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尿结石诊治的进步

健康   健康医疗   2024-11-03 15:33   江苏  


1
输尿管结石的处理


1902年,休·扬报告了扩张输尿管下段使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治疗方法。1904年,Fenwick通过吸取的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1945年,Dourmashki用各种导管、气囊和取石钳处理15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成功率达81. 5%。公元1910年,纽约的Gibson设计了一种平行于腹股沟并位于其上方的切口,通过这一切口,不经腹膜就可以探查到远端输尿管,甚至其膀胱入口处。这一安全而且相比较来说容易的术式使得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有了相当高的地位。平行于腹股沟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切开取石的切口又称Gibson切口


2
逆行肾盂造影术


1906年,Voelcke和VonLinchienberg开展了逆行肾盂造影术。1923年,排泄性尿路造影在美国Mayo医院正式开展,并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碘盐的方法来显露尿路的内部结构。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泌尿外科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
肾盂与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技术改进


Lower于1913年指出肾盂切开取石比肾实质切开取石更安全、更简单。然而,当时曾有一些报道指出,肾盂切开取石后,结石的复发率较高,从而使肾盂切开取石术一度受到了冷落。以后,更详细的研究证实了肾盂切开取石与肾实质切开取石两者之间术后结石的复发率比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伴随肾盂造影技术,肾盂切开取石迅速被广泛地开展。从此,创伤性较小的肾盂切开取石术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尽管Brodel无血管线的发现巳经是当时肾脏解剖学的重大进展,但是,人们觉得肾实质切开取石时,出血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各种不同的肾脏手术切口设计仍然在探讨之中。1908年,Zuckerkand进行肾盂肾下极切开取石术。1911年,Cullen和Derge首先提出鹿角形肾结石的问题。他们在手术中用一条小银线提起肾动脉,使其达到既能够广泛地暴露肾实质切口,又能够避免因为取石而造成严重出血的目的。然后,在肾脏的后缘做一“<”形切口取石,该切口类似现在的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切口。1934年,Prather推荐采用肾盂“V”形切口进行肾盂切开取石术。 


当代肾脏开放手术最重要的进展是1965年Gil-Vernet提出的肾窦内广泛肾盂切开取石术。吉尔·韦尔Gil-Vernet在1965年首次采用了这一技术。由于此术式损伤性小,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肾孟结石患者。随后,此术式与多处放射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结合起来,应用于治疗体积较大或者复杂性的鹿角形肾结石。


1968年,Smith和Boyce提出了一种抗萎缩肾切开取石术,这种技术是沿前后血管分布区域中间的无血管平面切开肾实质。由于从无血管区域切开肾,不干扰肾实质的血供,也就不会导致肾萎缩,因此用了抗萎缩一词。这一操作使得在取出结石时出血少,肾盏得以重建。并能关闭肾筋膜保存肾功能。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集合系统的显露效果好,沿着肾脏前面与后面叶间动脉连结的血管平面作肾脏纵行切开,可以取出较大的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


4
凝固物肾盂切开取石术


在1943年,迪斯.J.E和福克斯.H(Dees, J.E和 Fox, H)首次报道了通过凝固物取出肾盂和肾盏内的结石和碎块。注射入肾盂的凝固物是由纤维蛋白素原和凝血酶组成,依据肾盂和肾盏的形状形成柔韧的模型。


凝固物肾盂切开取石术开始时由于材料的稀有性和有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然而,在发现冷凝蛋白质沉淀法能够安全和有效的获得纤维蛋白原后,人们又对凝固物肾盂切开取石术产生新的兴趣。


5
CT技术在尿石症诊断方面的应用


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人类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对泌尿外科医生发现结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仍有其一定缺陷。发明CT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德思考·科马克。1956年,科马克首先研究各种物质对于X射线吸收量的数学公式,他开始用铝和木头制成圆柱体做实验,然后逐渐过渡到人体模型,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初步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但这些基本上是属于业余爱好。科马克并没有把这件事进行到底,因为付诸实施有一定的困难,最后制成CT扫描仪的人是英国的豪斯菲尔德


他1918年出生在英国的农村,从小就喜欢动手,13岁的时候就用一些零件制成了一台电唱机,15岁时制成一台收音机。1951年,他在电气工程学院毕业后不久就主持研究英国第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可能在X射线的新技术的研究上获得重大的发明--- CT。当我们去用CT检查头部的时候,X射线管在患者的头部旋转,在头的下方放置许多接收器,X射线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来进行投影,投影的角度越多,关于人体的信息就得到的越多。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信息处理好,重组出人体的真实图像,这就要用到计算机。


豪斯尔菲德精于计算机,他曾经研制出一台能识别印刷字体的计算机,他把接受器得到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存贮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显示出一张张清晰可见的反映人体内部各个断层的图像,比一般的X光照片的分辨能力要高100倍,就是直径只有几个毫米的肿瘤也可以看见。CT扫描技术很快就得到世界的公认。1979年,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他们两个都不是学医学的,而且学历上没有读到博士,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不是为获奖而工作,他们的功绩,人类永远不会忘记。


1978年Segal等就用CT来区别结石,肿瘤和血块。当时他们测得纯尿酸结石的CT值是140Hu和160Hu,以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结石CT值为240 Hu。当时实验例数较少,未做深入的研究。Federle把不同成分的结石放在水盆里,也测得了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和草酸钙结石的CT值。发现不同成分的结石CT值是有差异的


