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 | 网络文学对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创新性表达

文化   2024-08-16 16:20   河北  

网络文学对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创新性表达

□桫 椤


近日,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已达3786.46万部,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人。同时,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全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总量约为69.58万部(种),同比增长29.02%;翻译语种超过20种,涉及东南亚、北美、欧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庞大的体量和快速的增长率,将网络文学的发展水平推向了历史新高。

伴随技术进步和媒介迭代,网络文学作为受众最多的大众文学形式和泛娱乐产业最大的IP源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全面而持久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网络文学备受读者青睐,除了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化的生产机制等因素之外,深入文本内部我们不难发现,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使其具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核。网络文学由此成为中华文化创新性表达的新范式,这为其由国内到海外乃至风靡全球提供了“身份证”和“通行证”。

盘活传统文化资源

5月16日,由猫腻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庆余年》第二季在央视首播,腾讯视频全网独播,迅速掀起观剧热潮,正剧播放量超12亿次。

剧作保持了原著的故事设定,呈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韵。通过角色和情节可知,小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家族观念。故事中还出现了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太常寺协律郎等官职,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制体系,特别是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此外,作者还借用传统文化典故刻画人物,多次引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如《红楼梦》中的“留余庆”判词为小说命名提供了灵感。

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是网络文学在选择题材、塑造人物、建构情节等方面的重要规律。大众耳熟能详的网络文学名作中,此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他较为典型的还有流潋紫《后宫·甄嬛传》、管平潮《仙剑奇侠传》、海宴《琅琊榜》、蒋胜男《芈月传》等。

网络文学利用传统资源并非原样照搬,而是以网络叙事手法进行创新性改造,为古老的传统赋予了新意。这在网络文学早期作品中即有体现。

今何在的《悟空传》,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作为《西游记》的同人小说,看上去师徒四人的角色身份似乎没有变,但故事、人设和主题已焕然一新。小说将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元素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悟空的角色得到新的诠释,他不再是单一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复杂人物。

广泛借鉴、吸收并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使网络文学充满了中国读者熟悉的中华文化气息,也为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以中华文化精神为支撑

网络文学扎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这不仅限于寻找素材方面,更将中华文化精神融入精彩故事,以特有的方式发扬和创新传统,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和审美风范。

《鬼吹灯》是网络文学中的大IP,由其改编的影视剧有十多部,此外还有游戏、动漫等多种形式的衍生品。故事围绕一本家传残卷展开,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元素与现代探险故事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勇敢、智慧、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递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这些使得该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创新性表达,不仅体现在历史和传统文化题材作品中,而且融入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内质。《全职高手》是电子竞技类题材,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奋斗和成长,展现了现代青年的追求和梦想。主角叶修作为“全职高手”,在遭遇职业生涯低谷后,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凭借对电竞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重新起步,最终带领新战队重返荣耀巅峰。作品中强调的坚持、拼搏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都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由于电竞题材作品的读者多为年轻人,小说起到了激励他们追求梦想的作用。

网络文学虽然诞生在互联网上,却带有传统文化的审美基因。网络文学起于草根,书写的是世情百态和普通人的浪漫想象,延续了宋明以来中国古典通俗文学精神。在表达方式上,读者互动、连载跟帖等形式与民间说书和传统章回小说异曲同工。

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

时代生活是文化最鲜活的表达。进入新时代,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蔚然成风。中国社科院《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现实题材创作年增速超20%,作者身份几乎涵盖了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来自各行各业写作者的多元经验丰富了题材选择,讲好中国故事,描绘时代风貌,塑造新时代的中国形象,网络文学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表达方式。

何常在的《向上》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背景,讲述了夏向上等人在北京成功创业,又从城市返回家乡,一起投身新区建设的故事。小说将主人公的职业发展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相结合,在描绘社会经济发展画卷的同时,全方位展现新区的变革,刻画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使读者对新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产生强烈的信心。

齐橙的《大国重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剖析,展现了中国重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写法上,作者对“中国制造”进行了富有“网感”的文学阐释。

叙写传统在时代生活中的新变,凸显了网络文学在传统文化“两创”中的责任感。王熠的《敦煌:千年飞天舞》以莫高窟文物修复和开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轨迹和责任担当,展现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传递出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小说中关于“数字敦煌”和周边文创产品开发等情节,展示了现代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既是文明滋养和传统浸润的结果,也是在汲取新的发展成果和智慧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和新语境。重视网络文学的创新性作用,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和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


发表于河北日报8月16日第11版


河北文学院
河北文学院(河北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1991年由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2017年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并入河北文学院。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全省优秀中青年作家进行纸面及网络文学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