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吃了30年的店,来上海了!

美食   2024-12-17 11:59   上海  








小分队在武夷路上发现了1家可爱小店,别被这咖啡店似的门头骗了,其实这是一家在上海超少见的福建客家小食堂主打龙岩牛肉粉面、牛肉汤、客家香咸饭。店主是一对来自福建龙岩的夫妻,老板的母亲在福建开了快30年的龙岩牛肉店,在当地只要提到“龙岩牛系列”必会想到她家,这一回夫妻俩将传承下来的手艺带来了上海。




 福建当地开了快30年的牛肉店,来上海了!

福建老乡一定能懂“龙岩牛系列”这五个字的含金量,门店几乎在全福建省遍地开花,是牛肉粉面中霸主般的存在,似乎牛肉前面加了“龙岩”俩字就总让人跃跃欲试。小时候妈妈不在家做饭,就一定会去街头那家最正宗的“龙岩牛系列”吃到心满意足;长大后回到家乡,也是寒冷冬夜里夜宵的第一选择…




〔 客家牛肉丝粉 〕

“Vocal~龙岩牛系列里最经典的就是这个牛肉丝啊!”

1碗客家牛肉粉,竟让一位台湾男生说:“是来上海出差1个多月尝到最接近家乡的味道”。店里配方传承沿用了福建当地开了快30年的老店,牛肉粉的汤底,以牛大骨加牛脊骨熬煮,还会添入一些陈皮、五香等中药,从早上6点多一直熬到中午11点开门,因为福建当地的汤底比较清淡,为了熬出更多“牛香味”,它家特地加大了牛骨的量。


有时还会加入一些牛筋下去一起炖煮,会有些粘稠的胶质感,因为附近是宠物友好社区,每天晚上9点半后,店主还会将牛骨头免费赠给附近的宠物主人。




米粉是特地从福建当地采购来的,QQ弹弹,又不易煮烂…在看到“牛肉丝”浇头的时候难免眼前一亮,这简直是龙岩牛肉粉的特色标配。老板母亲老店里卖的牛肉丝,是很多人逢年过节回家都会打包几盒带走,甚至经常要求专门邮寄的程度。


制作时,先把牛肉煮干,再加入1层厚厚的秘制辣椒粉与牛肉热油重新煸煮,牛肉丝入口微微辣,很有嚼头,越嚼越香,喜欢牛肉干的人一定也会超爱~小时候吃牛肉粉,为浇头是选“鲜牛肉”还是这种“牛肉丝”,都会纠结好一阵!辣椒红油因为和牛肉一同煸煮过,也添了一层“牛香”,拿来拌面拌粉都是一绝,香迷糊了。




〔 纯手工特色芋包 〕

“黄金招牌手工芋包,催不了,揉不快!”

纯手工制作的芋包,目前店里的黄金招牌,卖得好的时候在上午就会早早售罄。工序从蒸芋头开始,到捣烂成芋泥,加入木薯粉揉搓,调馅儿,包馅儿,全是店主手工完成的,所以两个多小时也只能出品40个左右。


芋包外皮十分细腻Q弹,滑滑糯糯的,像Plus版咸汤圆。内馅不是固定搭配,各家有各家独门秘诀。为了有些海味在里面,会把比目鱼切成末,热油炸成酥,与肉沫一起爆香,再加入茭白、香菇、芹菜,味觉层次即刻丰富了。按照店主的话说,她家的芋包“最接近老家那边有人办喜事时,大锅里做的芋包的味道。”是逢年过节的喜庆味道~




〔 客家香咸饭+牛肉兜汤 〕

“不是炒饭,是焖饭!香迷糊了!”

客家香咸饭,也称油饭,龙岩地区客家人有在立夏这天必须要吃咸饭的传统。只是当地用的是糯米饭,到了上海后根据这边喜欢的口感改良用了生米。


做咸饭要先炒料,把五花肉的油榨出来,再放入瘦肉香菇胡萝卜玉米,炒好后连同米放入锅里与芋头一起焖,出锅后再淋上一层爆香的葱油,谁懂!米粒均匀地吸收了佐料的香气,鲜香却不油腻,十分可口。




客家牛肉汤,即当地人口中的牛肉兜汤,是“闽西十大名小吃之一”。特别选用新鲜吊龙跟雪花两个牛部位,下锅前牛肉提前腌制入味,还裹了地瓜粉以双手用力搓匀,直到地瓜粉深深渍进牛肉纤维,也是从母亲那辈人传下来的制作手艺。


下滚水烫过几分钟后,牛肉就弹性十足,同时非常嫩滑可口。当地人常在冬季清早,来碗牛肉兜汤搭配油饼、油条,就能暖呼呼地应付一上午。




〔 炝拌牛筋 〕

“炖4个多小时的胶原蛋白”

炝拌牛筋也可一试,牛筋同样是在牛骨汤大锅里炖煮过4个多小时,胶原蛋白满满,口感弹韧有嚼劲,不会过于软糯,用它家的灵魂炸葱油加上龙岩特有辣酱调成的酱汁一拌,超下饭。




