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网络作家行走燕赵写非遗 | 风逝花歌:幸福与希望的“吹歌”——抚宁鼓吹乐

文化   2024-09-18 10:40   河北  


幸福与希望的“吹歌”
——抚宁鼓吹乐

◎ 风逝花歌


乐响我童年
九月,北纬40°,东经119°,燕山脊长城梁。
又到了老家丰收季,提笔欲绘丰收季的绚烂画卷,耐不住五谷杂粮软磨硬泡,挡不住累累果实盛情邀约,或许是它们醇香与甘甜的诱惑,让我撂下笔杆子跟着收秋“大军”上高山下峡谷,哼着小曲唱着歌,忙来忙去,不亦乐乎。但,心中却莫名地泛起一丝涟漪——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
“小小牵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一朵连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吹奏一曲农家乐呀,山村富了千万家,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一年更比一年发……”一阵清脆的童声技压“群雄”,秋虫合唱团全都停止演奏,静下音来当听众。原来是一个跟着大人收秋的小男孩,约莫有七八岁,他手执绛红色的喇叭花,自得其乐地吹奏着,节奏感在他的摇头晃脑下拥有了更强的漩涡力。
对,我就是被这吸引过来的,我的演绎少了这样的“吹歌”。我没有和小男孩打招呼,在他“吹歌”的节奏里蹦跳着,秋风知我意,树叶解风情,我们就这样默契地演绎着。小男孩一点儿也没有怪罪我的冒失,小脸蛋涨得通红,反而吹得更欢了,他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两腮鼓出了驼峰。
你看,这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牵牛花,小男孩眼里的笑,心中的喜,连同我童年的记忆统统溜了进去……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那久违的、纯真无邪的乐响,找到了童年记忆中最动听的乐章——鼓吹乐。
八岁那年,我迷恋上了鼓吹乐,鼓吹乐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在那个没有明星闪耀的年代,鼓吹乐是乡村的明星,是红事与白事的信号,是节日与庆典的灵魂。
只要鼓吹乐一响,人们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从街头追到巷尾,从白天追到黑夜。大人们喜欢凑热闹,更别提我们这群无热闹不欢的孩子们了。鼓吹乐是具有穿透力的,无论它在前街后街响,还是在东街西街唱,远在村外大河玩耍的我们能清晰地辨别它发声的方位,被这声音召唤而去。等我们到达鼓吹乐现场的时候,那里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了,我们就瞄准缝隙大的地方,双掌合并伸直,把头埋进两臂间,猫着腰挤进人群,像条泥鳅一样往里钻,冲破重围就为了离演奏的人更近一些,看个清楚,听个真切。
唢呐,那个上细下粗牵牛花形状的家伙式儿,竟能发出如此美妙而又奇特的声音,它让手指在孔洞上灵活起舞,让演奏者的脸上绽放出丰富的表情,更让听众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我,就是那群小听众中的一员,被喇叭筒发出的漩涡力深深吸引。不知多少次了,在台下听着听着,体内涌动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力量。
机会终于来了,随着春节的临近,村民们要自发组织一支别具一格的拜年秧歌队,为邻里乡亲们带去欢笑与祝福。无疑,拜年秧歌队的领头羊是鼓吹乐,为了能与鼓吹乐更加亲近,我鼓起勇气,决定表演孙悟空来加入秧歌队。
为了能顺利通过考核,我不仅在家中对着镜子反复练习那些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的俏皮动作,还特意打开电视机找到播放《西游记》的频道,实时模仿孙悟空的一言一行,力求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与顽皮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使出浑身解数把孙悟空的一举一动展示出来,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表演还算满意,就差一件趁手的“金箍棒”了。我搜集了很多空烟盒,抽出里面的金箔纸,将金箔纸剪成条状一圈圈缠绕粘贴在木棍上。嘿,舞动起来金光闪烁,握在手里还真有派头。
一个八岁的孩子虽然不懂什么音律,但是久追鼓吹乐,耳濡目染之下,不管鼓吹乐演奏什么曲,我都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鼓吹乐的节奏之中。
在鼓吹乐的引领下,我们这支秧歌队走街串巷。鼓吹乐声飘进了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汗水换来了阵阵掌声,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秧歌队走出本庄,在南北二庄的表演赢得了好口碑。秧歌队的拜年演出,给人们送去祝福和快乐,主人家热情地迎接我们,用香甜的点心和满载心意的红包表达着对表演队的感激与尊重。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带去快乐与温暖的幸福感,我深刻感受到了鼓吹乐的魅力与力量。
年过完了,表演也圆满落幕,但那份美好的回忆却永远镌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队长将收集来的点心和红包一一分发给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秋日的暖阳下,听着小男孩自创的“吹歌”,那牵牛花里流出来的是小男孩眼里的笑,心中的喜,还有我童年与鼓吹乐的美好时光……

