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镇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家中住着兄弟二人,兄名李长健,弟名李长佑。
李长健年轻时因全心照料弟弟,以至于过了而立之年才娶亲。
他的妻子是邻村的苏氏,苏氏生得花容月貌,生母早亡,继母为了五两银的聘礼,便将十七岁的苏氏许给了三十二岁的李长健。
李长健对苏氏怜爱有加,二人婚后甜蜜非常,不久苏氏便诞下一子。
原以为能就此苦尽甘来,可天不遂人愿,李长健忽染重病,未几便形容枯槁,卧床难起。
弥留之际,苏氏与李长佑夫妇守在榻前,皆泣不成声。
李长健紧握着苏氏的手,满是愧疚:“娘子,你随我未曾过上好日子,如今我却要将你抛下,你尚不满二十,若要改嫁,我不阻拦,只是孩子尚幼,等他大些你再走罢。”
又艰难地看向弟弟:“长佑,哥哥一生从未求过你,今日只求你帮衬他们母子。若大嫂日后改嫁,也请你将孩子抚养成人。”
李长佑含泪应道:“大哥放心,无论如何,我定将侄儿视如己出。”
言罢,李长健溘然长逝,一家人沉浸于悲痛之中,可日子还得继续。
苏氏日夜照料孩子,李长佑也信守承诺,对苏氏母子关怀备至,使其衣食无忧。
转瞬一年过去,苏氏渐渐从哀伤中走出,容色也恢复了几分,尽越发丰腴起来,附近有几个男子见苏氏风姿楚楚,多次言语轻佻,皆被苏氏严词呵斥。
亦有鳏夫相中苏氏,请媒婆提亲,表示愿意抚养孩子,也都被苏氏婉拒。
众人皆以为苏氏是忠贞不二之人,然而一夜,左邻右舍被一阵喧闹惊醒,李长佑亦闻声而起。
他细听之下,声音似从苏氏家中传来,便匆忙穿衣出门查看。此时,苏氏家门口已围聚了不少人,人群中央,两个男子正拉扯着苏氏争吵。
其中一个是前街米铺的伙计赵川,另一个是渔夫陈渊。
赵川怒道:“你这荡妇,我将半数工钱都给了你,待你比我妻还亲,你竟还与这渔人有染。”
陈渊一把推开赵川:“我与苏氏早有往来,何来纠缠一说,分明是你想独占她。”二人争执不下,竟扭打起来,苏氏泪流满面,在一旁不知所措,围观之人皆掩口而笑,窃窃私语。
原来,近些时日,夜里,常有男子出入潘氏家中,传出的嬉笑声、暧昧声让邻里侧目,众人皆摇头叹息,私下里对潘氏指指点点。
而吵架的陈渊和赵川就是其中的两人,因为苏氏争风吃醋,就要大打出手…
李长佑上前拉开二人:“休要再闹,你们皆是有家室之人,若闹上官府,谁都没好果子吃。”二人这才罢手,却仍互不相让。
陈渊冷哼一声:“李长佑,你嫂嫂如今就是个不知廉耻之人,别被她表象所骗,夜里不知有多放荡。”赵川也不甘示弱:“李长佑,你别这样看我们,你该去找西街那个卖肉的鳏夫胡屠,他也与你嫂嫂有瓜葛。”
苏氏羞愧难当,转身回屋。
这几日里,她自己也不知怎么了,真是羞死人也,往日看那鳏夫,苏氏总是满眼都是鄙夷,可是自那日卖肉鳏夫来过后,苏氏被胡屠摸手摸臀皆不恼,反而很是享受,并且还与他眉目传情…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凡人不拒,夜夜笙歌…
赵川和陈渊骂骂咧咧地走了,众人也都散去。
李长佑走进苏氏卧房,见苏氏抱着孩子在床上痛哭,他忍不住责备道:“嫂嫂,我并非要你为兄长守节,但你若有此念,就应早作打算,找个正经人家,何必闹出这般伤风败俗之事,日后侄儿长大,如何承受流言蜚语?”
苏氏哭得愈发伤心:“长佑,我本是要为长健守孝的,可近来不知为何,只要有男子撩拨,我便意乱情迷,难以自控。”李长佑不愿听其辩解,气冲冲地回屋。
长佑之妻林氏听闻此事,对苏氏心生怜悯,她觉得苏氏平日言行并非轻浮之人,便对李长佑说:“嫂嫂若真有改嫁之意,此前有好人家求娶,她早该答应,又怎会在此受苦。
莫不是她们母子遭了什么邪祟?你应找个高人来看看。”
李长佑于是前往道观,请来了静虚道长,此道长曾在青城山修行,道法高深。
静虚道长见过苏氏后,说道:“你是中了淫邪之咒。
有人对你心生觊觎,遭你拒绝后,便对你下咒,中此咒者,只要男子靠近,便会失了心智。”苏氏道:“这一年多来,被我赶走的轻浮之人约有五六人,我不知是何人所为。”
静虚道长微微一笑:“无妨,贫道为你解咒后,施咒之人自会遭反噬,露出马脚。”说罢,让苏氏饮下一碗符水。
苏氏喝下符水后,吐出几口黑痰,神志渐清,再有男子前来,皆被她拒之门外。
几日后,胡屠户踉踉跄跄来到苏氏家中,进门便向苏氏跪地磕头,称自己不该心生邪念,既害了苏氏,也害了自己。
苏氏唤来李长佑夫妇和周边邻居,怒声质问:“你这恶贼,到底对我做了何事?”
胡屠户蓬头垢面、形容憔悴,早已没了往日威风,颤抖着说:“上次你拒绝我后,我找到一个邪术方士,他给我一个小瓶,说只要将淫咒置于其中,再将药水掺入你家水缸,你便会任我摆布。
前几日听闻静虚道长破了咒,我便心惊胆寒。次日便浑身奇痒难耐,继而剧痛钻心,仿若万蚁噬身。方士说,唯有求得你原谅,我才能解脱。苏娘子,求求你,原谅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苏氏愤恨道:“都是你这恶贼,让我名誉扫地!若不是孩子还小,我真想一死了之,还想让我原谅你,痴心妄想!你如今这般,是罪有应得!”众人闻言皆怒,拿起棍棒将胡屠户赶出家门。
次日清晨,胡屠户死在路边,他将自己挠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此后,潘氏一心守节,洁身自好。她将全部心思放在抚养儿子上,李长佑夫妇也一如既往地帮衬。
随着时间流逝,孩子渐渐长大,聪明伶俐。一家人相互扶持,其乐融融,过往的阴霾早已消散,只留下温馨与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