一开始没有开实体店,只开了个外卖小档口,因为成本太高而闭店。回到老家两个多月,还是决定重返上海来开店,在装修时,遇到了装到一半就拿钱跑路的装修队,接下来店里的装修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墙上还有小朋友画的涂鸦,蛮有意思。


老板娘说:“每次有福建的朋友过来吃,我们都会很紧张,问味道怎么样,好在评价还不错”。后续小店还会推出新的菜品,把家乡的味道陆陆续续带过来。若是空闲时间到店里,还可以不慌不忙饮上一杯地道的安溪铁观音~







 -地址- 

武夷路200号1-105翡悦里大草坪旁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日 11:00-22:00


 -人均- 

44










接下来,福建美食也许将在上海大放异彩~之前小分队写过“沙县旗舰店”、“福州捞化”,这回不但发现了在上海超少见的客家龙岩牛系列,还探到1家闽南小吃新店店主是浙江人,师从闽南老师傅,店里主打闽南地区的吃食:沙茶面、牛排+咸饭+牛肉汤的组合、以及一些闽南小吃。




〔 沙茶面 〕

“柔和入门版沙茶面,温暖落胃”

沙茶面据传最早是由华侨从东南亚带入中国的,在闽南语中称为“sa-te-mī”,大家最好的那一口就是鲜美醇厚的汤头与独特的沙茶酱风味。


它家的沙茶酱汤底,在海鲜的鲜香之上,融入了自家烘干后打碎的虾粉,和农家自打香味浓郁的花生酱,在每日炒酱之前,还会熬大量的蒜酥融入,让风味再添一层。沙茶面的浇头,有荤有素有海鲜,可以选固定套餐也可根据喜好自选。




比起福建当地,它家的沙茶面更像是“入门版”,汤底吃起来偏柔和,少了些浓郁带劲儿的醇厚,适合能接受沙茶口味,口味清淡的人,油面也偏软少了些筋道,综合客人的反馈,它家将会在后续稍微调整。




〔 牛排+咸饭+牛肉羹 〕

“咸饭+牛排+牛肉羹的组合,就是闽南的烟火气”

在厦门或泉州街头随处可见的牛肉馆,咸饭和牛排/牛肉羹几乎是常见固定组合。牛排实际指的是炖牛排骨,焯水炒制后再炖,加入咖喱等香料,长时间炖至牛肋排入味且脱骨;它家的牛排咖喱味足,肉质软嫩,整体还过得去。


闽南咸饭,则是一种可以变着花样来的地道米饭煮法,有芥菜的、芋头的、五花肉丁的、萝卜等繁多种类。和客家咸饭先炒料再和米饭焖煮不同,闽南咸饭讲究早早入味,常以生米与三层肉、香菇丝、海蛎干等配料混合调味翻炒,同时炒干米饭的水分,进锅一同焖煮,出锅后撒上花生米与香葱末,大功告成~这样煮出来的咸饭粒粒分明,吃进嘴里干爽鲜香不粘乎。它家的咸饭,口味也还算合格。




牛肉羹分为软羹与硬羹,硬羹是将鲜牛肉切薄片,而软羹需要将牛肉剁碎。制作软羹也是较费手工的活,要纯手工剔除新鲜牛后腿肉上的筋膜,而后剁碎,还要不停搅打,切条加地瓜粉腌制,整个过程耗时3-4小时。但这样的牛肉吃起来嫩滑之余,也嘎嘎有嚼劲。


汤底是每日清晨鲜炖4-5小时的牛大骨汤,因为加入了川穹、当归、大量的生姜,在冬天热腾腾喝一碗暖心暖胃很舒适。




〔 闽南炸醋肉 〕

“闽南炸物界的翘楚”

但凡到泉州旅游,一定会在大街小巷看到卖炸醋肉的小摊和小店。作为闽南炸物界的翘楚,醋肉可作为烧酒配的下酒小食,也可作为沙茶面、面线糊的浇头。


它家醋肉,以新鲜的猪后腿肉,去油去筋膜,加白醋和永春陈醋腌制,一口酥香蛮地道,恰到好处的醋味与肉香相辅相成,会让人突然想起小时候吃到的闽南阿嫲的炸醋肉。




小店位置不多,如果到饭点高峰还需排个小队。单看门头装修,花砖、灯笼的元素,就很有闽南古早风。从马路对面看过去,小店昏黄的灯光与木质风格,给人一种温暖感觉,让人想在寒冷的冬天进去饱餐一顿。


初心是“成为一个温暖的小食堂”,因为在乎着客人的体验,店主目前正根据客人的意见,尽量将出品、口味调整到让多数人认可与接受。想念闽南风味的福建老乡,能在魔都这样1间小店,吃到一碗像样的沙茶面,也算能为白日的风尘仆仆聊以些许安慰。








 -地址- 

定西路1271号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

11:00-14:00

17:00-21:00


 -人均- 

44








 聊一聊 


在上海,你还吃到哪些下饭小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小分队后台回复「地道」

获取更多有特色的地道美食!



图片 / 刘穿风  设计 / 汤汤

*文中图片及文字为小分队原创

盗用者虽远必🐷





阅读原文“半个上海的人都在喝,能不下架吗”

魔都吃货小分队
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比如吃·····求吃货勾搭~一起浪费生命吧!欢迎爆料哦~
 最新文章