“大龄剩女”的焦虑中,仓促地走入家庭,结婚生子。然而,如果你真的踏踏实实经营个人生活,为了目标努力奋斗,是不会焦虑和迷茫的。因为你没有设定目标并为此全力付出,才会迷茫、焦虑,执着于年龄,担心没有利用生育价值换到好生活。
20岁到30岁这10年,是最容易犯错的10年,很多人的人生悲剧就是在这个阶段主动或被动地埋下隐患,等到中年的时候,不得不为这些错误买单。
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对生活的理解比较模糊,因此很容易受外界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所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是首要的,然后去社会上摸爬滚打,只要你不停下脚步,没有一段生活经历是在浪费生命,生活会渐渐地在你眼前拉开帷幕,变得光明起来。
第8节:
不要被各种人为制造、社会营销出来的焦虑绑架,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都只不过是人生选项,是选择,而不是必须。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剩女”这个词高频出现,为什么这么多人贩卖焦虑,不遗余力地给单身男女贴上“光棍”“剩女”的标签,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给单身男女制造压力?
除了剩女威胁、光棍威胁、最佳生育年龄威胁、孤独终老威胁等,还有所谓的“有车有房才是成功”的经济压力,以及“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育儿压力。如此种种,如果你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社会营销的结果。
出于既得利益者的需要,必须让社会大众参与到它制定的游戏规则中来,这样才能获利。一个家庭单位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单身,因为结婚就要买房子,生孩子就要支付教育成本,很多人还要买学区房。基本上一旦结婚生子,你在这个游戏中就自动升级成VIP,各种规则环环相扣,你身处其中轻易脱不了身,你是最理想稳定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螺丝钉。
钻石也是一样,这种完全可以人工合成的碳晶体,通过跟爱、永恒挂钩,成为20世纪营销最成功的商品之一。很多被制造出来的节日,如“520”,也是同一个模式。这些都是外界植入你大脑中的,其中有一些观念强大到你根本不认为是受外界的影响,以为就是你自身的需求,你的人生目标。你可以问问自己:小时候的梦想里有“我长大了以后,想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还房贷”吗?
为什么身边这么多人活得那么累?因为他们是这些观念的认同者、执行者,但又不具备消费这些观念的能力。加上这些观念不是他们内心主动生发出来的,而是被动植入、被迫承受的,因此,他们活得既累又压抑,不敢辞职,不敢生病,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有些女性迫于压力,如完成任务一般结婚生子,要么婚姻质量低下,要么离婚,然后带着孩子,大半生都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如果她们当初能清醒地意识到,耳边的这些声音,所谓的“大龄剩女”“孤独终老”,不过是利用社会营销的方式,在制造恐慌、绑架弱者,也许就不会被动地加入这场游戏了。
如果详细阅读的这段内容,就会认同《基层女性》这本书并不是反婚反育,而是看到了很多基层女性为了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为了规避年龄焦虑而急匆匆的从一个牢笼踏入到另一个牢笼。
第二章第10节,主要论述女性的容貌焦虑和对颜值这个资源的态度。
容貌焦虑的困扰在女性当中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导致这一焦虑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女性应该如何面对容貌焦虑呢?
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千百年来,女性外表美的标准都是由男性审美决定的。唐明皇喜欢丰满的杨玉环,唐朝的女性就以丰满为美;“楚王好细腰”,当时的女性就以瘦为美,以致“宫中多饿死”。从20世纪80年代“两条辫子粗又长”的小芳,到当下对美女“白幼瘦”、清纯脸或网红脸的定义,都是主流男性审美下的标准。
很多女性因为达不到这个标准,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因为在男权社会,如果一个女性的外表符合主流男性的审美,那么她在获取生存资源,比如找对象、找工作时,就必定占据优势,或者因为更受欢迎而获得一些额外资源,比如受男性欢迎的女主播获得的打赏更多。所以女性的容貌焦虑,本质上和年龄焦虑一样,其根源都是对生存资源、生存能力的焦虑,是对自身价值不确定的焦虑。
一个男女相对平等、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相比外貌,人们会更多地注重个人魅力。真正有知识、思想进步的男性,相比女性的外貌,更看重女性的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兴趣爱好,以及两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能产生共鸣。而底层男性则更加看重女性的外貌,以及跟生育能力挂钩的年龄。
美貌真的能换取好的生存资源吗?