1983年,Mitcheson等通过研究认为可以用结石的CT值来区分不同成分的结石。在125kv和77kv两种电压下扫描,能够把尿酸结石同其他种成分的结石区分开来,也可以把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同其它结石区分开来。但是要把胱氨酸结石同感染石区分开来较为困难。


6
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


超声诊断起源于40年代。50年代初期,A型超声诊断法应用于临床,不久B型、M型和D型超声相继问世,70年代,B型快速成像技术兴起。80年代初,脉冲及彩色D型超声研制成功。80年代中期在普通B超的基础上出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探测诊断技术。超声诊断大大促进了尿结石的诊治技术的发展。


B超诊断技术有利于医生发现因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积水,上尿路结石的诊断率高达80%以上,并有利于发现X线透光结石。同时在B超辅助下泌尿外科可开展经皮肾镜取石。


7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


1901年,俄罗斯彼得堡的妇科医师在腹壁作一小切口,插入窥阴器到腹腔内,用头镜将光线反射进入腹腔,对腹腔进行检查,并称这种检查为“腹腔镜检查”。同年德国的外科医师Kelling在狗的腹腔内插入一根膀胱镜进行检查,称其为“腹腔的内镜检查”。


1910年瑞典斯德歌尔摩的Jacobaeus首次使用“腹腔镜检查”(laparoscopy)这一名词,他用一种套管针制造气腹。1911年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的外科医师Bernhein经腹壁切口把直肠镜插入腹腔,用发射光做光源。1924年美国堪萨斯的内科医师Stone用鼻咽镜插入狗的腹腔,并推荐用一种橡胶垫圈帮助封闭穿刺套管避免操作中漏气。1938年匈牙利的外科医师Veress发明了一种注气针,在做气腹时,可以防止针尖损伤针下的内脏。安全的气腹技术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


所有这些都是借用其他内镜来探视腹腔的尝试,真正专门的腹腔镜的发明者是德国的胃肠病学家Kalk,他发明了一种直前斜视135°的透镜系统,被认为是德国的诊断肝脏和胆囊疾病的腹腔镜检查术的奠基人。1972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开始大力推广腹腔镜检查,这种检查法首先被妇科医师广泛接受。随着CCD用于电子内镜,腹腔镜也经历了由光学到数码的跨代变革,现代腹腔镜诞生了。1987年法国外科医师Mouret首次在人体用腹腔镜作胆囊切除获得成功。此后兴起了外科医生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热潮。腹腔镜也从早期的以探查诊断为目的转变为主要以器官切除的手术治疗为目的。随着腹腔镜清晰度的提高、自动气腹机的问世和相关手术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其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效果,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腹腔镜技术最先于1976年被Cortessi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施行了第一例双侧隐睾腹腔镜探查术,1979 年Wickham首先使用腹腔镜技术经腹膜后途径施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获得成功。但由于泌尿系统器官和男性内生殖器官多位于腹膜后和盆腔深部,应用腹腔镜进行泌尿外科手术难度较大,因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990年由Clayman首次经腹腔途径施行了腹腔镜肾切除术之后,这一技术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8
体内碎石设备的应用


 体内碎石包括机械式、液电式、超声式气压弹道碎石器和激光器等。各种碎石钳主要有两大类钳夹式和冲压式。后者是Mauermayer和Hartung于1976年首先设计应用,可以在碎石的同时将结石碎片冲出,使术野保持清晰,MI 操作简便、安全,能破碎直径<3cm的各种成分的结石。


碎石设备的发明,促进了结石治疗的进一步发展,Muivaney于1953年首次将超声用于碎石。其原理是以压电效应制成的换能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振动),然后通过一金属探头将能量直接传给结石,导致结石发生高频共振继而破碎。


1955年基辅大学(University ofKiev)工程师Yutkin发明了液电碎石EHL,液电碎石EH是最早发明的体内碎石技术。1960年Yutkin改进了液电碎石EHL型为Urat-1,用于粉碎膀胱结石。EHL于1975年在开放手术中用于治疗肾结石。1985年,Lytton首先借助硬性输尿管镜,用 EHL探杆治疗输尿管结石,未出现近期或远期并发症。1988年Begun则用更细的探杆进行软性输尿管镜的碎石。


激光出现于1960年,1968年Mulvaney首先用红宝石激光破碎结石,因产热太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而很快被放弃。后来采用连续波激光碎石,有CO激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等 。CO激光在空气中能有效碎石,但在水中能量衰减很快,碎石时必须向体内灌注气体,临床上很难应用。Nd:YAG激光虽然能在水中有效碎石,但所需能量很高,除引起严重的组织热损伤外,还极易损坏光导纤维。


1992 年Johson 等报道了钬激光在泌尿外科应用的实验研究,开创了钬激光在泌尿外科应用的先河。1995 年Bagley 首次报道了钬激光以腔内碎石器治疗上尿道结石。1986 年瑞士EMS 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机, 2001 年、2004年分别开发出第三、四代碎石清石系统( EMSⅢ) ,使体内碎石进入了微创碎石清石同步进行的时代。



在看点这里




医学镜界
金陵医学前沿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