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尼克松访华前夕,一场改写历史的外交博弈

民生   2024-12-17 13:09   河南  

作者/一个演员

1971 年 7 月 15 日晚上 7 点半,尼克松在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城电视广播室向全国人民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他与当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进行了会谈,尼克松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将于 1972 年 5 月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外交炸弹,瞬间震惊了全世界。



尼克松主动破冰


尼克松早在 1967 年为《外交季刊》撰写的文章中,就提出了美国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1969 年就职后,他积极推动改善对华关系,多次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国传递信号。1970 年 2 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外交报告,强调中国人民不应被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这一表态引起了中国方面的注意。


此后,双方通过一系列外交互动,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外交信号与互动


1970 年 3 月,美国国务院宣布放松对前往共产党中国旅行的大部分官方限制;4 月,进一步放宽贸易管制。这些举措为两国关系的缓和奠定了基础。


然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5 月,由于美国对柬埔寨的军事行动,中方取消了原定的华沙会谈,关系发展一度受挫。


但随后,中国释放了被关押 12 年的美国天主教主教詹姆士・爱德华・华理柱,释放出积极信号。



多渠道沟通建立


1970 年 10 月,尼克松利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美的机会,分别建立了 “叶海亚渠道” 和 “罗马尼亚渠道”,与中国进行秘密沟通。通过这些渠道,双方传递了重要信息,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关键口信往来


1970 年 12 月,周恩来通过叶海亚总统向尼克松传口信,欢迎美方代表到北京讨论台湾问题。尼克松回应提议中美双方代表在巴基斯坦会晤,商谈在北京举行高级会谈的可能性。

1971 年年初,罗马尼亚渠道传来周恩来的口信,欢迎美国特使访华,就台湾问题进行谈判。这些口信往来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乒乓外交到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 年,中美关系迎来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如同一连串的催化剂,加速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乒乓外交的意外惊喜


1971 年 4 月,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报告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收到了访问中国的邀请。尼克松立即批准接受邀请,中国方面也积极响应,发给西方记者签证以采访球队访问。这次 “乒乓外交” 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了中美关系解冻的标志性事件。



基辛格的秘密使命


随着关系的发展,双方决定进一步提升接触级别。1971 年 5 月,尼克松提议由基辛格在他访问之前秘密前往北京安排日程并初步交换意见。


基辛格于 7 月 9 日至 11 日成功进行了秘密访华,代号 “波罗” 行动。他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长达 17 个小时的会谈,就尼克松访华的各项安排达成了一致,并就两国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基辛格对周恩来总理的智慧和风度印象深刻,他在报告中写道:“周恩来总理对哲学的泛论、历史的分析、策略的试探和轻快的巧辩无不应对自如。他对事实的掌握,特别是对美国情况的了解,十分惊人。”


尼克松访华的确定


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坚实基础。1971 年 7 月 15 日,尼克松在电视上正式宣布将于 1972 年 2 月访问中国。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的轰动,标志着中美关系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访华前夕


在尼克松访华前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在联合国的立场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面临着重大考验。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联合国大会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美国最初支持 “两个中国” 的立场,但最终未能阻挡历史潮流。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通过决议,开除台湾,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政府。



尼克松表示,尽管美国在联合国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但美国将继续遵守对台湾的条约义务,确保台湾的安全和稳定。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平衡


尼克松访华的决定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需要在与盟友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日本对美国事先未通知其访华计划表示不满,尼克松对此进行了解释,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


同时,美国也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沟通,确保访华行动不会对地区和全球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访华前的最后准备


尼克松在访华前积极准备,他邀请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到白宫做客,听取他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和看法。

马尔罗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中国认识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并从那时以来断断续续地和他们保持着联系。他在《反回忆录》中关于中国领导人的描写,是尼克松在为访华进行准备时所读的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读物之一。


马尔罗讲述了毛泽东对原子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尼克松访华的独特见解,这为尼克松的访华之旅增添了更多思考和期待。

尼克松回忆录中写道:

“我请马尔罗讲讲他对毛的印象。他说:“五年前,毛担心一件事:美国人或者苏联人用十颗原子弹就可以破坏中国的工业中心,使中国倒退50年,而在此期间他自己会死去。

他对我说:“当我有六颗原子弹时,就没有人能够轰炸我的城市了。’”马尔罗说他不懂毛说这番话的意思。“毛接着说:'美国人永远不会对我们扔原子弹。”这话我也不懂,不过我给你复述一下,因为一个人不懂的话才往往是最重要的话。我没有就此向毛再提出什么问题,因为人们总是不向毛提很多问题的。”

马尔罗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和他的想法。


1972 年 2 月 17 日,尼克松踏上了访华之旅。


他深知此次访问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充满了希望。


尼克松的访华之行,不仅改变了中美两国的关系,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End - 

 只讲真话,问心无愧

@关注、转发、点赞支持一下@


戳下方名片关注“一个演员”→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平台

一个演员
若心灯被禁,则真话难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