从短期来说,也许可以,但从长期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可持续生存资源,都跟自己的生存能力有关,这辈子你活得好不好,跟你长什么样没太大关系。美貌跟学历一样是敲门砖,如果你只有美貌,那就要明白,美貌是有保质期的。消费美貌的男性大多只是在消费你,而美貌的吸引力跟性吸引力一样,是有周期的。一旦你尝到容貌换取资源的好处,开始走上这条捷径,就会陷入另外一种容貌焦虑。很多女性整容整到根本停不下来,甚至最终毁容,或者为了减肥而催吐,做各种自我伤害的事,人生由此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
容貌焦虑的根源还是生存能力和个人价值的焦虑,想要摆脱这个焦虑,只有从源头上磨炼生存能力,努力挖掘并实现个人价值。这虽然是一条艰难的路,却是最踏实、靠谱的一条路。
这部分的观点,同样是在论述“个人价值没有捷径”,鼓励女性通过建立主体性来建构人生价值,而不是错误的依附于另一个强大的主体,把对方的价值当自己的价值,在同学聚会中只会高谈阔论“我老公如何如何”
第三章第1节,主要论述当下婚姻中的思维误区,或者说导致悲剧婚姻的思维偏差。
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希望遇到一个能互相扶持、和睦相处的伴侣。怎样解决通往这条路上的障碍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互相抱怨、互相攻击,把性别矛盾升级为越来越强烈的男女对立情绪,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1. 男性需要转变的思维方式
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不再依附男人生活。女人可以跟男人一样创造社会价值,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做出了比男性还大的贡献。然而一些男性还固守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把女人当作附属品与生育机器,当成商品去占有与控制,并以自己的母亲,那个起早摸黑、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奉献一切的女人为范本,要求当下的女性跟自己的母亲一样为家庭付出。
男性想通过婚姻来压榨女性的劳动力,找一个“免费保姆”,已经不现实了。如果你还在寻找一个给你洗衣做饭,全方位照顾你,还要给你生孩子的女人,那么,你就要做好打一辈子光棍的准备。
有的男性经济能力不行,又不愿承担家务,觉得那是女人做的活儿,同时在家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奴隶主”模样。他们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他们母亲那个时候没有选择,而现在的女性是有选择的。
发达国家的大多数男性,对于家务、育儿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如果你想经营好婚姻,就要从根源上转变思维,跟着时代一起成长,平等地对待女性,尊重她的家庭劳动价值,并且积极地参与,承担起家务和养育下一代的责任。
2. 女性应该转变的思维模式。
首先,如果你还抱着依附男性生活的想法,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的话,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生活会越来越被动。很多中年女性已经用自己半辈子的人生付出了代价,希望年轻姑娘们不要再重蹈覆辙,要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人才是最重要的,择偶的时候多看看这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否真诚善良、勤奋稳重,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肯吃苦、能上进。虽然他的一亩三分地还没有种出粮食,但肯踏踏实实地除草、翻土,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踏实、快乐、被尊重。这样的男孩子虽然现在穷一点,但你是可以跟他一起创造生活的。
不管抱着什么目的结婚,是真爱还是搭伙过日子,只要决定结婚了,就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男方要有家庭责任感,女方不要总是抱怨,一山望着一山高,两个人都踏踏实实、同心协力地经营家庭,共同承担家庭事务,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这段内容是非常符合温和女性主义的论调,女性主义并不是单纯为女性服务,只是在国内的女性主义太群魔乱舞了。
女性主义的核心是“去本质化”,认为女性不必非得结婚生子,靠嫁人获取价值的同时,也认为男性不必非得顶天立地,不必非得“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友善的社会应该允许个体差异,而不是要求每个人必须各安其位。
这段论调同时也说明了为啥《基层女性》这本书有适用度的有限性,因为谈论女性主义时必须同时注意到阶层的分化,在一线城市大多数男性并不是“普通且自信”的,他们承担着很多压力且价值感普遍确实,在感情婚姻中也相对没那么强势甚至陷入弱势,话语权被剥夺,而越是经济落后地区,很多男性容易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自觉高人一等,也大量存在不尊重妻子,把妻子当免费劳动力的情况。
第三章第3节和第8节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第3节
什么是健康的性和婚姻观?
