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通货膨胀

文摘   2023-04-12 23:36   天津  

看过一个概念,叫词汇的通货膨胀。也就是不断的使用一个词的时候,词意就开始贬值。

“家人”这个词就很典型。


高中开学第一天,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轮到我时,我简单地说了自己的名字、来自哪所初中,最后说:“希望我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轮到后排一个女生,W介绍自己后说:“……我觉得我不应该只成为朋友,而是成为一家人,大家都是我的家人!”


后天,W和一个玩的好的男生互认姐弟,又和几个女生认姐妹,甚至按照年龄分为大姐、二姐、三姐……


当时的我很不认同这种称呼,“朋友”本身就很美好啊——几个少年因读书而相遇,相互帮助成为挚友;又因为不是家人,不用天天住在一起,所以多了一些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美感。


言必称“家人”,真的就能拉进彼此距离么?


前一阵子,我因为“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加进了几个读书群。于是,每天打开群,扑面而来一群“家人们”——群主说大家都是“后天家人”,希望每个人都愿意倾听、愿意分享。


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我们确实需要有人愿意倾听和分享,但为什么一定要是家人呢?


车马邮票慢的时代,我们会说“君”“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文雅中带着尊敬;


后来我们喊“同志”,直到这个词随着时代变了味儿。随着淘宝的到来,又变成了“亲”。


直播时代,称呼又变为“老铁们”“宝宝们”和最常见的“家人们”。


不知你发现没有,每种称呼都随着指代人数的越来越多而迅速贬值,直到失去了它原来的含义。


物以稀为贵,人因为共同经历的增加而变得彼此依赖。


多多关心身边真正的家人吧。

静微思录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