抚宁,历史的低吟与回响
九月,北纬40°,东经119°,天马山天马湖。
小男孩儿的“吹歌”还萦绕耳旁,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我接到了约稿电话,那就让“河北网络作家行走燕赵写非遗”活动走进我的老家抚宁吧!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抚宁,古韵悠长之地,星宿分野,尾箕璀璨,地理上紧密依傍京津双城,自古便是繁华与宁静交织的福地。此地,以“抚我黎庶,宁我子妇”之愿,承载着皇天后土的深厚恩赐,犹如渤海之畔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抚宁,襟抱长城之雄伟,带绕沧海之辽阔,揽群山入怀,捧名湖于掌心,自然风光旖旎,天马山水间,处处皆是点睛之笔,美不胜收。茶棚乡大所三村旧石器遗址的考古发现,更是揭开了抚宁地区悠久历史的神秘面纱,证明早在万年之前,智慧的人类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播撒文明的种子。骊城之地,文风昌盛,民艺丰富,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文化底蕴。山以仁为本,水以智为魂,抚宁的山水之间,不仅孕育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滋养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才,真正实现了“人杰地灵”的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48处文物保护单位和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抚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非遗绽放,笔墨留香,我要用文字为抚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绘上一幅生动的画卷。
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抚宁鼓吹乐无疑是耀眼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是抚宁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抚宁鼓吹乐,即抚宁吹歌,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一带广为流行。鼓吹乐以唢呐为主,配以鼓钹和其他乐器,在民间年节、迎送庆典等民俗仪式上大量使用。2006年6月,抚宁鼓吹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抚宁鼓吹乐,我来到了抚宁区文化馆,在这里我得到了文化馆冯静馆长的热情接待。今年5月我在抚宁区平州美术馆策划的“听故事,舞太平:中华(骊城本土)文艺国际传播”为主题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冯静馆长的大力支持,区文化馆组织的抚宁非遗文化太平鼓的表演丰富了活动内容,魅力无穷,现场掌声不断,外国留学生对太平鼓舞兴趣浓厚,纷纷上台互动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民间文化的了解,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成功。
冯静馆长深情地讲述了抚宁鼓吹乐的悠久历史与繁荣现状,她说这一艺术形式跨越了四百多年的时光,其传承脉络清晰,史料记载详尽。公元1599年(明·万历27年)编纂的《永平府志·卷三·政事志·雇银(条)》载:“抚宁县,吹鼓手捌名,每名叁两陆钱(银)”;1876年(清光绪2年)修撰的《永平府志·卷四十六·赋役志二·经费起运》载:“抚宁县修理,吹鼓手六名,共支银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三两”。“临榆县(后并入抚宁)修理,吹鼓手六名,共支银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三两”。抚宁现今活跃着五家著名的班社——任家班、董家班、单家班、赵家班、石家班,它们共同构成了鼓吹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班社中,鼓吹艺人数量众多,他们不仅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还积极参与到市区举办的各类比赛中,如青少年唢呐大赛、老艺术家才艺展示、秧歌舞蹈伴奏竞技以及中青年唢呐技艺比拼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鼓吹乐艺人的成长与技艺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抚宁鼓吹乐的发展,冯静馆长计划召开传承人会议、成立鼓吹乐表演乐团,旨在通过抱团取暖、发挥特长的方式,保证每年都能有新作品问世,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冯馆长展示了大量关于抚宁鼓吹乐的珍贵资料,还带我走进文化馆非遗展厅,展厅虽小,五脏俱全,鼓吹乐乐器、太平鼓、贝艺雕、角雕、根雕、皮影雕、面塑、麦秆画、绣花鞋、七里涧古建构件等琳琅满目,巧妙地照亮了每一个角落,相互映衬下更显庄重与神秘,尽显和谐之美。
进门右手边第一个展架就是鼓吹乐乐器的,展架上中下摆得满满当当,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芬芳扑面而来。冯馆长如数家珍,一一给我介绍起展架上的三节唢呐、双唢呐、大开腔、二喇叭、三机子、海笛子、咔碗、手锣、梆子等乐器。我把目光锁定在一沓有破损的古卷上,一排排一列列的毛笔字似有玄机,冯馆长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卷,泛黄的文献,字里行间跳跃着历史的温度。冯馆长自豪地说,这就是老辈手写的工尺谱,它是鼓吹乐艺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咱抚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最后,冯馆长自豪地指着墙壁上关于鼓吹乐的荣誉牌匾讲述着它们的来历,她的眼神里流露出对鼓吹乐过往的敬畏与对鼓吹乐未来的憧憬。

