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小宝过了8岁生日。
临睡觉想发个圈,才想起来没有给小宝拍生日照,手机里的照片是刚下晚自习的糯米端坐在生日蛋糕前。
这下尴尬了。
当时小宝正忙着拆姐姐送的礼物——5包植物大战僵尸卡片。其实倘若这样拍一张也很好——他满眼小星星,拆得心花怒放。可惜我的镜头停留在了姐姐身上……
说是给孩子过生日,最想表扬的是自己——37岁有了这个娃,我居然给养到了这么大。
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不夸张地说连屎尿屁都新鲜、有趣,而到了第二个孩子,除了火冒三丈的时候,很少能引起情绪波动了。
不仅年龄增长,体力、精力大不如从前,更加上需要操心一家老小和工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一心围着糯米转。
当然,这也是极大的好处。
糯米一岁的时候,我冲着她闪点卡——就是那种印了1~100个黑点的白色卡片。
糯米三岁的时候,我带她去旅行,无论多累晚上都要“讲绘本”。
当时在“育儿”上,是有些用力过猛的。幸好我并不(十分、非常、特别)看重成绩,否则小丫头要吃更多苦头。
到了小宝这儿,没有这么强的心劲儿了,我早就不再为“今天没打卡”自责,就算连续没完成学习计划也不是啥事儿。
从姐姐那儿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断断续续地坚持就够了。
60分妈妈好过90分妈妈。
少的30分,看似没有尽到责任,实则给孩子留下了成长的空间。
这次开学,许多家长被三年级的新英语课本吓了一跳:上来就是对话,完全没有“从字母学起”的过渡。
就算没有这一出,语言学习也是回报最高的启蒙。
语言不同于思维,孩子的思维发展受生理限制,需要到一定年龄才具备抽象思维、空间思维的能力。
科学家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要等到12~15岁才能达到最高级的“形式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正对应初中。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多数孩子而言,提前学数学不仅是苦差事,还很有挫败感。
相比之下,语言的敏感期来得极早——通常是2-3岁开始,止于6岁左右(一说起于0岁,止于12岁)。
这个阶段开始语言启蒙,无异于搭上顺风车。
去年糯米获得“外研社杯”英语竞赛省一等奖
在对糯米启蒙的时候,别说其他人不理解,我自己心里也没底。等到养育小宝的时候,已然知道这样做行之有效,就不能坐视不管。
好玩的是,孩子爸爸一反漠不关心的常态,积极支持给小宝教英语。倘若不是质疑他的水平,倒可以把这项苦差事交代给他做。
关于小宝学英语,我这样安排:
睡前讲英语,每天讲3本;
轮流读RAZ,每人一页;
讲完一遍,再从头开始,重复4遍;
最后一遍的时候做习题,每天2本;
这儿做一点说明,最初从A级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天读5本,大概用10~15分钟时间。如今J级马上学完了,每天用时30分钟左右。
在读头两遍的时候,小宝常常看《翻译手册》来了解大意。对于单词,我不要求他会拼写,能懂就行。平常读的时候基本上“不问不讲”,偶尔告诉他那个词是特殊的过去式。
说是以Raz为精读材料,其实我们并没有泛读任何其他的书。学完J之后,我打算带他转战加州英语,到时候会将RAZ作为日常泛读来用。
计划越是简单明了,越容易坚持。
包括Raz的书,也用“极简”的方法管理。
许多人觉得80几本书,一翻就乱了,或者万一中间停下来,也不知道学到哪一本。
我的方法是,按照顺序(与习题一致,按书名字母排序)码到书架上,然后把要读的那本抽出来一截,作为标记。
比如,今天读第66、67本,抽出来的时候就顺手把68拽出来一点。这样不光第二天从哪儿开始一目了然,也方便收纳刚读完的。
听音频对学语言很重要,自然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手机上当然可以播放音频,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音箱,可是都不够方便。我买了一个用TF卡的小音箱,专门播放Raz的音频。
现在每天早晨我只需要一个动作——打开按钮,然后就OK了。
原本糯米也有这样一个英语专用音箱,可是她的早餐时间改为看“朝闻天下”了,我就把这个音箱挪为他用——给小宝播放三国故事。
那糯米什么时候听英语呢?她用iPad画画的时候,喜欢同时开一个小窗口听演讲。
前段时间我给她安利了AI对话练口语的功能,据她说还挺好用,聊了很久动漫和同人。
希望小宝也能早点到自主学习的这天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