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去参加市里的第4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有幸与王承先老先生(原实验小学校长,我市首位特级教师)同行。
瘦削的身材,但走起路来颇有精神,说话温文尔雅,这是初见他的印象。
上了车,也许我们都有共同的身份——语文教师,不知不觉就聊到了语文教学。不知怎的,一说起这个,王老的声音就陡然大了起来,可谓洪亮有力:我们要从自己学习语文的历程来看怎么教语文,那肯定是以读为主呀。
他还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你看和尚念经,首先要念出来呀,念多了自然就有感觉,就能诵经。学生对课文有感觉了就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比老师讲出来,学生机械接受好多了。
学生学语文不仅仅是靠听教师“讲”懂的,更重要的是在反复的诵读的过程中慢慢领略精髓,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引导。对此我深有同感。这与我研究的唤醒教育有异曲同工之效。
谈到现在的课堂教学时,他的言语更是掷地有声:一堂课四十分钟,不能只是教师在天花乱坠地“讲”,要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读”,在教师指导下“读”。尤其是小学生,更要放声诵读。现在有的课堂过分追求华丽,而这样的课堂很有就可能就会华而不实。
思绪不由自主回到二十多年前,去实验小学听课的场景。我当时在乡镇学校工作,印象中每次实小举行开放活动,听课的老师总是很多,真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没有座位是常态。能站在紧靠学生的窗外听课还算“优待”,踮起脚遥望课堂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如今回忆起来,虽然当时听课的过程比较辛苦,但课后却觉得是一种享受。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近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当下的各种语文教学流派中,不忘初心,不同流,抓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读与悟,优化每天的常态语文教学呢?
一、教师做读书种子,点燃学生的读悟兴趣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酷爱阅读,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向师力,这对学生的影响和引领是深远的。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喜欢读书就是受老师的影响。教他们语文的张老师总喜欢大声读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间,她总是声情并茂地读书。时间长了,于老师也在不知不觉间大声读书。像《西游记》《水浒传》这些名著,他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读出声了。古稀年之后,他还常常像小时候那样读书读出声来。
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二、课堂删繁杂活动,培养学生的读悟能力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说,现在有的语文课实施任务群,如项目化学习,热衷组织学生很多课堂活动……但学生课文不会读,读不懂,活动搞得再活跃,意义何在?
是的,过分活跃、繁杂的教学活动舍本逐末,特别是统编版教材课文很多都是经典的文章,是人类智慧的精华,需熟读精思。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落花生》中的“花生”,不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返璞归真,实实在在引导学生读文、思考、感悟。不过多展示精美斑斓的课件,只组织对学生读、悟有用的教学活动。
让课堂听得见学生读书的声音,看得见学生在课堂上成长的样态。
三、课后引同类文章,提升学生的读悟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一周几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同步阅读》《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等都有课文同类文章,完全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领悟作者表达方法及情感。
这也就是温儒敏教授提倡的“1+X”策略。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
前天语教《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读了好几个来回。后来在自读文章时,部分学生就自觉有感情地读起来,可能是用心用情,身体都跟着有节奏地动起来,这样的姿态真是美美的,看到孩子的成长,满心欢喜。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出了桂花的神韵。那么,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否可言“何须浅碧轻红色,紧抓语文教学‘牛鼻子’”呢?
bankan1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