技艺传承,生生不息
九月,北纬40°,东经119°,我继续踏上鼓吹乐的寻找与记录之路。
昨夜雨大,“哒哒哒”歇也不歇。清晨,雨喘口气暂停,但天空依旧阴沉,我匆匆用餐后,便驱车前往与抚宁鼓吹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任连义老师的约定之地——任家班唢呐艺术展览馆。40公里,近1小时的路程正好可以温习“功课”,我将秦皇岛市作家协会李霁主席发过来的关于任连义的资料设置成了语音循环播放:任连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第九代任家班唢呐艺人,自十岁起随父亲任启文、伯父任启瑞(筱核桃)学艺,初中毕业后随任家班唢呐队从事民间艺人行业。2006年7月,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2006年,获全国吹歌大王称号;2007年6月,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通过挖掘、整理,目前任家班的演奏曲目非常丰富,有200余首,其代表作有,秧歌类:《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小磨坊》;汉吹曲类:《老声调子》《玉芙蓉》《绣红灯》;大牌子曲类:《四来》《雁落》《哪吒令》《鹧鸪》《三风》《一条龙》等……
抵达时,我比约定时间早了半小时,只见“任家班唢呐艺术展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任家班唢呐传习所;免费招收学员,传授民间传统唢呐”蓝底白字的牌子在雨中更显庄重醒目。左边,是对传统民族乐器的展示与邀请;右边,则是传承与教育的承诺。任连义老师已候在门边,果然和照片中一样,国字脸,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他的热情与笑容瞬间驱散了雨天的寒意。
踏入馆内,一股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右侧墙面上的小黑板,“排练传统曲目满堂红”几个大字赫然在目,两旁的对联“传承唢呐艺术,弘扬传统文化;鼓吹乐世家”,不仅是对任家班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左侧,传统与现代乐器并置,大鼓、架子鼓与音响设备旁,一把小唢呐静静地立在那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它好像知道今天它要诉说它们的故事。
任连义老师引领我至其卧室兼工作室,卧室案头书架上堆放了几十本古文化书籍。见我指着那些书籍,他笑道,古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书你要是读透了,就会发现万物相通,对唢呐的理解也会更深。我深以为然,这份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正是任老师艺术之路的坚实基石。
访谈开始,我直奔主题,谈及抚宁鼓吹乐的独特之处。任老师滔滔不绝,眼中闪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自豪,抚宁鼓吹乐之所以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其吹奏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抚宁鼓吹的唢呐融合了八、九、十度超吹,筒音与第一孔的特殊音程关系,需要特殊的演奏方法。这种技艺,是其他地区唢呐所无法比拟的。他进一步介绍,抚宁唢呐种类繁多,根据形制、尺寸、音域及演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至少15种,常用的有近8种之多。
谈及自己的学艺经历,任连义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回忆,他8岁开始学唢呐,是学校演绎队的一员。得益于家族的传承,他跟随父亲和二叔任启瑞(筱核桃)学习。第一个学会的曲目是《东方红》,那时听到自己唢呐发出的乐声,心里别提多美了。他感慨道,是学校的助演与交流机会,让他的技艺得以迅速提升。
任老师自幼便跟随父辈学习吹打技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鼓吹乐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与发扬。
谈及传承,任老师更是慷慨激昂,不仅免费招收学徒,还提供唢呐和哨子,下雨下雪就把学徒留下管饭、管住宿,怕学徒晚上冷,自己不舍得开的小太阳给学徒们开一整晚。一个学徒就得一把唢呐,一把好唢呐得2000多元,哨子更是消耗品,这些都得往里搭钱,而且是个无底洞,但任老师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他说,我的目的是让鼓吹乐能够源远流长,取之于鼓吹乐,用之于鼓吹乐。
