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接近尾声,有几位妈妈不约而同向我询问“参加征文比赛”的建议。
看来,被语文老师邀请也是一件既骄傲又“痛苦”的事啊!
这几篇征文还挺有代表性,也都不容易写。正好今天有空闲,索性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No.1 “节水爱水护水”
某市举行了河(湖)主题中小学征文活动,要求以征文形式,“感受河湖之美,记录河湖之美”,讲“身边的爱水护水工程、身边的水利工程和节约用水建议”。
熙熙妈妈求助:“如果写都江堰,应该从哪个角度写呢?”
这的确是非常好的选材——有历史感,也符合征文要求。如果能找一个切入角度,自然而然地把观察(河湖之美)和赞颂结合起来,就完美了。
我想了想,问了熙熙妈妈两个问题:孩子去过都江堰吗?今年*市暴雨多吗?
得到了两个肯定的答复,我大喜:那就好写了。
我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不妨从亲历的一场暴雨写起,由于雨太大而引发对“洪水”的担心,进而讲都江堰对防洪的影响。
为什么不直接写“游都江堰”呢?
用游记来写征文,也是常见的方式。不仅可以写见闻,还可以插叙都江堰的防洪功能。可是正因为 “常见”,所以不容易出彩。
近年来极端气候越来越多,许多城市受暴雨之困。以此入手不仅接地气,还切中大家关心的话题。“暴雨”和“都江堰”两个元素相叠加,无疑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当天下午,熙熙妈妈就发来了孩子的初稿。
我一看,关于都江堰的相关知识介绍太多了,大概占到了篇幅的三分之二。
要知道对一篇文章来说,“写实”太重要了,没有了“实”,就无从发感慨,就显得空洞。
我大刀阔斧地删减掉好些——包括那些“人们纪念李冰父子,感谢他们做出伟大贡献”的口号,只保留了与“泄洪”相关的内容。然后又标记了一个位置,请孩子补充旅行见闻。
须知,首先是记叙文,其次才是普及知识、发表议论。主线清晰与主题突出同样重要。
No.2 书香少年
果果妈妈发来的征文方案,主题一目了然——“感悟生命,阅见成长”。这个主题因为常见而难写,想要脱颖而出需要有新意才行。
老实说,我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毕竟征文以孩子为主,需要孩子(和家长)捕捉到好的素材才行。
最初,果果问我,能不能写《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我投了反对票。为什么呢?如果从读一本书讲起,想要体现“成长”,就得着力写阅读的思考和收获——而不是像一般的读后感那样写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或分析写作风格。
总之,除非读这本书带来了特别的触动和领悟,否则很难写出“成长”。
更容易的写法是,讲一讲自己的阅读故事——从小到大,如何养成阅读兴趣,又读了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好书。
我猜,果果妈妈如此重视作文,恐怕很早就开始亲子阅读了。
果然,果果有故事可讲。
不过,这份初稿也被我改得面目全非——我删减了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时如何阅读的三段流水账,将“半大不小”时的阅读体验聚焦在“去图书馆借书”上。
每当大刀阔斧地删改,我都特别抱歉。可是参加征文跟平常写作不一样,不能一个改法。
平常,我会贴着孩子的原作给建议,以孩子能吸收为标准。而改征文,我则会追求“尽善尽美”,希望能给孩子一个高标准的示范。
No.3 平安假期
如果评比最难写的征文,一定是这个。
可可妈妈传给我看的征文主题是“平安假期,健康成长”,目的是引导中小学生注意“防溺水、交通安全、防诈骗、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
听上去每一条都很重要吧?就是不好写。
孩子们最常见的(想破脑袋能写出来的)莫过于道听途说的安全事故,以及各种注意事项。
如果作文里写“前不久,我在短视频里看到这样一件事”,难免有点“无瓜硬吃”,写起来很别扭。
孩子们还容易陷入陈述安全事项——有点儿像“倡议书”——这不仅难以写出文采,搞不好还会被怀疑假借AI之手。
倘若是亲身经历的事,能不能写呢?这也有难度。事情太小,则不够典型;事情太大,更像反面教材,而欠缺正面意义。
我曾经在不止一个孩子的作文里看到“迷路”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往往发生久远,就连亲身经历此事的孩子也只记得一鳞半爪,以至于要依靠“妈妈告诉我,当时……”才能找回一点细节,更不用说对现在有借鉴意义了。
因此,怎么写才好呢?
我请可可妈妈转达了我的建议:写一篇想象力作文。
比如,想象自己变成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这样就有很容易串起平常观察到的、小视频里看到的违反交通安全的故事了。
不仅如此,既然是想象力作文,就可以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呈现细节、敲响警钟。
END
参加征文比赛,如同一场实战演习,对拓宽孩子的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如果老师有发征文启事,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