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hem. Biol. | 招募蛋白酶体是化学诱导,泛素非依赖的蛋白质天然降解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学术   2024-11-04 20:01   北京  

大家好,本周分享一篇发表在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文章,文章的题目为“Recruitment to the Proteasome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or Chemically Induced, Ubiquitin-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Native Proteins”,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来自  The Herbert Wertheim UF Scripps Institute的Thomas Kodadek教授,其研究方向是化学生物学,特别强调转化研究。

靶向蛋白质降解(TPD)技术如PROTAC技术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开发候选药物的策略。PROTAC降解蛋白的原理是通过招募E3泛素连接酶导致靶蛋白的多泛素化从而被蛋白酶体降解。这种策略要求靶蛋白上有合适构象的能被泛素化的赖氨酸残基,导致开发PROTAC需要对连接器进行广泛的优化。此外,对于肿瘤细胞来说,PROTAC的耐药性可以通过对E3连接酶的突变和下调来迅速产生。
另一种可以代替的TPD策略是直接将靶蛋白招募到蛋白酶体,由于蛋白酶体几乎所有亚基都由必须基因编码,所以这种直接蛋白酶体降解物(DPDs)在肿瘤领域更具优势,这种领域的研究目前很少。本文建立了一种Hek293衍生细胞系,可以稳定表达一种带有flag标记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由蛋白酶体相关的Rpn13的N端结构域和HaloTag蛋白组成。这使得氯烷烃可以高选择共价结合Rpn13,进而被招募到蛋白酶体。
作者首先验证了Rpn13(1-128)-HTP-FlAG可以与蛋白酶体结合,并且证明其半衰期为5h,足够用于TPD实验。然后,作者使用该细胞系和含有对应蛋白配体的Halo-DPD验证了BRD2和CDK9的靶向非泛素依赖降解。作者通过泛素激活抑制剂和cullin E3连接酶复合物类泛素化抑制剂证明该蛋白降解是泛素非依赖的,且蛋白降解活性会被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抑制。
作者还用该体系探讨了DPD活性的两个问题。首先是连接体的长度原因,作者认为在DPD中,只要连接体的长度足以将蛋白“喂”到蛋白酶体的核心桶状腔中,进一步增加长度不会降低活性,与BRD2实验的数据吻合,而CDK9中过长的连接体导致细胞通透性降低,进而降低了烷基化效率,最终降解效率略有下降。其次作者还研究了DPD的蛋白底物选择性部分,作者发现虽然JQ1与BRD2,BRD3,BRD4均有相似的结合力,但只有BRD2被选择性降解,有趣的是,免疫共沉淀显示BRD4也会被招募到Rpn,这说明对非泛素依赖的蛋白降解来说,被招募到蛋白酶体是充分不必要。
总的来说,本文建立了一种可以实现非泛素依赖的靶蛋白降解的细胞系,并研究了蛋白降解活性与连接体长度和蛋白底物选择性的问题。
本文作者:YDP
责任编辑:ZF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bio.4c00422
DOI:10.1021/acschembio.4c00422

王初课题组
文献阅读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