1.性
中国女性通常有强烈的性羞耻感,性平等意识差,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后,会产生“吃亏”的想法,容易产生精神上的投靠、身体归属感等弱者心理,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道德驯化、耻感熏陶,从源头上来讲都是为了控制。
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爱,是两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的精神世界所碰撞产生的火花,而人格独立的首要前提,就是意识到我们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永远不要发生自己身心还没有准备好的性,永远不要发生对方不愿意做保护措施的性,而在不伤害第三方、完全自愿、身心已准备好、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发生的性,不需要有任何道德负担,让性回归它的本质,也就是快乐。“食色,性也。”
性是排在吃饭喝水后面的平常事,是生理需求之一,它和爱是两码事。若一味地把性和爱混淆在一起,只会有越来越多人为了得到性而去撒谎、去欺骗。
2. 婚姻
不少人凡事追求“结果论”,很多女孩子20出头,谈个恋爱就要对方做出种种承诺,要一个结果,要跟他结婚生子,而男孩子为了得到性,便欺骗、撒谎,说一些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承诺。大部分婚恋悲剧,就是因为从源头上双方都不是真实的自己。
恋爱的目的从来都是付出爱、获得爱,感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而不应该是结婚。结婚只是恋爱自然而然的结果,那些给你灌输“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的人才是真正的“流氓”。
婚姻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保护财产、保护私有制,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只有夫妻双方可以共同承担生活风险,创造价值,保障各自利益最大化,婚姻对你才有价值。很多女孩觉得结婚只要有喜欢和爱就可以了,一些善于精神控制的男性也总是用爱进行道德绑架,给女方“画大饼”。吃下这个大饼的女性大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谈恋爱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你生存能力低下,不能创造价值,真的不要轻易走进婚姻,因为你在婚姻里是弱势群体,只能被动接受,所有的尊严来自强者的施舍。要记住,爱情经不住现实打磨,爱是会消失的,只有彼此都有能力在婚姻里给对方想要的东西和利益,婚姻关系才会长久,这就是婚姻的真相。
第8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把恋爱、结婚、生育当成“洗剪吹一条龙”来对待。
恋爱、结婚、生育,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并不是你跟这个人恋爱,就一定要跟这个人结婚;跟这个人结婚,就必须跟这个人生孩子。这三件事,你可以当作一件事来做,也完全可以当作三件事来做。你可以选择不婚不育,只谈恋爱,也可以选择恋爱结婚,但不生孩子。不想恋爱、结婚,只想生孩子,也是可以的。完全不想恋爱、结婚、生育,更加没有问题。这里面的每一种选择都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把这三件事当成一件事,其实是大众的惯性思维。当大家都这么想,如果你不想被同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劣势。现在很多只谈恋爱不想结婚的女孩,会觉得这样是在耽误对方;结婚后不想生孩子,就会产生道德上的亏欠感。
恋爱、婚姻、生育应该是怎么一回事?
