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小红书,看到一篇笔记说最喜欢的大部头,不少00后一致指名《平凡的世界》。
扭转了我对00后和对这套书的刻板印象。
上次扭转我刻板印象的,还是年轻人依然热爱伍佰这件事。
在我想象中,《平凡的世界》应该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非常遥远的书。
印象很深刻,那时候还在读中学,从图书馆同时借了《平凡的世界》和《 穆斯林的葬礼》。
这两本书很长时间一直被并列提起,同一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一本讲的是农村,一本讲的是城市。
《平凡》很快就读完了,一口气就读完了,《穆斯林》读了好多次,都是读了2章就没法再看下去。
这大概是一个农村人天然的共情吧。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被路遥骗取了太多无谓的眼泪和年少无知的热血。
只有那个时代才会有的天真、梦想、热血。
这哪里是一部农村小说,这更像是一部歌谣和神话传说吧。
可能大概再过20年,我还依然可以记起里面所有的故事和情节,就好像初恋那样深刻。
记得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田晓霞去世,而孙少平整天整夜以泪洗脸,最后竟然用心灵召唤来了UFO,跟外星人做了心灵交流。
现在想起来,那个时代就好这一口,不得不说这个情节还挺雷的。
还有孙少平的好友金波,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整个《平凡的世界》里最浪漫的爱情。
金波在高中毕业之后,远离家乡去到青海当兵。
他每天都会在异乡的屋脊后面,观看草原迷人的日落和奔涌的马群。突然有一天,马群中传出了一个女孩动听的歌声,唱着藏语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金波一下子被美妙的歌声击中,他每天都会去听女孩唱歌,而那歌声也再没有停止过。两个人爱情,就在一次次对歌中萌芽、生长,即便素未蒙面,语言不通,都没能阻挡这段感情的滋生与蔓延。
一天,他偷偷溜出营房,在军马场外见到了魂牵梦绕的姑娘,他们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却能真切的感受到对方的激动与爱意,他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时间好像静止一般,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他们。
然而,上空飘来一片乌云,军马场的政委出现在他们面前。
一场刚刚开始的爱情,瞬间灰飞烟灭。
因为违反纪律,金波被迫复员,而那个藏族姑娘也调离了跑马场。在临走的时候,金波发疯了一样去寻找那个姑娘,却已经人去楼空,佳人不可追。
爱情刚刚开始就猛然结束。那个遥远的少女成为金波永远的伤痛,多年之后他对孙少平讲起这段故事,泪水依然模糊了他的双眼。
每每想到这段故事,我总是抑制不住浑身起鸡皮疙瘩。
多年后,我去了青海,在博物馆中看到了那片传说中的草原,想起了那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依然不可抑制地悲伤。
这部书有太多的爱而不得,情非得已。
在电影《艋舺》里有一段很戳人的话——
你知道吗,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我们活着,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追求生命热烈的爱,然而却往往敌不过时代的大浪潮,社会汹涌的脚步。
现在的人大概很难理解为什么孙少安和田润叶两情相悦,却最终逃离了田润叶而娶了贺秀莲。孙少安和贺秀莲两个本来毫无感情基础,只是为了组建家庭而走在一起,最后却成为了彼此坚强的后盾。
也很难理解,志向远大的孙少平竟然去了矿区,选择在那里终老。他拒绝了金波妹妹的表白,而继续走向矿区,和在那里的寡妇以及她的儿子相依为命。
好像是陶渊明式的归隐。
好家伙,突然之间感觉是在看武侠小说。
有金庸《连城诀》,萧鼎《诛仙》这些经典小说结尾的意蕴,大英雄们在建功立业之后走向云淡风轻的小日子。
这个故事的结尾深深影响着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功名利禄不过浮云,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而来,不如挖矿或者耕田去。
整本书里还有一个难忘的角色和故事。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的浪子回头。
王满银是这部小说中闻名的混混、二流子。
他作为农民,却对土地完全不感兴趣,满脑子都是出人头地,幻想干一番大事业。一有机会,就扔下老婆孩子出去“创业”,投机倒把,还在外面找了个南洋女人,将这南洋女人领回家,气得兰花吞了老鼠药。
对,王满银就是那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人。他继续抛妻弃子,继续到外面天地闯荡世界。只有到了很久很久以后,在上海外滩那个寒冷的夜晚,在那个破烂的旅馆里,他无意间拿起桌上的那面破镜子,却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家伙——
这是我?我老了?脸上有了皱纹?头上有了白发?
他在这镜子前面久久地发呆。
在这寂静的深夜里,这样呆坐着的时候,他耳边似乎突然传来远方猫蛋和狗蛋喊“爸爸”的声音;他恍惚地看见儿女们戴着红领巾和他们的母亲一块立在罐子村的公路边上,在等待着他回来……
他看见镜子里的那个家伙嘴角咧了几咧。
这个逛鬼不由伏在桌子上哭开了,鼻涕涎水泪珠子搅混着糊了一脸……
王满银似乎从这面破镜子里才认识了他是谁,是个什么人,过去曾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得要回去!”他对自己说。
旅馆的那面镜子犹如照妖镜,照出了王满银妖魔化的一生,他看到了自己那因欲求不得而痛苦的嘴脸,一生都在热切而又痛苦地朝着那个虚幻的目标奔跑,他一点点地衰老,最终一事无成。
天一亮,王满银便火烧屁股一般急着蹿上了西行的列车回家。
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棒喝、顿悟。
看到网友的一句评语,很有意思——
小时候以为自己是少平,慢慢把自己活成了少安,长大发现原来自己变成了王满银,现在觉得自己还不如田二。
初看《平凡的世界》,认为王满银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不负责任,只顾追求自己的快乐。一直到很久以后,才读懂这个人。
谁不是在少年时生机勃勃充满幻想,一心想要追求梦想,只有人到中年才认清现实,谁不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被逼放弃自己的理想选择生活,纵使不甘又能如何,还不如坦然接受,接受能力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或者,用王小波那句著名的比喻来说,也很恰当——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新裤子乐队的那首《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唱的就是这样的心情吧——
我最爱去的唱片店
昨天是她的最后一天
曾经让我陶醉的碎片
全都散落在街边
我最爱去的书店
她也没撑过这个夏天
回忆文字流淌着怀念
可是已没什么好怀念
可是你曾经的那些梦
都已变得模糊看不见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钱
当然,更打动我的是另外一首《生活因你而火热》,不知为什么,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没有感觉到火热,只有无尽的低沉伤感——
我不得不去工作
在大楼的一个角落格子间的女孩
时间久了也很美
我会和她结婚
带我去小城过年
忘了吧那摇滚乐
奔腾不复的时代
我倒下后,不敢回头
那些昙花一现的灿烂,是爆炸的烟火
那一团耀眼的火焰,在燃烧着你和我
那刻骨铭心的恋爱总带给我伤害
那平淡如水的生活因为你而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