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道理和你讲了很多遍,妈妈耳朵都听出老茧了,可你就是记不住。你怎么回事啊……”
“妈妈也每次都耐着性子好好和你讲道理的,可是根本就没用。你真的要把人急坏了。”
作为家长,这样的教育场景也许我们都是亲历者,或者是经历者;作为老师,这样的教育场景我们听家长反馈的次数也不少。
那么,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什么如此用心良苦,掏心掏肺地去给孩子讲道理,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却收效甚微呢?
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当我们苦口婆心的时候,通常是在一种说教的、严肃的氛围下,这种氛围通常都不太轻松,而且家长往往还常常带着情绪,尽管有时我们表面是“风清云谈”,但其实内心早已“风起云涌”。这种情况下,我们讲的道理孩子怎么可能入脑、入心?
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很少有共情的立场。讲道理,如同把饭嚼烂了喂给孩子,让孩子饱腹却不知吃饭是何滋味,我们输出的信息在孩子那里没有转化为真实的感受。而没有真实的感受,孩子是不会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就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样的说法。孩子哪里可能理解我们家长的良苦用心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 阿克尔洛夫说:“人类的心理构造决定了我们在叙述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和动态变化的事件时,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人类之所以产生动机,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给了我们启示并为动机勾勒出蓝本。”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模式是以故事为基础的,因此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特别重要。
故事,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信息,更容易体验情感。只有自己通过体验的感受及情感,才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念念不忘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每个家长带来启发。
有个年长的盲人坐在路边乞讨,他的面前放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
“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
然而人来人往,大部分的人只瞄了一眼就匆匆离开,没人停下脚步。
后来,有个女孩停了下来,她拿起老盲人的纸板,把“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这几个字画个大叉,然后翻面,重新写了一段话。
随后奇迹发生了。经过的路人,看到纸板上的话,再看一眼老盲人,纷纷掏出钱帮助他。女孩到底施了什么魔法?原来,她只是把“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改成: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可惜我看不见……”
《沟通的技巧》一书的作者托马斯·皮恰克说:“故事是一种轻松地说服人们的方式,无需制定规则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许当我们把“你必须……”改成“妈妈来给你讲个小故事……”也许放下怒气,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许真正去考虑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有情感共鸣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很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
bankan1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