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谷景区,位于重庆市黑山镇境内,与南川金佛山、贵州桐梓柏箐自然保护区毗邻,距重庆城区63千米,景区面积100平方千米,山顶与谷底高差最大1200米,峡谷长13千米。
黑山谷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娄山余脉,属于湖北和川东褶皱带的结合部,是中生代石灰岩组成的龙骨溪复背斜的中间部分。
景区内有12峰,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像大佛,有的像公主,如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等,形象逼真,令人称奇。
最高峰狮子槽海拔1973米,是重庆与贵州两省市的一座界山,面积200—300平方千米,与缙云山、四面山、金佛山、仙女山并称“重庆五大名山”。
峡谷长13公里,河谷两岸坡度70-80度,部分岸坡在90°以上,山顶与谷底高差最大1200米,河谷断面呈“V”字形,如鲤鱼河就呈现典型的“V”形深切峡谷形态。
最窄处只有2米,如鱼跳峡、野猪峡、猴跳峡等,人行其中,仿佛置身于大地的裂缝之中,抬头只见一线天空。峡谷中的溪流清澈见底,河床布满鹅卵石,蜿蜒流淌,在宽窄不一的河谷中穿梭,时而平缓,时而湍急。
黑山谷景区由黑山谷、万盛石林两个景区组成,景区内有5峡、7区、12峰、36桥、99瀑、108潭,荟萃渝黔喀斯特地貌风光之精华,被誉为“渝南九寨沟”“地质大观园”。
黑山谷景区自然景观丰富,山、水、泉、林、洞俱全,融奇、险、峻、秀、幽于一体。既有奇峰、异石、参天古树,又有碧水、高峡、迎面飞瀑;既有古老的地质地貌,又有罕见的珍禽异兽。
- 飞鱼瀑:是黑山谷景区上百个瀑布中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落差约80米,夏天山洪季节,水流量可达5吨/秒,因瀑布的形态似鱼而得名。
- 双龙戏珠:峡谷溪流中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仿佛巨大的珠子,将潺潺流水分成两道。
- 神龙峡:峡谷全长1200米,千曲百折,曲径如走蛇,最窄处只有2米,最宽处不到30米,两岸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峭壁千仞,飞瀑不断。
- 泥瀑:落差约80米,宽10米,为钙华沉积地貌景观,构景岩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颜色像泥,似泥浆从天而降,外观如瀑。
- 渝黔分界桥:为一座典型的风雨廊桥,是重庆和贵州的分界线,游客可在此一脚踏两省。
万盛石林景区成岩年代距今约4.65至6亿年,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林之一,岩石中留存有大量古生物化石,如寒武纪的角石,对研究地质演变、海生物演变有很高价值。
万盛石林景区有六大功能区,形成了“石扇、石鼓、石龟”奇石三绝;“水石林、雾石林、洞石林”林石三奇;“中华震旦角石谷、化石长廊、地质公园”科普三篇;“桃花坞、龙鳞花海、苗王宫”苗家三弄‘’等十二大核心景点。
- 天门洞:全长726米,因溶洞顶部有一“天窗之门”而得名,洞内有各种石笋、石幕、石钟乳、石瀑布及莲台水池等,造型精巧、千姿百态。
- 凉风洞:洞内凉风习习,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让人感到清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洞内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奇幻无比。
- 听泉峡:是一个由岩溶塌陷、断裂形成的峡谷,长近300米,宽1-2米,深约80米,有一窄道通入,峡中暗河流水潺潺,水涌触石,声如宏钟鼓乐。
- 莲花峡:与听泉峡平行排列在景区东部,峡谷内怪石嶙峋,两岸峭壁高耸,谷底有清澈的溪流,景色十分秀丽。
- 芦花湖:湖水清澈碧绿,周围群山环绕,石林倒映在湖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是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景区内世代生活着“红头苗”苗族同胞,他们能歌善舞,苗族踩山会、若琐节、芦笙舞、木鼓舞等传统节日和民族歌舞久负盛名。
2008年7月,黑山谷被列入巴渝新十二景名单。2012年10月,黑山谷景区被评定为国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黑山谷风景区被评选为“重庆市十佳文明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