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金句被成人世界成功学无数次引用,然而没有人发现背离了它的初衷。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个事业英勇地死去,而成熟男子的标志是愿意为某个事业卑贱地活着”
这句话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安多里尼先生教育少年霍尔顿的句子。
这句大人看来无比正确的话,在少年那里并不成立——它承认了一个前提,理想和成功的代价是卑贱。这个世界是混浊的,你要活下去,就必须忍受肮脏。
书上还有另外一句也流传很广的话,来自70岁的历史老师斯宾塞的心得:
“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进行”
这种中老年人的人生信条咋听上去很有道理,背后是血淋淋的人生教训。
大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学会圆滑世故的,都是在无数次碰壁之后,与生俱来的棱角被打磨干净的。
然而,这就是对的吗?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少年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在大人世界里,他的纯真和梦想违背了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主旋律。
他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少年,然而大人们不知道,在他叛逆的背后是孤独无助、迷惘而脆弱善良的心。
他会因为弟弟的死而久久不能走出伤痛的阴影;
会因为在街头听到小女孩的歌声而深受感动;
会关心冰湖上的野鸭冬天去了哪里;
会因自己有鸡蛋和肉吃、而别人只能吃面包而难过;
也会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捐给修女……
这些善良和感伤,总是被大人世界漠视和嘲笑。
这些大人已经忘记,他们曾经也是少年,曾经也对这个世界抱以善意和纯真过。
我们曾经也是愤怒的少年,看啥都不顺眼,痛恨这个虚伪、贪婪、自私的世界。
拒绝唯财富、名声、权力是图,痛骂自私贪婪,痛骂虚伪麻木。
总想对眼前社会的肮脏虚伪出拳,到处横冲直撞,弄得自己浑身是伤。
在受伤之中,渐渐长大,学会顺从,学会遵从“游戏规则”,
青春的成长,从不懂事到“成熟懂事”,总是以失去作为代价。
失去了童真,失去了真挚、单纯和热情,失去了本色和梦想。
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在表演之中,逐渐变成那个伪装的角色。
少年屠龙,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那条恶龙。
霍尔顿反抗,他不想要成为那条恶龙,不想与成人的世界同流合污。
他想要逃离这个社会,去麦田里做个守望者,守望天真善良的栖居地。
北野武有一部关于少年的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那里有最好美好的青春和爱情。
少年聋哑人捡到一块残破的冲浪板,他平凡无聊的人生,因为冲浪,开始起了变化。和女朋友一起学冲浪,买冲浪板,参加比赛。那个海滨小城,没有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单纯和热爱。
我总觉得,那片没有经过污染的海,就是传说中的麦田吧。
那里没有丛林社会中的物欲横行精心算计,没有争强斗狠,只有梦想和爱。
后来,那个聋哑少年死在冲浪上。
而在《麦田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最终没有走出城市,他病倒了,被送去了疗养院。
如果这本书有后传,那霍尔顿从疗养院出来,到将来过上中年生活应该是怎么样?
大腹便便,浑身油腻,满口人生成功的法则,精英社会的精致生活么?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生活——
1个人每天售价500元,出卖自己的时间和自由,来换取面包和房债车债。
这个就是被物化的成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