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执政下的苏联出现了诸多背离共产主义理想的现象,百姓生活困苦,而部分腐败官僚却享受着远超常人的物质待遇,他们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取西方商品。
对外,苏联抛弃了无产阶级革命立场,转而奉行大国沙文主义,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对他国领土也心怀觊觎。
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登上苏联领导舞台。他上台伊始便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否定,甚至要求中国也遵循其国内做法,停止悬挂斯大林照片,教员基于人民的意愿坚定地拒绝了这一不合理要求。
这一事件成为中苏双方众多分歧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双方在诸多理念和决策上逐渐产生裂痕,革命道路开始走向不同方向。
1956 年的波兰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引发强烈震动,也成为中苏关系急转直下的关键节点。
二战期间,波兰遭受德国入侵,大批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被迫流亡苏联。战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波兰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那些流亡归来的波兰人在苏联的扶持下占据了波兰的领导地位,例如罗科索夫斯基成为波兰的中央委员和国防部长。
然而,这些被苏联捧上台的领导人往往优先考虑苏联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波兰本国利益来讨好苏联,这引起了波兰民众的极大不满。于是,在 1956 年,波兰民众自发举行选举,推选哥穆尔卡为领导人,期望他能真正为波兰谋福祉。
苏联此前已内定了波兰的下一任领导人,因此对波兰民众的自主选举极为不满。赫鲁晓夫得知消息后,立刻飞往波兰,一下飞机就当众斥责哥穆尔卡。
哥穆尔卡
这一行为引发了波兰民众的强烈反抗,他们举行大规模暴动和游行,波兰军队也封锁了前往华沙的通道。赫鲁晓夫见状,竟打算动用苏联军队进行武力镇压。但波兰人民毫不畏惧,坚决捍卫自己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陷入僵局,无奈之下向中国求助。教员明确指出,赫鲁晓夫的行为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和无理的内政干涉,若苏波冲突升级,中国将坚定地站在波兰一边。
当时,不仅中国,整个东欧国家都对波兰表示支持,赫鲁晓夫骑虎难下,最终不得不放弃干涉,灰溜溜地回国。
此后,中苏双方就波兰事件召开会议。周总理在会上严厉批判赫鲁晓夫的帝国主义和大国主义作风,强调同志之间有问题应坦诚交流,而非背后猜疑并动用武力。赫鲁晓夫虽进行辩解,但难以掩盖其行为的不当性。这次会议不欢而散,周总理在会议结束时沉痛地表示,苏联已失去自我批判和承认错误的勇气。
波兰事件后,中国与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渐行渐远,教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望逐渐提升,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开始认可教员所倡导的道路,这让赫鲁晓夫感到极大的威胁,中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交恶的趋势愈发明显。
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事件关系更加恶化
苏联撤援逼债中苏关系的雪上加霜
进入 1960 年,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苏联的一系列举措给困境中的中国带来了沉重打击。
苏联突然宣布撤回所有派往中国的技术专家,单方面撕毁援助条约,这使得中国正在进行的原子弹研发计划等众多重要项目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苏联还要求中国偿还巨额债务,高达 86 亿元人民币,这对于当时刚刚经历大跃进运动挫折且正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决策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持续三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更是让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然而,苏联不顾中国的艰难处境,执意逼债,认为中国为了避免经济崩溃必然会屈服于其压力。但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毅力。
教员毅然决定在一年内还清债务,展现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坚定信念,即便面临巨大困难,也绝不向不合理要求低头。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中苏关系降至冰点,双方的矛盾和分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End -
只讲真话,问心无愧!
@关注、转发、点赞支持一下@
戳下方名片关注“一个演员”→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