恋爱应该是你生活里的幸福时刻,它能够帮助你提升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让你享受心动、甜蜜、快乐、陪伴的时光。恋爱的目的应该是体验美好的恋爱时光,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而不是结婚。那些急着结婚、急着让你生孩子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要降低成本,快速完成交易,收获婚姻和孩子这一交易成果而已。
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从享受娱乐活动到走进一种社会制度,婚姻要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以及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婚姻制度起源于私有制,是父系社会的产物。在婚姻制度中,女性是天然弱势方。作为弱势的一方,在签婚姻“合同”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合同内容,问问自己,能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能有什么保障。如果没有利益和好处,又毫无保障,你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呢?如果只要爱,那谈恋爱就足够了。
生育应该是双方在拥有一段非常棒的恋爱和婚姻关系后,在美好的婚姻生活中自然而然做出的决定。婚姻和生育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因为结婚了,所以要生孩子,而是因为结婚了,并且婚姻很幸福,所以有一天双方决定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果女方觉得当下的婚姻状况不适合生孩子,那么她有权不生孩子,生育决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女性的权利之一。
另外,女性在生育前,要了解生育的生理成本和养育成本,作为拥有生育决定权的一方,绝对的权利也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是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生育决定权也是女性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独有权利之一,所以请务必慎重使用它。
个人非常认同这部分的观点,尤其是“恋爱、结婚、生育,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这其实是很多家庭悲剧的根源,有太多人因为家庭催促或者年龄焦虑,把这三件事并在一起做,一年内完成相亲结婚生娃三步走,这种方式非常高效却伴生着巨大的风险,说的直白点基本看命。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分开处理,恋爱时主要关注情绪体验和三观契合,谈婚论嫁时主要看未来规划和生活磨合,决定是否生育时则要看双方的育儿观是否接近,对生育成本养育成本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第三章的第9节,主要论述了基层女性在婚姻中受到的剥削,这是非常犀利同时也非常容易产生争议的一段论述。
为家庭“打工”的女性有多亏?
如果把结婚比作开公司,男女双方便是这家“公司”的合伙人。从双方领结婚证开始,这家“公司”就算成立了。男方支付的结婚成本中,房子和车子是“公司”的固定资产,通常为男方所有。婚后,男方在外面跑业务,赚钱养活自己的小“公司”,女方也开始为这家“公司”工作,有些女性同样在外面做些小业务赚钱,有些女性就在“公司”里做一些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后勤工作。
在家庭这个“公司”中,女方所从事的后勤工作属于劳务,是没有工资的。有的男方会给女方一定的生活费,但生活费通常包含一家人的开销,并不是给她个人的。只有在满足生活消费之上给她的钱,才是属于她个人的,也就是所谓的工资。也就是说,女方在这家小“公司”里,干的活都是免费的。假如有一家公司要求你去上班,包吃包住但是没有工资,你会愿意吗?
现在很多女性选择离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堪忍受被视作理所当然应由她们处理的一切家庭琐事。家务,一份没有工资并且不被尊重的工作,谁愿意做一辈子呢?在社会福利制度成熟的国家,家庭主妇是一份工作。
这是当下很多基层女性面临的婚姻困境,她们在婚姻内提供的劳务价值、生育价值没有任何保障,生活完全被动。一旦“公司”关闭,当初结婚时男方支付的结婚成本,比如房子、车子,还在男方名下,而女方被透支消耗了几年,除了孩子一无所有。而且孩子通常也会被判给男方,因为女方没有工作和固定收入,难以健康地养育孩子。另外,基层婚姻里的女人想要离婚也非常困难,因为这与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和当下的社会稳定需求背道而驰。
