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我挑战了小升初的作文衔接课,收获颇多。其中之一是,更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在写作升级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当我带着这些思考来讲秋季学期的课程时,有意识地增加了对衔接中学的技巧训练,比如,如何从身边寻找素材,记录哪些要素。
写出名字
六年级第一节精读课,我带给孩子们一篇散文《我们在城市里的亲戚》。
作者从老母亲用剩饭剩菜喂鸟说起,回忆童年时屋前房后的喜鹊、野鸡,讲到下班路过的香樟树,又联想到城市环境的变迁、人类与鸟的进化。
这是一篇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从日常生活中细碎的场景写起,最终落脚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一篇值得同学们反复阅读的佳作。
读写不分家。
我们是否可以从身边找到类似的素材呢?课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同学们用圆圈图画出身边的大自然,写一写在哪里看到了什么(动物、植物),并分享与之有关的联想和感受。
越是开放性的作业,越能看出孩子们不同的思维、表达习惯。
这一份作业之中,元素不可谓不多,还用到了形容词“热闹”“璀璨”“林立”,可是却读之乏味,没有画面感。
“花草树木”四个字写尽了身边的植物,却太过泛泛,不知所指。
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技巧:无论提到地点位置,还是花草、鸟虫,都用具体的名称替代,而不是笼统地称呼。
“清晨,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七星瓢虫,落在牵牛花的叶子上”,跟“一只小虫落到叶子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写出名称”的方法,我们在阅读名篇名著的时候常常碰到。
鲁迅先生的名篇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就用了这种方法吗?
再比如,在读《小海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高山牧场上有红色缨草花、蓝色的龙胆草和金色的岩蔷薇,还有夏枯草散发出甜甜的气味。
课件一页,猜猜哪个是夏枯草
作者在用这种方法启动我们大脑中的记忆。
当你认识一位新朋友,首先要记住他的名字。对于读一本书、看到一棵树、遇到一只鸟也是如此,请记住书的名字,树的名字和鸟的名字。
写出要素
除了这个技巧,我们在积累素材时还要留心写出时间、人物、事件要素。
小作者:蓝毅
蓝毅的这份作品里有两个编号,实则写了三个场景:秋天的梧桐树林、夏天捉知了、小区里出来活动的貉。
“梧桐树”“蘑菇”“鸟巢”,这三个元素使得秋天变得具象,富有画面感。而城市里的稀客“貉”,又体现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小作者:欣睿
欣睿的这张图,也具备丰富的元素——时间,地点,是谁,在做什么。说起来没什么稀奇,都是基本的要素,可是只要把它们捕捉到,画面就生动起来。
“雨前成群低飞的蜻蜓”“清晨,从天上或树上传来的鸟叫”,尽管我们生活在城市,可是从未与大自然远离。
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句:“夜晚,从家旁边的公园传来的蛙叫”。小作者透露了“家”与“公园”的位置关系。夜深了,蛙却醒着,听到蛙声的孩子或许在看书,或许在发呆。多么惬意的夏日夜晚呀!
小作者:琳子
琳子的这份习作令我赞叹。她每句话都在写大自然,而每句话又无法令人忽视享受自然的“人”。
琳子说,身边的大自然是“骑车时从头顶飞过的小鸟”,是“上课时窗外叽叽喳喳的麻雀”。短短的句子里不仅有核心要素(小鸟、麻雀),还有环境和人物的衬托。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还有这句“树上对峙的猫”,短短六个字写出了树与猫的静止,却又充满张力,令人联想到一触即发的打斗。
一句话可以扩展成一篇数百字的文章,这就是最好的素材。
结语
立秋快一个月了,西安仍然持续36、7℃的高温,可是一早一晚却凉下来。草丛中的蟋蟀也早早感知到了秋天的到来,声音高高低低地叫着。
有时,我会觉得,观察身边的细节不仅为了写作文,更为了体会生命的美好。写作亦是如此,不是为了得高分(或者获得点击),而是留下行走和爱的痕迹。
相关阅读:
秋季读书会
点击下方小程序或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购买后会有老师联系安排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