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文摘   2025-01-14 09:21   黑龙江  






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在阿拉善沙漠的东北部,在银额盆地东北底部。


乌兰布和沙漠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最长170公里,东西最宽110公里,总面积达10457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偏西倾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文章༒


沙|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丹吉林沙漠。

沙|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

沙|中国第五大沙漠,柴达木沙漠。

沙|中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

沙|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



地处包头-吉兰泰断陷盆地西南部,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两度强烈下陷,形成断陷盆地,后期湖水外泄,留下大量沙物质,为沙漠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丰富。同时,干旱季节与大风季节同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趋势。历史上,历代开发农垦和战争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原生植被和表土,使沙层暴露于地表,受到强烈风蚀,加速了沙漠的形成和扩张。


但近几十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部分地区出现了“绿进沙退”的良好局面。



乌兰布和沙漠东南部以流动沙丘为主,磴口至敖龙布鲁格至吉兰泰一线的东南地区,约占总面积的36.9%。多呈现新月形沙丘链、格状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山的形态,一般高度为10-30米,密集中心处高度可达50-100米,沙面裸露。


西部是古湖积平原,是古代湖泊干涸后形成的平原,至今仍然保留着湖泊的痕迹,景观类型主要为固定和半固定的白刺灌丛沙堆,以及生长着梭梭的沙垄,同时受到了强烈的风蚀和盐渍化的影响。


磴口和沙拉井一线以北的区域属于古代黄河冲积平原,黄河河床自西向东逐渐摆动,导致沙漠中广泛分布着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古河床遗迹,这些遗迹表现为现代沙漠中呈曲带状断续分布的低洼地、低湿地和湖泊。



乌兰布和沙漠周边有狼山等山地,地势相对较高,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河套平原的西端屏障。山地的存在对沙漠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阻挡了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另一方面山地的降水和径流为沙漠边缘地区提供了一定的水资源。


乌兰布和沙漠地处黄河东侧,黄河水流经此地,年运量高达189亿立方米,北部地势较低,适宜大面积自流灌溉,黄河水含丰富淤泥,可改良沙漠土壤质地。


据估算,乌兰布和沙漠100米深度内的地下水动储量每年可达4.6亿立方米,一般地下水位于13米深度,山前倾斜平原地区深达310米,为沙漠植被生长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水源。



沙漠中生有麻黄、锁阳、沙棘等多种名贵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固沙植物主要包括梭梭、沙冬青、柠条、油蒿等,这些植物耐旱、耐盐碱,具有强大的固沙能力,能有效防止沙漠扩展,改善生态环境。


乌兰布和沙漠的吉兰泰盐池是中国著名的大型盐湖,已有160多年开采历史,蕴藏量达1.5亿吨。乌兰布和沙漠地质历史悠久,经历多次海侵海退,形成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乌兰布和沙漠地势相对平坦,且有部分土地经过改良后可用于农业生产,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空间,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的部分区域已发展起了有机农牧业。



在沙漠中建设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如磴口县的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发展模式,既有效利用了沙漠的太阳能资源,又促进了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


乌兰布和沙漠有茫茫沙海、延绵起伏的沙丘,还有海市蜃楼等自然奇观,以及星罗棋布的绿洲湖泊,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沙漠文化资源,如古代的戍边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为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基础。



如今,通过大规模种植梭梭、沙拐枣、花棒、柽柳等耐旱耐寒耐盐碱的乡土沙生植物,建立起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展危害,延缓了地表流沙侵入黄河。



在沙漠东缘规划实施生态锁边工程,形成间隔长、宽度适宜的大型锁沙、阻沙、锁边防护带,保护和治理黄河西岸的生态环境。



推荐关注

微信公众号:byf558800

更多精彩美文,人生感悟,更多旅行推荐!

长按二维码,扫描并关注!






人生行旅丶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