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不仅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显示力量和勇气

民生   2024-12-13 14:01   河南  

作者/一个演员

导员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2024岁末,叙利亚政府军在外敌面前一触即溃,阿萨德政权在短短数日内倒台。

这样令人错愕的国家局势,与中国抗日战争中举起奋起反击的侵略者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头之际,是选择屈服,还是不屈不挠地抗争?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更关系到民族的实力与未来。

叙利亚溃败:溃败的结局为何注定可悲?

叙利亚政府军的迅速溃败被许多人形容为“儿戏”。

当面对外敌入侵时,国家和军队的天然职责应是保护国土与人民。

然而,在外部压力之下,叙利亚政府军选择了悍然与人民放弃,阿萨德政权的垮台既是一场政治悲剧,也是民族信念的失守。

这样的选择表面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但实际上却造成了惨重的代价:一个没有反抗意志的国家,注定会失去尊严与国际支持。

这种迅速瓦解的局面,让人不禁反思: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中国的抗战:从绝境中崛起的民族精神
与叙利亚的选择截然相反,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用鲜血与牺牲书写了民族不屈的篇章。
1937年卢沟桥事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面对日本这样一个工业强国,实力对比的悬殊甚至超出了今天叙利亚与对手的差距。然而,中国选择了抵抗。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依靠先进的武器或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是依靠亿万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无论是台儿庄大捷,还是平型关大捷,抑或百团大战,背后支撑中国军队前行的,是不屈的信念和民族的责任感。
反抗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在抗战时期,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共赴国难”的呼声下团结一心。
从工人到农民,从知识分子到百姓,无不为抗战的胜利贡献力量。
坚持激发了民族意识和团结力量,成为国家生存的根本。
历史上那些选择投降的国家不仅失去了主权,也往往沦为侵略者反复欺凌的对象。
相反,英勇反抗的国家尊严战败,也让侵略者遭受沉重的代价,从而在未来赢得喘息之机。

毛泽东、蒋介石等领导人虽然战略思维各异,但都坚定抗争选择。

他们深知,投降让民族堕万劫不复,唯有统治才能为未来奋斗可能性。

正如导员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抗虽然困难,但其中蕴含着足以震慑强权的希望。

中华文明祖先能够数千年,成为全球历史中唯一未曾断绝的古代文明,靠的不是投降派的“明智选择”,而是数千万普通人的血性与牺牲。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再到今天捍卫国家尊严的一次斗争,中国的强大依赖从来没有那些在战争上讲“理智”的人,而是依靠那些面对外敌时脑中只有“保家卫国”这一念头的普通人。

反抗的意义不仅仅限于胜负。

它是民族精神的支持,是激励他人的力量,是对侵略者的震慑。那些认为“打不过就不必要反抗”的人,本质上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而只有统治者才能让世界看到:提升弱者也有尊严,提升力量悬殊,也能激发希望。

面对任何外来的侵略,唯有不屈的抗争精神,才能捍卫民族的尊严,守护家园的安宁。

让我们铭记导员说的的那句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End - 

 只讲真话,问心无愧

@关注、转发、点赞支持一下@


戳下方名片关注“一个演员”→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平台

一个演员
若心灯被禁,则真话难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