在筹划这座展览馆的过程中,任老师及老伴不辞辛劳,历经三次迁居,每一件展柜的搬运都亲力亲为,尤其考虑到展品的脆弱性,他们更是放心不下交由他人。尽管年过六旬,连做日常家务都略显吃力,他们依然坚持,这份对鼓吹乐文化的执着与奉献,让人由衷敬佩。当谈及建馆初衷,任老师笑道,虽是大屋空置,但见它成为鼓吹乐传承与展示的平台,一切辛劳皆成值得。
让我佩服的是,两个小时的访谈,任老师声若洪钟,气息绵长,行家一出口,便知有没有。任老师神采飞扬地讲着父辈们凭借鼓吹乐走江湖,闯天下的故事,让人意犹未尽,却因突如其来的白事邀请而不得不暂别。临别时,他满怀歉意又满怀期待地说,改日再续未尽之言。
任连义老师的访谈结束,我才想起昨天冯静馆长说今天文化馆赵家班、董家班、石家班三大班社强强联合,今天上午在抚宁文化馆的14层排练。我赶紧驾车驶回抚宁城区。抵达文化馆门前,手机屏幕显示为11:00,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忐忑,生怕错过了这场音乐盛宴。我仍抱着一线希望,上楼一探究竟。
踏上通往14楼的楼梯,一阵悠扬而振奋人心的鼓吹乐旋律如清泉般流淌入耳,瞬间驱散了我的疑虑与不安。当我轻轻推开排练室的门,眼前的景象令人动容:一支由八位才华横溢的演奏家组成的乐队,正沉浸在他们精心创作的新鼓吹乐作品《百年秧歌情》的激情排练之中。
鼓吹乐省级非遗传承人董连吉老师,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他手中的鼓槌不仅精准地敲击出激昂的鼓点,更在不经意间化身为无形的指挥棒,引领着整个乐队和谐共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无限热爱,仿佛在与每一位队员进行心灵的对话。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用手机镜头捕捉下这温馨而又充满力量的瞬间。镜头下,那些年轻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新乐曲,新力量,承载着鼓吹乐历史最初的梦想与希望,正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我坚信,在抚宁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几大班社携手并进,以及更多像他们一样热爱并致力于鼓吹乐传承与发展的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抚宁鼓吹乐定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开枝散叶,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让这份艺术瑰宝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小小牵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一朵连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吹奏一支幸福谣呀,党的政策放光华,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富了不忘爱国家,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雨过天晴,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那满含幸福与希望的“吹歌”再次在耳旁响起。



作 者 简 介

田国鹏,笔名风逝花歌,198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代表作:《天诡》《奇书诡途》《天眼奇侠录之妖鼠传》。网络文学代表作:《黄粱梦密码》《圣器密码:天翻地覆九妖杯》。


河北文学院
河北文学院(河北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1991年由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2017年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并入河北文学院。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全省优秀中青年作家进行纸面及网络文学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