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悉达多》的理由很简单:读书群里的书友都在读,看名字又很高深莫测的样子,一搜更不得了:竟然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这让我好奇它到底讲什么。
这本书很薄,两天基本就读完了,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分享一下读后感。
《悉达多》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求知的境界,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另一个是人生的境界,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目标。主人公悉达多用自己的一生来思考这两个问题。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选择抛弃一切,做个苦行僧,禁食断水,风吹日晒,濒临死亡;第二阶段,他选择走进繁华的城市里,学会了做生意,慢慢有了很多金钱,又沉迷于赌博,在大赢大输中突然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于是再次抛弃一切,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第三阶段,他被儿时的好友救起,在河边做了船夫,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顿悟成佛。无论求知还是做人,在这本书里,都是同一件事,都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险路,从自我小我走向天人合一的过程。在这本书里,黑塞巧妙地把释迦牟尼的名字拆分成了两个人,一个叫悉达多,一个叫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求道者、未成者,乔达摩是一个得道者、成就者。悉达多的一生,就是走向乔达摩的一生,最终,他成为了自己。其实,直到读完,我都没有明白,什么才叫“成为自己”。所以我想在这本书里继续探索。成为自己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因为“成为自己”缺乏明确定义,一般而言它隐含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不同解释。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成为大写的人,这个说法暗示了个人需要有某种道德担当。长大以后我们被教育要做自己,要听从内心的想法,但是为所欲为又是不对的,让人觉得更无所适从。青年的悉达多一直在求师问道,当他见识过佛陀乔达摩,也就是求道者的巅峰,他为世界提供了一套完美的解释,从而超越了众生,但悉达多仍然心存疑惑,选择继续做一个求道者,这是因为,他悟到了我们任何一个求知者都会遇到的悖论,那就是,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能传授的只是知识。要获得佛陀那种圆融通达、“无所模仿”的智慧,只能亲自去经历一切,探索一切。中年的悉达多进入世俗世界以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虽然他从小就知道淫乐与财富不是善,但也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真正知道这一点。他觉得,只有亲自经历彻底的堕落,才能杀死作为富人和浪子的那个自我,重新找到心中的“阿特曼”(印度语中的灵魂)。老年悉达多在凡人的痛苦中悟道了。他再次倾听河水,这一回,他听出了他人的痛苦。他看到自己出家后父亲的失望和孤苦,看到自己的儿子面对俗世诱惑的焦灼,明白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前人的错,后人仍会再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给他人带来创伤。这次,他真正从心里明白了众生皆苦。悉达多从河水中听到了整体和统一的声音。他明白,并不存在对立的二元,一切都圆融地交汇在一起,正如河流。他听到河水中永恒的安宁,对河水来说“时间并不存在”,只有当下,而生活也是一条河,就像这河水,永恒又常新。因此,轮回并非佛家所说,是苦难的重复,而是一次次的新生。我隐隐地感觉,“成为自己”就是一个最终的、未知的答案,我们这一生通过不同的经历不断接近它。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判断你已经“成为自己”了呢?大概就是你可以平和地承认自己已经找到答案了。
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强大的自己,一个更从容的自己,一个更平和的自己,总归不是现在的自己。这件事情虽然美好,但实际这不是成为自己,而是变成他人。就像我认为我应该升职加薪,我应该做一个完美的妈妈,我应该……奈何我就是做不到,于是我只能转回来指责自己不够努力,缺乏天分,没有成为自己。其实我们不应该封禁去除自己的某一部分,也不是扩张强化我们的另外一部分,而是在清楚地认知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前提下,用这个不完美的自己依然能够达成一些美好,并坦然接受自己某些事做不到的事实。就像作家和菜头说的那样,“发自本心而行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那就是成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