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文摘   2025-01-17 09:34   黑龙江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文章༒


地|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

地|中国三大平原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松花江。

山|盘卧在东北的巨龙,大兴安岭山脉。

山|走进小学课本,美丽的小兴安岭。


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6亿年前,东北地区还是几个海岛,如松嫩岛、佳木斯岛等,在海洋中飘荡。3亿年前,随着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东北地区逐渐演化为陆地。


1.5亿年前,东北地区开始沉降,逐渐演化为松辽盆地,并发育出松辽古湖。1亿年前,东北地区气候湿热,古湖扩张,湖内生物爆发性增长,形成了厚厚的有机质层,为后来大庆油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纪后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升降运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间歇性,将南北的构造体系连接起来,平原继续下沉,沉积了深厚的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层在老构造的基础上产生翘曲、断裂,大兴安岭翘起、隆升,盆地沿断裂沉降,进入第四纪演变期。



早更新世,全球气温下降,寒冷气候波及松辽平原,在大兴安岭山前地带、盆地中部及东部丘陵沉积了白土山组地层,该地层向盆地中部渐变为湖相粘土。中更新世,大兴安岭、长白山山地抬升,松辽盆地缓慢而稳定下沉,在早更新世湖盆的基础上发展为大湖盆,沉积了厚达30米至70米的湖相淤泥质粘土及粘土。


晚更新世初,松辽分水岭缓慢抬升,西辽河与松嫩水系分离,形成辽河水系,松辽平原沉降中心不断缩小,古水文网发生重大变迁,且逐渐西移,中更新世形成的巨大湖泊大大萎缩,被分割为星罗棋布的小湖泊。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变暖变湿,河流作用加强,形成了现代的东北平原地貌。



东北平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


早在40-50万年前,东北平原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其中泥河湾盆地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一处人类遗址。


周代商后,箕子朝鲜一度占据整个辽河平原,后来被东胡人打到辽河以东。前300年左右,燕国大将秦开率兵打败东胡后,把箕子朝鲜赶回朝鲜半岛,在辽河平原上建辽西、辽东两郡。



公元前221年秦灭燕,全盘接收了燕国对该地的统治。前109-108年,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灭卫氏朝鲜,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汉四郡”,同时设辽东、辽西两郡统治辽河平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慕容鲜卑以辽河平原为根据地,经略中原,先后建立了前、后、北燕政权。北魏时期,对东北祖地的领地大大缩水。


此外,西汉初期,濊貊族的一支在松嫩平原上建夫余王国,493年勿吉族灭其国。前37年扶余人朱蒙于辽宁省桓仁建国高句丽,404年好太王占领辽水以东。



公元668年9月李勣攻入平壤城灭高句丽,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698年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建震王国,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25年唐玄宗在黑龙江下游置黑水都督府。


公元936-1116年,契丹人建立辽朝,统治东北平原地区。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朝,灭辽后统治东北。1234年,蒙古人灭金,东北平原纳入元朝版图,属辽阳行省管辖。


明朝时期,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用武力、怀柔、联姻等手段征服了东北的各族部落。顺治初年,清政府以柳条边为界,禁止汉人进入边外垦荒。1904年起,黑龙江地区“全面开放”,土地资源大量开发。


民国时期,大量汉人“闯关东”,在东北黑土带进行空前的农垦。新中国建立后,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建立了大批的国营农场,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环山,山地内侧是平原、台地、丘陵,整体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200米,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


松嫩平原整体略呈菱形,北部主要是台地,海拔500-800米,台地边缘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较为平缓。平原部分地势平坦开阔,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松花江和嫩江及其支流流经此地,形成了丰富的河网水系。



辽河平原是浅丘与冲积平原,南部呈浅丘外貌,西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250米。以辽河为中心,呈现出沙丘与洼地相间、微波起伏的风沙地貌景观。


三江平原是低平原与沼泽湿地,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是一个地势低平的冲积-湖积沼泽化低平原。区内多低洼地,河网密集,湖泊众多,沼泽湿地广布。三江平原地势极为平坦,一马平川,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



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夏之间季风交替明显。春季和秋季较为短暂,是过渡季节。年降水量350毫米~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北平原土壤类型主要为暗棕壤、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栗钙土、盐碱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风沙土、褐土等,以草甸土、黑钙土和黑土为主,黑土是区内重要土壤资源。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以黑土、黑钙土、白浆土等为主,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东北平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是其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原油产量占中国的2/5,主要油田有大庆、扶余、辽河。此外,辽宁省的铁、菱镁矿等矿产保有储量居中国之首。


东北平原的两大水系辽河与松花江水系流经平原南北,此外还有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水资源丰富。平原上还有众多湖泊,如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长白山天池等,可用于灌溉、水产、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



东北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为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柞树等,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42%,产量居全国各大林区之首。



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东北虎、猞猁等名贵物种,还有大量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推荐关注

微信公众号:byf558800

更多精彩美文,人生感悟,更多旅行推荐!

长按二维码,扫描并关注!






人生行旅丶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