很多基层男性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开“公司”,而是在父母和社会压力下被动选择,其中一些人甚至根本不具备经营“公司”的能力,在外力逼迫下,勉强成立“公司”,目的就是完成人生最大的项目——生孩子。开“公司”的两个人多是相亲认识,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生完孩子,开“公司”的任务就完成了,男方对经营“公司”的热情就会冷却下来,消极对待,不养家,不参与育儿,过着跟单身一样的生活。很多女性只能一边工作,一边丧偶式育儿。
所以,女性一定要谨慎地筛选“公司合伙人”,警惕打着爱的旗号把你骗进“公司”免费干活的人。去选择精神相对富裕的男性,如果他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踏实上进,尊重你的独立人格,这样的男人就是值得跟他一起奋斗的。
这段论述的背景是时代变迁,伴随着城市化浩浩荡荡进行,家庭合作越来越像合伙公司,相比传统婚姻少了很多世俗评价,多了很多利弊权衡,而商品房的出现则进一步提高了争论的空间。
所以在具体的婚姻案例中,出现过大量的不平等条例,有《基层女性》中所说的男方压榨女方使其成为免费劳动力,也有女方压榨男方使其成为工具人的情况。
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争论不断,逐渐演化成一种性别战争,《基层女性》着重论述了女性困境,导致很多经历男性困境的人不仅无法理解无法共情,还会认为其妖言惑众。
但实际上王慧玲的这段描述也并非虚言,只是从被压榨的女性视角出发。
第三章第11节重点论述性观念,
很多女性觉得,同居对女人来说很吃亏,应该先领结婚证,她们认为性对女人是牺牲、奉献,是被男性占便宜。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中国女性身上沉重的性羞耻感是从哪里来的?在古代,若丈夫不幸去世,妻子会被告诫要守妇道,立贞节牌坊,不允许再嫁,否则就会被骂“荡妇”。这跟当下流行的PUA是同一种运作模式,在封建社会,男性通过向女性灌输对自己有利的思想,打压、贬低女性,给女性套上“性羞耻”的道德枷锁,从而获得对女性的控制权。
“性羞耻感”一旦在女性的大脑里植入,身体内的“防荡妇机制”就会自动生效,它会激发女性的自我审查,从而以符合封建意识的种种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出门前,你拿起一件吊带衫,左看右看,觉得有点儿暴露,想想最后还是放回去了。如果没有受到性羞耻感的熏陶,你只会考虑这件衣服是否适合自己,喜不喜欢。
在千百年来沉重的“性羞耻”枷锁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性对女性来说就是一种被动行为,一种配合男性的生育手段。现在农村还有个别地方,除非女方怀孕,不然都不领结婚证,就怕女方生不出孩子。在这种环境熏陶下的女性,活成被男性物化后的样子而不自知,把自己当作一个物品,把性当作资源,向男性换取利益,利用生育价值向男性提要求。
在把自己当作性资源的思想指导下,婚前同居就属于资源损耗,没有换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就是吃亏。这里的利益主要是指结婚证。还有一些女性在男性追求她们时,索要钱财物品,满足之后才答应交往,这都是同样的道理,用身体、性来换取想要的利益。
而那些物化女性、努力给女性套道德枷锁的男性,恰恰是女性自我物化后,把自己当作性资源的贩卖对象。男性越物化女性,自我物化的女性就越多,基层男性的机会就越少,因为自我物化的女性只会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希望年轻的女性抛开那些束缚自己的精神枷锁。通向精神独立、人格独立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你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对你的身体发号施令,它不是为男性准备的生育工具,也不是附属于男性的性资源,更不是可以买卖的物品。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是盛放你美丽灵魂的圣殿,你要好好地守护它。
那些自我物化,把自己当弱者向男性索取,把自己当物品去换取利益的女性,等到男性厌烦了,往往会被摆在货架上挑选或被遗弃。这是一条不归路,值得所有女性警醒。
这个部分其实对两性都是中立视角,女性不应该把性视为资源,认为自己作为“被睡”的一方天然就是弱者,天然就有筹码去要求回报。
男性不应该对女性进行性的物化或者性的羞辱,动不动就说穿着性感的小姐姐是出来卖的,以及用荡妇羞辱攻击非处女。
以上就是对这本书核心内容的简单总结,书中观点当然不止这些,推荐有兴趣的小伙伴阅读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只要不人身攻击绝不删评论。
以上。
我是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扫码添加小助理
投稿提问、1v1情感咨询、
领取《高段位女性修炼手册》
新书《情感觉醒》上市,帮你去规避感情中的那些常见风险。
当今的情感和婚姻是一个缺乏监管的市场,充斥着太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我们即渴望被爱,又恐惧亲密关系。
这本书结合了我过去接过的20000多例付费情感咨询,拆解出亲密关系中的常见风险,希望能为你的感情保驾护航。
点一下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